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山皇后”四姑娘山
◎ 徐琪丽
四姑娘山地质公园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南部的小金县内,东邻汶川县,西毗甘孜州丹巴县,南连雅安市宝兴县,北接马尔康市,距离成都市仅175公里。
四姑娘山地处青藏高原与四川盆地两大地貌单元陡跌的过渡地带,属青藏高原横断山系东缘邛崃山脉高山峡谷区,有“蜀山皇后”美誉的四姑娘山不仅是邛崃山脉的最高峰,还是横断山东缘的最高峰,同时也是与成都最近、关系最密切的极高山。
四姑娘山地质公园有雪山、冰川、峡谷、湖泊、飞瀑等极高山山岳地貌,以双桥沟、长坪沟、海子沟和四姑娘山的雪峰、宽谷、生物、风情著称。双桥沟、长坪沟和海子沟即典型的冰川槽谷,在宽谷之中,蓝天白云、雪山森林、湖泊湿地、牛羊草地……尽显四姑娘山柔中有刚的妩媚和峻美。四姑娘山由四座相连的雪峰组成,从大峰、二峰、三峰到幺妹峰,依次长高,主峰海拔6247.8米,其山势陡峭,直指蓝天,属现代冰川发育。
四姑娘山 熊立军 摄
从空中俯瞰,四姑娘山被近百座海拔5000米以上的群峰环抱,群峰矗立于四川盆地到青藏高原过度的陡跌地带,巍峨雄奇、连接苍穹。四下高峡深切,水系如画,如此便构成神秘奇崛的四姑娘山极高山地貌,这也是公园具有国际研究价值的地质遗迹的重要载体。
公园位于有着中国“地质百慕大”之称、世界罕见的独特楔形造山带松潘-甘孜造山带东部。上千万年的海洋沉积形成厚度超过5000米的海底浊流扇“西康群”复理石沉积,是世界最大的复理石沉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间发育着完整记录和反映松潘-甘孜造山带形成发展、双向造山及构造变形机制的“西康式褶皱”,重重叠叠、此起彼伏于公园的高山峡谷中,气势恢宏、令人震撼。三叠纪末期古特提斯洋消减、松潘-甘孜海槽封闭,厚大的西康群沉积建造历经印支末期造山作用,奠定了四姑娘极高山的“基础”。
第四纪随青藏高原整体快速抬升、海拔迅速增高,燕山-喜山期造山运动,四姑娘山持续遭受强烈挤压、隆升,伴随酸性岩浆大规模侵入,当沉积盖层风化剥蚀殆尽后四姑娘山花岗岩体展露奇崛的金字塔尖峰。与此同时,四姑娘群山拔地而起,形成公园极高山现代地貌。印支、燕山期花岗岩在独特的古老造山带中随青藏高原快速隆升,作为松潘-甘孜地块大面积分布的中生代花岗岩体代表,见证了该区的沧海桑田史,且演绎着松潘甘孜地体由陆成山的精彩过程,孕育出壮美的四姑娘山,其广泛发育的第四纪冰川地貌,使之成为研究青藏高原东缘第四纪古地理气候演化和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窗口。
公园气候特征属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因为地理环境特殊,形成复杂的气候垂直带谱,呈现出温带、寒温带、亚寒带、寒带和永冻带垂直分布的气候带谱。这里是我国极高山生态系统关键带,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及动植物走廊带,生物的多样性不仅成为我国西南地区最重要的生物基因库,也成为了具有国际意义的陆地生物多样性关键地区。作为全球36个生物多样性热点及全球238个生态区之一,公园保留完整、原真的高山自然生态系统,成为野生动植物最好的栖息地。
构造与冰川地貌的完美组合,动植物群落的缤纷灵动,历史文化的古老悠扬,让公园成为了最具特色的天然博物馆,吸引着大量爱好者来此研学旅行。
(作者单位:四姑娘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评论
已有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