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推动构造地质学与地球动力学发展
多位院士齐聚2025年构造地质学与地球动力学学术论坛
全力推动构造地质学与地球动力学发展
2025年3月28日~3月30日,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球科学部、中国地质学会构造地质学与地球动力学专业委员会发起和倡议,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主办的“2025年度构造地质学与地球动力学学术论坛”在四川省成都市召开。
中国科学院院士许志琴、张国伟、王成善、张培震、吴福元、杨树锋、高锐、杨经绥、侯增谦、丁林、李献华、肖文交、赵国春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唐菊兴出席。
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西南地质科技创新中心)主任李军表示,愿以本次论坛为契机,与各有关部门、高校科研院所和各省(市、区)地勘队伍通力合作,全力推动构造地质学与地球动力学事业的高质量发展。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肖桂义所长致辞,希望本届论坛可以构建一个高水平学术交流平台与学科创新发展的前沿阵地,汇聚各方智慧,共绘学科发展蓝图。构造地质与地球动力学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山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张培震院士表示,该论坛首次由中国地质调查局主办,不仅体现了地质调查与科学研究深度融合发展的新趋势,更彰显了“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强大生命力。
本次论坛注册人数超过1000人,收到论文摘要689篇,设置了21个专题和19个分会场,共有540位学者作口头报告,168位学者作学术展板交流。论坛汇聚了全国顶尖的构造地质学家和青年才俊,展示了构造地质学与地球动力学领域最前沿科研成果。论坛报告内容涉及板块构造起源、洋-陆转换过程与机制、造山带形成与演化、盆-山耦合作用、大陆变形与流变、构造地貌演变、新构造过程与地质灾害、多圈层相互作用与深部动力学过程、地球系统科学与资源环境效应等多领域。参会代表围绕所关心的学科问题,展开了研讨,以共同探索构造地质学与地球动力学学科的发展。
据了解,构造地质学与地球动力学是地球科学的核心学科,其发展历程深刻塑造了人类对地球演化规律的认知,并在资源能源普查与勘探、灾害防治和生态文明建设等领域发挥着关键作用。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将始终站在学科前沿,不断为保障国家能源资源安全、推进深地与深空探测等国家重大需求提供科学支撑。 (陈志勇)
评论
已有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