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正文

触摸生活的真谛

中国矿业报 0评论 2023-03-31

  ——评张立新散文集《灯火可亲》

  ◎  张  艳

  已经是十年前的事了。和张立新“相识”在报纸的副刊,他是副刊的常客,而我,是那个读着报纸一直赞叹的读者。

  《灯火可亲》是张立新从他发表过的多篇文章里,精心筛选出59篇文字结集而成,共分五辑:关于生活思考与回味的“吟唱·婉约”;行走在城市与乡村之间有所感悟的“光阴·深处”;关于地理历史方面思考与回味的“远方·背影”;读书感悟和笔记形式的“开卷·若思”;亲情守望与追思的“春晖·寸草”。

  读它之前,最好让自己的心静下来,静得像池塘的水;把自己的神经放松,轻松得有如蓝天飘动的云朵。如果还带着白天奔忙的劳倦,心中还挥不尽现实生活的烦恼,那也没关系,只要你开始阅读这些清丽的文字,就会让温馨渐渐充溢心间。全书没有宏篇、没有巨著,甚至没有煽情桥段,但读来就是舒服,眼舒服、心舒服……

  《灯火可亲》是作者为岁月深处指引光亮的人和物写的一篇纪念文章,篇名也用作了书名,别有意味,好的书名一经说出就再也不能改了。读完全书,我发现,似乎也只有这个篇名能够涵蕴59篇独立文章共有的精神脉络。“家人闲坐,灯火可亲。”作为一个西北汉子,平时说话丁是丁卯是卯,但这并不妨碍他念旧与抒情,《怀念鸟啼蛙鸣之声》《奶奶睡着了》《为父母举杯》,这些篇目,仿若一个弱女子在细细述说。《为父母举杯》读完,突然就想起了我的亲人,“之后这几年,父母不愿意我们再为他们庆贺生日。我心里也以为,生日其实仅仅是一种形式,而让父母健康快乐、幸福美满地过好每一天,才是实质,才是最关键的事情。”这句话像个传感器,惹出我眼泪几行,转而又让我破涕为笑,仿佛再次重温了一家人和睦相处的温情。

  《清白之年》是我熟悉的一篇文字,不是那首相同题目的歌曲中唱的:“在风尘中熄灭的/清澈目光/我想回头望/把故事从头讲/时光迟暮不返/人生已不再来……”歌曲流淌出的是一种哀伤,一种宁静。张立新写这篇文字依然朴实,淡淡地叙述,真情自显,诠释了对平淡日子的接纳和对幸福的重新定义。《听母亲讲“古今”》《年味儿》《鼓浪屿上月白风清》,只看题目,就舒展,读后更是如大冬天的手里捂着个暖炉,热乎乎的。张立新西北人诚挚的性格造就了其文字的朴实,在语感上,紧凑又精致,他的语感很特别,琐碎的日子在他的笔下就不一样了。

  我给这种叙述的能力称之为“才华”。文字看着不起眼,却句句能戳中你的敏感神经,让你和他不自觉地会亲近,把他视为知己。“忽然发现,自己最青涩、最纯洁的青春时代,都与书紧密相关。”(《送你一本书》)“在我心目中,劳作像是一只碗,盛着大姨全家的柴米油盐。”(《劳作就像一只碗》)书中像这样朴实而有情的片段俯拾即是,总能唤起你的阅读热情。

  近年来,朋友们在一起议论散文写作,总会有感慨,当下的散文多类化的泛滥——如对历史旧事的浅薄抒发,而所谓的历史未必可靠;如对世间生存的平面描绘呈公式化的语言,而非个人的真实感受,真正“含金量”的散文太不容易读到。要避开这样的肤浅的散文创作,需要作者对文字有敬畏之心,有一颗负责的心,对自己的文字负责,对读者负责。

  “我其实很清楚,拙文在广度和深度上还很不够,还需要深钻细研,去探究、发现和触摸生活中的真谛和精彩。”(《后记:拂过岁月之河的春风》)这一句刚一看到,让我一惊,这大实话说的,每一个热爱文字的人,哪一个不是这样踉踉跄跄走过来的,从最初写几百字的小作文,一步一步在广度和深度上细究。但我们不愿拿出来示人,而张立新敢大胆写出来,且语气轻松,仿佛在说别人的事,着墨看似轻飘,却在你的心上重重地那么击了一下。

  清人王鸿绪在《钦定诗经传说汇纂》中引元人吴师道赞:“此诗终篇言乐,不出一乐字,读之自见意思。”这是给予《诗经》最美的解读。品《灯火可亲》也是,小文一展,天地喜悦。一读再读,亲切的味道,连空气都变了,变得祥和、安宁、舒缓的文字流淌出人生的条纹肌理。

  作者简介:张艳,中国自然资源作家协会会员,河北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自然资源作家协会签约作家,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驻校作家。作品发《散文百家》《阳光》《中国自然资源报》《中国矿业报》《大地文学》《散文诗世界》《苏州日报》等报刊。

分享到微信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评论

已有0条评论

0/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