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粮食”的饭碗必须端在自己手里!
◎ 本报记者 王琼杰
保障能源资源安全
矿产资源是发展之基、生产之要。能源资源作为我国工业的“粮食”和“血液”,其保障程度高低直接关系着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全局。
“石油能源建设对我们国家意义重大,中国作为制造业大国,要发展实体经济,能源的饭碗必须端在自己手里。”2021年10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胜利油田时的殷殷嘱托,为我国能源资源发展指明了方向,又对能源资源安全保障提出了新的要求。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在总结新时代经济建设的伟大成就时指出“保障粮食安全、能源资源安全、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在总结新时代维护国家安全的伟大成就时强调“统筹发展和安全”,指出“把安全发展贯穿国家发展各领域全过程”。2021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次强调:“要确保能源供应”“要深入推动能源革命,加快建设能源强国”。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上开拓奋进,确保能源安全至关重要。
而2022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更是把能源安全上升到了一个新高度。政府工作报告指出“确保粮食能源安全”“增强国内资源生产保障能力,加快油气、矿产等资源勘探开发,完善国家战略物资储备制度,保障初级产品供给”。这标志着国家能源资源安全与粮食安全一样上升至了国家战略高度。
矿产资源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物质基础。在相当长的历史递进过程中,矿业一直是推动人类文明与进步的重要因素,是一个国家现代化建设的物质来源。在世界上,95%以上的能源、80%以上的工业原材料和70%以上的农业生产资料都来自矿产资源。尤其是被誉为工业粮食、国民经济命脉的能源资源,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基础和动力,关系人类生存和发展,攸关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对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增进人民福祉至为关键。
作为开发利用矿产资源历史最为悠久的国家之一,我国矿业发展为五千年中华民族的生存发展和中华文明的延续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功勋。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之所以能够创造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也主要得益于矿业事业不断发展提供的重要支撑。
“当年我们是贫油国。新中国成立之初,搞石油大会战,对当时我们国家在层层封锁下实现自力更生、搞工业化建设起到了重要作用。咱们石油战线居功至伟、功不可没!”2021年10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胜利油田时对我国石油战线的高度评价,彰显了我国对能源资源的高度重视和殷切期望。
毋容置疑,新中国成立之初,正是因为国家高度重视地质勘查和矿业开发,有了石油、煤炭、铁矿石等矿产资源的有力支撑,依靠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逐步建成了较为完备的矿业工业体系,才为百废待兴的新中国打下发展的基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矿业行业积极适应经济社会快速发展需要,矿产资源勘查和开采能力与水平不断提升,为我国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做出了突出贡献。也正是铁、铜、铅、锌等大宗金属矿产资源奠定和夯实了我国现代工业、农业和运输业的基础。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矿产品生产国、消费国和贸易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生产消费国和能源利用效率提升最快的国家。
“能源安全是关系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性、战略性问题,对国家繁荣发展、人民生活改善、社会长治久安至关重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高度,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发展安全两件大事,提出了“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围绕推动能源消费革命、能源供给革命、能源技术革命、能源体制革命,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观点新要求,为我国能源资源事业发展定向导航。
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部署开展了一系列根本性、长远性的工作,我国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工作发生了历史性、全局性的变化。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描绘了“两个百年”的奋斗目标,在“基本方略”中又提出了“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推进资源全面节约和循环利用”“支持资源型地区经济转型发展”“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等要求和举措。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又强调指出“确保粮食能源安全”“实施全面节约战略”“增强国内资源生产保障能力,加快油气、矿产等资源勘探开发”“增强区域发展平衡性协调性”“持续改善生态环境、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等。这些目标的实现和举措的实施离不开矿产资源的有力支撑。
可以说,矿产资源安全作为国家总体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着国家的经济安全、现代化建设和高质量发展。新时代的矿业行业责任更加重大,任务更加艰巨,目标更加清晰,既要服务于生态文明建设,又要保障资源安全,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
经过近年来的努力,国内重要矿产资源的储量大幅增长,但总体来说,依靠国内资源仍然无法满足需求,重要矿产对外依存度仍会在较长时期内维持在较高水平。
特别是在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下,无论是到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还是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都需要通过高质量发展来实现,仍需要大量的矿产资源尤其是能源资源来保障。
然而,我国的矿产资源安全保障问题不容乐观。我国矿产资源禀赋条件本身就不好,人均占有矿产资源量也不足,贫矿多富矿少、难选矿多易选矿少、大型超大型矿少小型矿多的特点,尤其是“富煤贫油少气”的特殊矿情,严重制约着我国矿业开发利用水平和效益的提高,许多关乎国计民生的大宗矿产品对外依存度居高不下。
2021年,尽管世界经济增长和全球贸易遭受严重冲击,但我国大宗矿产品进口总体表现依然“不俗”。据有关数据显示,我国大宗矿产进口量保持高位,2021年,煤炭、天然气、铜矿进口量增加,原油、铁矿石进口量减少。其中,煤炭进口量3.2亿吨,同比增长6.6%;原油进口量5.1亿吨,同比减少5.4%,为2005年以来首次下降,这主要是受国际油价大幅上涨以及国内环保政策影响;石油对外依存度70.7%,比2020年下降3.3个百分点。天然气进口量1 674.7亿m3,同比增长19.9%,对外依存度44.8%,比2020年提高2.2个百分点。
尤为一提的是,2021年,国内煤炭、铁矿石价格短期内的普遍暴涨,在一定程度上暴露出了我国矿产资源存在的短板,凸显出了矿产资源在高质量发展中的关键支撑作用。
毫无疑问,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持续推进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矿产资源特别是能源资源将会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我国能否持续、稳定、及时、足量和经济地获取所需要的矿产资源,将直接关乎我国经济社会是否能够持续高质量发展。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时期,我国发展面临的国内外环境正发生深刻复杂变化。这对保障国家能源资源安全、推动能源资源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安全的保障。要更好地端牢矿产资源的饭碗,必须统筹矿产资源发展和安全,牢牢守住矿产资源安全底线。惟有如此,才能有信心有能力立足国内保障国家能源资源安全。
善弈者谋势,善谋者致远。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多次对保障国家能源资源安全作出部署安排。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强调要“保障能源和战略性矿产资源安全”。“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围绕“构建现代能源体系”“提升重要功能性区域的保障能力”“实施能源资源安全战略”等作出了一系列重要部署。《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明确提出,以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和经济发展为底线,推动能源低碳转型平稳过渡,稳妥有序、循序渐进推进碳达峰行动,确保安全降碳。
——“必须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他明确指出,构建集政治安全、国土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科技安全、信息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核安全等于一体的国家安全体系。其中,资源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要加强矿产资源勘查、保护、合理开发,提高矿产资源勘查合理开采和综合利用水平。”
——“对我们这样一个大国来说,保障好初级产品供给是一个重大的战略性问题。我们要利用‘两个市场’,但必须有一个安全线,超过了以后就要亮红灯。要明确重要能源资源国内生产自给的战略底线。要加强国家战略物资储备制度建设,在关键时刻发挥保底线的调节作用。”
——“要集中资源攻克关键核心技术,加快清洁高效开发利用,提升能源供给质量、利用效率和减碳水平。”
——“在主要立足国内的前提条件下,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所涉及的各个方面加强国际合作,有效利用国际资源。”
——“我们必须从国家发展和安全的战略高度,审时度势,借势而为,找到顺应能源大势之道。”
这些新理念新观点新要求,彰显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卓越能力,体现了新时代保障我国能源资源安全的深邃思考,展现了维护国家安全发展的坚定意志,为新时代中国能源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
国有所需,我必前行。近年来,自然资源部及中国地质调查局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坚守能源资源安全底线,大力组织实施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我国矿产资源“寅吃卯粮”的局面得到缓解。为保障国家能源资源安全,推进资源利用方式转变,加快矿业转型升级和绿色发展,在《全国矿产资源规划(2016~2020年)》中首次提出了能源资源基地概念,主要目的是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促进矿业高质量发展,提升国家资源安全保障水平。
“能源资源基地是指在成矿条件有利、找矿潜力大且资源分布相对集中的重点成矿区带(重要含油气盆地)中,考虑资源储量、开发利用基础条件和生态环境外部条件等,划定的提升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的规模效应、集聚效应,保障国家矿产资源安全的重要战略核心区域。”相关人士表示,能源资源基地的功能定位是在国家宏观尺度上,引导各类生产要素集聚,促进整装勘查和整体开采,提高资源开发规模化、集约化和规范化水平,形成保障国家矿产资源安全供应的战略核心区域。
保障国家能源资源安全的最终目的,就是要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于资源的需求,是为了中华民族的生存、发展和伟大复兴。国内资源储量是我国资源安全的“压舱石”。我国能源资源基地虽然肩负着保障国家能源资源安全底线、充实资源家底,促进矿产资源的规模化集约化开发、优化开发结构,推进绿色矿山建设、打造绿色矿业发展引领区,发挥创新驱动作用、推动数字化智能化建设等四大任务,但保证国家能源资源安全底线无疑是首当其冲。
当前,我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能源资源在高质量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保障国家能源资源安全、推动能源资源高质量发展也具备了多方面优势和条件。据了解,为了进一步自强国内能源资源保障能力,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我国将进一步加强地质找矿。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要更好端牢能源资源饭碗,必须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资源体系,提高能源资源供给保障能力,打造与高质量发展要求相适应的新时代中国矿业发展升级版。要立足基本国情和发展阶段,确立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导向,坚持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深化能源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健全能源资源储运调峰体系。
更重要的是,要从“开源”出发,积极实施矿产资源保障战略,坚持节约为先和储备为上原则,在开展好矿产资源国情调查基础上,加快地勘单位改革与发展,继续加大找矿力度,努力形成一批资源储备地,加强国内矿产资源保障程度,为矿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资源基础和内在动力。同时,还要开展国际矿业合作,建立稳定、安全、多元的矿产资源保障体系和与经济全球化趋势相适应的矿业体系。
能源资源安全事关全局,能源资源的饭碗必须端在自己手里。这是多年来我们总结出的历史经验,是高质量发展新形势下的内在要求,更是面向未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有力保障。
本文原载于4月15日《中国矿业报》1版
评论
已有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