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正文

沧桑而光辉的老营地

中国矿业报 0评论 2024-04-02

  ——地勘手记之一

  ◎  黄文金

  编者按:前不久,四川省纪委监委驻省地矿局纪检监察组组长、四川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党委委员黄文金同志深入四川省第三地质大队多个野外项目组进行实地调研,感触良多并记录下来。现刊发以飨读者。


  去年秋天,我因工作到了四川省第三地质大队位于甘孜、阿坝地区的几处地勘现场。半年来,我的眼前还时时浮现着那沧桑的老营地、悬崖峭壁上的“Z”字路、高山顶上的钻井,还有那群年轻地质人憨厚的笑容……想起这些,我的心就难以平静。

  之前,我以为地质人就是带着仪器设备的新时代“徐霞客”,深度游览着大好山河,生活充满着诗意与远方。然而,这次勘探一线之行,彻底颠覆了我的认知。再谈起地质队,我脑中闪现的字眼变成了:艰苦、危险、漂泊、奉献……


  原四川省402地质队(现四川省第三地质大队前身之一)老营地位于丹巴县城西南3公里处,是一座上世纪60年代建设的院落。虽然院子多年闲置失管,现已残破,但从留守老同志介绍中,我们仿佛看到了它当年的辉煌。

  1955年,一支由地质技术人员、工人和医生等组成的队伍,背负行装和设备,从重庆出发,坐火车,乘汽车,随马帮,翻越木格措、万年雪山,历经18天到达丹巴县,并在当地组建成立了“518地质队”。1957年,该队改名为“四川省地质局丹巴队”,1960年再改名为“四川省地质局四〇二地质队”(以下简称“四〇二队”),正式在丹巴县设立队部。1995年,四〇二队将队部从丹巴县迁址到郫县,作为地勘一线的行营。

  队部的院子并不大,是由办公楼、实验楼、科技楼、职工宿舍、家属房等紧紧地围成的一个约面积6000平方米的长方形四合院。院坝就是当年队里的政治、文化中心,召开会议、播放电影、举行球赛都是在这里,干部职工及家属的很多闲暇时光也都是在这里度过的。

  办公楼是一座综合楼,三层总建筑面积不到600平方米,砖木结构,水泥地面,石灰墙,木门窗,楼道和楼梯十分狭窄,两人对过都得侧身互让。一层是职工俱乐部,与现在的俱乐部、会议室简直不可同日而语,很简陋。二层、三层是办公室、会议室,也只有二十来个小房间。

  办公楼正对面100余米处是实验楼,这是一幢二层小木楼,总建筑面积不到400平方米,现已残破成危房,但谁能想到,这里当年曾是队里的科技中心。

  办公楼左侧是一排低矮小青瓦房,有十多间单门独户的房子。据说这是当年的机关家属房,有家属子女随队的机关干部才能分到一间,每间不到20平方米,仅可放置一点简单家具。各家做饭就在不到1米宽的阶沿上盘个小炉灶,真是令人难以想象,一家人是怎么紧张而有序地安排生活的。

  最洋盘的是“专家楼”,也是一幢二层小楼。据说一般职工是三四个人一间小平房,大学生和工程师能一人一间住进这个小楼。小楼虽小,但至今结实完好,还能住人,可见那个时代地质单位就很尊重人才。在队里人眼中,这个院子就是四〇二队最好最靓的院子。据说,周围还有几处小营地,只是一些简易瓦房或毡房,早已不见踪影。

  这就是当年千余老地质人工作生活20多年的基地。就在这个简易的营地,他们找到了闻名全国的丹巴白云母矿床、康定甲基卡锂辉石矿床、寨子坪铅锌矿等十余处大中型矿床,找到矿产基地120余处,提交了地质普查、勘探和科研报告250余份。

  凝望着这个如今已经残破的院落,我难以把它与一个为国家找到大矿的功勋地质队连接。随行的李金忠书记是一个老地质,他讲的一个故事,算是给我拨开了些迷雾。

  在寻找丹巴白云母矿时,地质人员从驻地到工区需绕道两个半小时,山高路陡,材料物资只能靠肩挑背扛。同志们每天都要背负100斤左右的物资往工地运送,其中一段特别陡峭险峻,只3公里的上坡小路,高差就达1200米,且荆棘丛生,一不小心就会掉下悬崖。但其中有一位同志背物资上山时,从不穿长裤。同事们很不解,后来他才说:“脚杆肉刮烂了能长好,裤子刮坏了要钱买的嘛!”有这样吃苦奋斗、牺牲奉献的精神,还有什么人间奇迹不能创造呢?

  在物资匮乏、机械设备落后的年代,地质人员坚韧地穿梭在沟壑纵横的荒野山坡,从青丝到皓首,不辍躬劳于山川,也许没有惊天动地的事迹与荣誉,但有着钻机上螺丝钉般的坚守与奉献。一名老地质队员写的诗,也许是真切的写照与解答:“踏遍甘孜千重山,始终如一卅六年。朔风搅雪君安在?单衣蔽体傲雪山,火烤但感胸前暖,风吹才觉背后寒。最是矿藏有情意,倾刻更醒遍川边。”

  这就是地质前辈们的精神与奉献。

分享到微信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评论

已有0条评论

0/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