首页 / 资讯 / 正文

北方游牧文明的历史印记

中国矿业报 0评论 2024-10-08

  ◎  郭华林 乔二伟 马秀敏 贾丽云 姜景捷

  岩画,这种早于文字出现的图像符号语言,不但记录了人类早期的文明智慧与生活场景,而且被誉为人类文化的“原始语言”。

  提及岩画,你或许会想起欧洲的拉斯科洞穴,抑或是非洲的阿杰尔高原。然而,在中国北方的草原也隐藏着一处岩画的宝库——内蒙古巴彦淖尔市的阴山岩画。

  阴山岩画的发现和研究

  阴山岩画主要分布于内蒙古中西部的巴彦淖尔市,覆盖乌拉特前旗、乌拉特后旗、乌拉特中旗、磴口县等地区。这些岩画延绵数百里,被认为是我国境内分布最广泛、内容最丰富、数量最庞大的岩画群,其在世界岩画研究领域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最早关于阴山岩画的记载出现于公元五世纪,北魏时期的地理学家郦道元在《水经注》卷三“河水·三”中对其进行了描述:“河水又东,北历石崖山西,去北地五百里,山石之上,自然有文,尽若虎马之状,粲然成著,类似图焉,故亦谓之画石山也。”句中提及的“画山石”就位于阴山西段的狼山地区,这也是世界上对阴山岩画最早的文字记载。

  阴山岩画的发现可以追溯至20世纪20年代末。当时,中瑞西北科学考察团在阴山西段的狼山地区进行考察,并在乌拉特后旗的大坝沟发现了这些岩画。他们的发现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出版的《蒙古的史前成就》一书中得以公布。而阴山岩画的大规模发现主要发生在20世纪70年代末,岩画学家盖山林等用5年时间对狼山地区进行了深入考察,发现了数万幅岩画,并将其成果发表于《阴山岩画》一书中。

  阴山岩画跨越了逾万年的历史,从石器时代一直延续到元明清时期,见证了不同时代、不同游牧民族的生活轨迹。这些画作多以刻划或通体雕凿方式,描绘动物、人物、祭祀、车辆、狩猎、放牧等场景,是北方游牧民族历史的生动写照,为研究当时的宗教观、审美观、思维方式、生活方式提供了详实的资料。

  阴山岩画的艺术特点

  阴山岩画不仅是艺术的宝库,更是历史的见证。它们在不同的创作时代呈现出丰富多样的变化,这些变化不仅反映了人类审美观念、技术水平的演进,也与生产生活、精神信仰息息相关。通过对岩画的细致分析,我们能够逐步揭开历史的面纱,探索古人的生活与思想。

  在石器时代,岩画艺术的初现阶段,图像多以简单的线条和单一的色彩描绘,主要描绘狩猎场景和动物图像,这些生动的图像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生活和信仰。随后进入新石器时代至青铜时代早期,该地区与黄河中上游的其他地区共同见证了早期农耕文化的发展。这一时期的岩画以“人面”和“人形”为主要特征,与我国新石器时代彩陶中的图像相似,展现了社会文化的深层次变迁。

  进入青铜时代至铁器时代早期,岩画艺术逐渐成熟,图形更加细致,线条流畅,色彩丰富,反映了畜牧业的兴起和社会的变革。然而,在商周时期以后,全球气候变化导致巴彦淖尔地区气候变得寒冷干燥,沙漠化现象严重,这种环境变化迫使传统农业社区向南迁移,同时游牧牧民社区也逐渐迁入该地区。这个时代的岩画开始描绘田园生活和狩猎场景,反映了生活方式的变化。

  早期的岩画内容更加多样化,不仅有动物和人物,还有大量的文字、符号和图案,展现了社会的复杂性和先民们的智慧。尤其到了秦汉时期,游牧民族仍然是岩画的主要创作者,但与中原文化的融合与交流变得更加明显,形成了岩画上的文化交融。到了十六国北朝,岩画开始呈现出线性、简单化的特征,这种简化的岩画风格可能受到隋唐时期突厥文化遗迹中发现的动物图案的影响。

  岩画的相对年代关系分析,如打破关系判断、风化程度识别、技法、表现形式、风格和内容分析以及位置观察,为我们理解岩画的创作年代提供了重要线索。通过这些分析手段,我们能够更准确地判断岩画的相对年代,进而揭示这些艺术作品背后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阴山岩画的保护与传承

  阴山岩画从新石器时代延续至元、明、清时期,不仅记录了我国北方农牧边疆地区的环境变迁,更重要的是,这些岩画为我们全面还原我国北方文明发展史、重新解读古代中国与世界的关系提供了宝贵的实证。阴山岩画是连接古代与现代、东方与西方的文化纽带,它们不仅是北方草原的艺术瑰宝,更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它们见证了历史的深度和文化的广度,成为研究和理解古代北方民族历史与文化的重要窗口。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珍贵的阴山岩画面临着自然风化和人为破坏的双重威胁。为了有效保护这些不可替代的文化遗产,相关部门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这些措施包括建立专门的保护区、实施定期巡查和开展必要的修复工作,确保岩画的安全和完整。同时,加强对公众的教育和宣传工作,提高社会对岩画保护重要性的认识,也是保护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环。通过这些综合性措施,希望能够长期保留这些见证历史的岩画,让后人能继续从中了解和学习到古代文明的智慧和精髓。通过对阴山岩画的研究和保护,人们不仅能够深入了解古代北方民族的历史与文化,还能为现代社会的文化多样性和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本文由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地应力监测网台站维护及数据综合分析”项目资助。)

  (第一作者简介:郭华林,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区域构造应力场。)

分享到微信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评论

已有0条评论

0/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