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正文

成果快讯 | 京津冀地区地下水位恢复目标阈值首次提出

中国矿业报 0评论 2022-05-15

  《中国地质调查成果快讯》近日刊发了“海河南系水文地质调查”项目近年来取得的主要成果。

  该项目归属于“海河-淮河流域水文地质调查”工程,由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承担,工作周期为2019-2021年。项目主要目标任务是在深度融合已有水文地质与水资源调查资料的基础上,针对影响流域地下水资源评价精度以及生态保护亟待解决的关键地质问题,开展海河南系水文地质调查,重点查明人类活动和自然变化影响下水循环演变和相关生态问题,开展流域地下水资源数量、质量评价,与水利部门地表水资源评价结果有机融合,形成水资源整装成果,提出流域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规划,为海河南系水资源确权登记与管控、国土空间规划、生态保护与修复提供依据和支撑。

  一是查明京津冀地区地下水位及地下水储存资源量演化特征。京津冀平原西部浅层地下水位总体呈下降趋势,近四十年来水位累计降幅为20~60米。深层地下水近四十年来总体呈大幅下降趋势,累计降幅为40~90米。

  二是首次提出京津冀地区地下水位恢复目标阈值。以遏制地下水超采和水生态环境改善为目标,分区、分含水层段精细化评价,保证地下水资源、环境和生态功能得到发挥的超采区防控目标水位阈值,支撑超采治理精准施策。

  三是提出县级行政单元精细化地下水超采治理方案。按照水利部等四部委关于《华北地区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行动方案》确定的2035年实现地下水采补平衡目标,需逐年递增压采量0.94×108立方米。农业开采是深层地下水超采的主要因素,建议通过水源置换,减少开采,一是最大限度地利用中东部平原的浅层微咸水,“以咸置淡”;二是研究调水工程用于农业灌溉可行性,逐步置换农业灌溉水源。  (杨会峰)

分享到微信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评论

已有0条评论

0/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