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高”而攀 向“绿”而行
——南方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发展侧记
◎ 本报记者 张继勇
草长莺飞时节,记者走进位于湖南省临澧县的南方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南方新材料”)胡家湾矿区。刚进矿区,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画面跃然眼前……
当记者还在为眼前景象所惊叹时,南方新材料常务副总经理王杰向记者介绍说:“你们看到的仅仅是外在景象,我们真正核心科技是深加工和智能化采矿技术,不仅可以产出建筑石材,还可以产出纳米钙、高钙石等用于化学工业的产品,只要市场需要价格合理,我们完全可以向市场提供充足的货源。”
拥有资源更要用好资源
湖南临澧因澧水而得名,长达400余公里的澧水横跨该县,留下一条完美的曲线后汇入洞庭湖,为当地的生态环境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水分给养。除了拥有优美的自然环境,该县矿产资源丰富,早在明清时期就有了采石烧灰的历史,多年的“开山凿石卖岩头”为当地经济注入了活力,但也让山体千疮百孔,生态遭到破坏。
党的十八大以来,为了保护良好的生态环境,当地政府部门紧紧围绕湖南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坚持抓好矿产资源保护、优化配置与节约集约利用,全面推进绿色矿山建设和矿山生态修复,将生态保护理念贯穿矿产资源开采、加工、利用全过程。
南方新材料成立伊始,就大力开展绿色矿山建设,2018年整合当地10家矿山企业和8家石灰石公司,2019年以4.9亿元成功获得湖南省第一宗大型砂石矿采矿权,新增资源量1.67亿吨,成为湖南首家特大型建材矿山生产基地。
拥有资源,更要利用好资源。南方新材料始终秉承中国建材“善用资源、服务建设”的理念,打造“矿山+”新模式,发展绿色化、智能化、集约化、高端化园区,走资源、生态、经济、社会效益和谐共进的高质量绿色发展之路。
有了资源,更要充分利用资源。对于如何最大化地综合利用与节约集约资源,把资源吃干榨净,南方新材料进行了有益探索。该公司联合中国科学院、中南大学等单位,建立起信息化管控中心,资源开采实现信息化、可视化、智慧化管控,保证了资源的“颗粒归仓”。同时,不断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实施精深加工战略,优化、延长产业链,构建矿业产业体系新支柱。他们围绕一块“石头”建链、补链、延链,由单纯的骨料生产企业向骨料、水泥、商混、纳米钙、高钙石全产业链方面转型升级,提升矿山的“含金量”。产业从初级的建筑材料拓展到日化及化学添加剂等领域,加快了从“传统加工业”向“高端制造行业”迈进的步伐,矿业产值实现了新的飞跃。
南方新材料一边加大对钙基材料的研发投入,一边开发矿山废弃物的再利用价值,联合多家单位成立了绿色矿山及资源综合利用研究院及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开发出了以含钙矿物或固废为原料,采用绿色清洁工艺技术生产出纳米碳酸钙、高活性氧化钙及超细氢氧化钙等新型材料,在把资源吃干榨净的同时,也大大提升了产品附加值。
除此之外,南方新材料通过对废弃物的矿物组分分析发现,废弃物多为黏土矿物,根据其矿物特性,联合开展工艺流程试验,可将废弃物加工成为免蒸压、免蒸养的墙体材料,既践行了资源综合利用的理念,又降低了排土场的安全风险。
用得上才是最好的
在绿色矿山评定中有这样一条,即“开采方式科学化”。如何实现?南方新材料有着自己的思考。
当记者问起,矿山在智能化建设方面有哪些亮眼成绩时,王杰不假思索地答道:“高新技术装备并不代表最实用的技术,我们在建设智能化矿山时,遵循的标准是第一要有实用性,第二要有科学性。”如何理解这两条标准?“能够用得上,离不开的技术装备就是最好的”。在发展中,该公司根据矿山环境因地制宜,提出将智能化矿山与绿色矿山相结合,投入2000余万元,通过矿山大数据中心,形成了1+8的系统集成,实现矿产资源开采数字化、采掘装备智能化、生产过程遥控化、信息传输网络化和经营信息化的矿山开采场景。
在现场记者看到,该公司的矿车正在有条不紊地穿梭于矿区与破碎车间之间,在上坡时完全看不到有尾气排放,这得益于该公司采用的是因势发电矿卡,通过下坡发电制动的原理,储存电能用于满载驱动,在提升矿车运营效率的同时,也减少了能源消耗和尾气排放,实现了露天采、运生产环节的降本增效。
在信息化方面,该公司运用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深度探索5G和智慧矿山融合与应用领域的可能性,实现了车辆人员定位、作业信息采集、机械装置自动控制,辅助以智能识别等技术。目前,该公司只需5人便能保证矿区与车间的正常运转,矿山业务真正实现了智能化自动管理。
让绿色永驻
南方新材料按照边开采、边复绿的原则,对矿山实行全面、近自然、高标准地修复,实现了十步之内有芳草,百步之内有鸟鸣。
走进矿区,如同置身生态公园,开采过后的石壁上,灌木林生长茂盛,飞鸟在树梢来回穿越……“在山上栽花种草,我们可是花了大力气的,需要改变传统思维,化腐朽为神奇。”王杰介绍。
为破解生态修复难题,该公司联合湖南大学、安徽理工大学等单位进行科技攻关,开创性地开发出了土壤剥覆、削放坡、土壤改良等技术。2019年,该公司按照“边坡稳定,立体植被搭配,四季常青,景观优美”的原则,在陡坡岩石上,开展土壤基质重构、植被恢复、配套工程“三部曲”生态修复。
截至目前,该公司累计投入资金2000余万元,共修复面积12.5万平方米,修复率达100%,并受到了中国科学院专家组的高度肯定,同时公司获中国建材“和谐企业”称号,并成为湖南绿色工业旅游景点之一,2022年10月又荣登湖南省绿色矿山名录。
“下一步,我公司将继续坚持绿色发展的理念,按照湖南打造‘三高四新’的发展战略,继续向高而行,打造高新产业链条;向绿而行,不仅复绿,还要让绿色永驻,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永久性地发展绿色矿业,打造行业新标杆。”王杰充满信心地说。
评论
已有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