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写行业先进典型报道的几点体会
◎ 王少勇
重视先进典型的选树和宣传,充分发挥先进人物的作用,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选树、宣传先进典型仍然是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推进事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对于行业而言,宣传学习先进典型可以激发弘扬正能量,引领行业内干部职工干事创业、无私奉献,推进事业发展和社会进步。多年来,笔者参与采写了自然资源系统多个先进典型的报道,国测一大队、杨衍忠、杨艳萍等先进典型的事迹在行业内乃至社会上引发了热烈反响。在这些先进典型事迹的采写过程中,通过思考和实践,笔者产生了一些心得体会,通过此文梳理记录下来,以供同仁交流讨论。
体会一:准确抓取先进典型最突出的特点
每一个先进典型都有其超乎寻常人的一面,有其自身的特点。有的在专业领域内作出了突出贡献,有的做出了惊人的行为,有的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奉献……在采写先进典型事迹时,首先要作出判断:这一先进典型最能打动人的是什么?要准确抓取其最突出的特点。正如文学作品塑造人物形象一样,特点越鲜明,越令读者印象深刻。
比如赣南地质队的地质工程师杨衍忠,退休之后,在疾病缠身的情况下,用生命最后的20年时间,将毕生积累的地质资料编撰成600万字、几百张地质图的《江西南部地质、物化探遥感资料信息卡片》,献给了国家。在采访过程中,令笔者印象最深刻、一直萦绕在脑海中的就是他日复一日书写的形象。因此笔者抓住“书写”不放,长篇通讯的标题就叫《生命无悔的书写》,文中还多次提到书写:“左手拿着放大镜,右手握着笔,眼睛炯炯有神,嘴里时常念念有词。这就是杨衍忠退休后,在家里工作的形象。”通讯在《中国国土资源报》头版头条刊发,配图也正是杨衍忠奋笔疾书的照片,具有强烈的冲击力,令读者不禁为他的忠诚和奉献精神所感动。
原山东测绘院外业院的女院长杨艳萍,曾被评为感动测绘十大人物,笔者在采访中感受到,虽然她没有惊天动地的事迹,也没有显赫的功勋,但她在平凡中蕴含的人性光辉深深感染着身边的人。因此笔者以《她以平凡铸忠诚》为题,从杨艳萍日常的工作、与同事的交往入手来讲述她的感人事迹,重点放在一件件小事上,立体地呈现她的人物象形。
再比如国测一大队,作为一支老牌的功勋测绘队伍,几代测绘队员薪火相传,不断传承和发展着“热爱祖国、忠诚事业、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测绘精神。在采写这类先进集体的事迹时,应当选取集体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他们各自代表了集体精神的一个侧面,并且要将精神的传承体现出来。
体会二:确保事迹的客观真实
树立典型,就是树立标杆和榜样,号召大家向其学习。许多人认为,典型的形象越高大越好,越光辉越好,越完美越好,最好没有任何缺点,甚至不惜虚构事实。笔者认为,这是先进典型采写的大忌。客观真实是新闻的灵魂和生命,新闻作品如果是虚假的,就会一文不值。新闻的有效传播必须有读者的信赖,而信赖的产生,在很大程度上又取决于报道的真实性。一方面,先进典型要经得起时间和历史的考验。因此要多方采访求证,确保每一件事都是真实的,这样才能避免“翻车”和“塌房”的情况发生,避免失信于读者。另一方面,读者的眼睛是雪亮的,虚假的事迹、不实的描写,会令人心生怀疑,从而使得先进事迹整体的可信度降低。
笔者在采访国测一大队先进事迹时,某位队员讲述的故事令人震惊,笔者并未马上采信,而是通过询问其他队员,多方求证后,才将此事写入稿件。2020珠峰高程测量期间,笔者作为前方记者与国测一大队队员一起生活、工作。队员反复向笔者描述最艰险的两个交会测量点的情况,然而听来的不如切身感受到的,笔者亲身前往这两个测量点,用客观真实的描述向读者呈现了测绘队员的工作状态,使得他们不畏艰辛、无私奉献的精神更加可信,更能感染人。
体会三:用生动的语言讲述动人的故事
笔者发现,有些先进典型事迹报道,读起来像是某些生硬的申报奖项的事迹材料,只是一些虚话套话外加成果、荣誉的罗列,缺乏感染力和亲和力,读者不爱读,读了也不会被感动。“做好正面宣传,要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习近平总书记对贯彻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基本方针提出了明确要求。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需要我们下大功夫转变文风,用生动的语言讲述动人的故事。
首先,语言要生动。笔者认为,新闻写作是在尊重事实基础上的语言创作,其技巧即语言运用的技巧。有吸引力和感染力的语言,通常是朴实的、真诚的、简洁的,读来就像和一个老友聊天,亲切而可信。然而有些新闻作品却陷入了语言运用的误区,要么是生硬的不知所云的“八股文”,要么一味地堆砌辞藻、卖弄修辞,这些文风相当于在作者和读者之间砌起了一堵墙,阻碍了情感的沟通。
其次,要在采访中深入挖掘,用动人的故事诠释先进典型的精神特质。说教或许是最无效的教化方式,让读者在感动中自我体认、自我鞭策,才是先进典型宣传的最佳效果。在写作时,不能只是喊口号、下结论:热爱祖国、忠诚事业、无私奉献,而是要用故事说明,怎样热爱祖国,怎样忠诚于事业,怎样无私奉献。通过一个个故事,读者眼前自然能够浮现出一个丰满的令人印象深刻的形象。
笔者曾采写过一支长期奋战在三江成矿带的地质勘查小组的通讯,一组人物群像的塑造,通过若干个故事和场景呈现出来,在此列举一二:“转眼到了54岁,院里的领导考虑到他是野外队伍中年龄最大的一个,又身患多种疾病,打算把他调到海拔较低、条件稍好的项目组。王建昆却回答:‘干地质一辈子,谁能遇到几个这样的大矿?我还是留在普朗吧。’”“转眼到了2014年10月初,项目组快要收队了,兰文达和几个兄弟还住在山顶的帐篷里没撤下来……兰文达突来灵感,用积雪堆成了两个大大的心形,再用油漆一点点把两颗心涂成了红色。他整理了一下衣服和头发,让一个兄弟拿手机录像,自己在红心旁单膝跪地,向女朋友再一次郑重求婚。”无需多言,读了这些故事,读者就能感受到地质队员年复一年扎根野外,为国家寻找矿藏的忠诚和奉献。
体会四:成败往往决定于细节
讲好故事才能打动人,如今已经成为大多数新闻从业者的共识。但怎样把故事讲好?笔者认为最关键的就是细节,新闻作品的成败往往决定于细节。好的细节描写,仿佛能使读者身临现场,自然能让故事更加可信,更具感染力。
首先,要抓取突出主题、有冲击力的细节。笔者在采访已故地质工程师杨衍忠的事迹时,来到他的家中,站在他编撰书写地质资料的小屋中,长时间地仔细观察,就是想要捕捉这间屋子的细节。“一张破旧的木头写字台,一把普普通通的小藤椅,一张他亲手改装过的床,一个里面装满药上面堆满药的储物柜,一个存放地质资料的大衣柜,一台呼吸机,是这间屋子里所有的陈设。写字台对着窗户,上面放着半桶未用完的圆珠笔和放大镜、三角尺、直尺等工具。由于窗外是一个封闭式的阳台,屋里光线并不好。正值夏日,还有些闷热、潮湿。阳台外面是一棵茂盛的泡桐树,楼下的街道上,人来人往。写字台前、藤椅上,面对着透过泡桐树枝叶的阳光,抑或是拍打在窗户上的雨点,杨衍忠一坐就是20年。”之所以如此细致地描写这个房间,是因为杨衍忠退休后绝大多数时间都是在这里度过的。描写好这个房间,就能较好呈现他的生活状态和工作状态,自然也就呈现了他的精神境界。《生命无悔的书写》获得中央国家机关第二届公务写作技能大赛十佳通讯奖,能够得到评委的青睐,或许就是因为细节。
其次,笔者一直认为,采写人物通讯一定要站在当事人的角度去看,去感受,去思考:如果自己处于这样的位置会怎么做?会有哪些体验? 在这样的角度,会有不同的感受,会获得感动,也会知道应该捕捉哪些细节。
总之,先进典型事迹报道的采写,要突出特点,客观真实,讲好故事,捕捉细节,才能真正增强新闻作品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作者单位:中国自然资源报社)
评论
已有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