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正文

地书与天河的对话

中国矿业报 评论 2025-04-16

  ◎  丁楚鉴

  “金元素主要来自中子星合并。”汽车行驶在山路中,李工不顾身体的晃动,给我科普,“中子星合并事件很少,银河系大概十万年才有一次,所以金元素是很稀缺的。”

  车窗外尘土飞扬,车身又是一阵摇晃,把我的思绪扔出九霄云外,飞向天际。

  “跟着李工他们爬爬山,减减肥……”出发前媳妇交代得很简单,作为单位的宣传员,我也没把出野外这事儿想得太复杂,万万没想到,还没到地方就被一下子送到了宇宙……

  触摸地质时光

  “小丁,搭把手。”张工将激电电极抛给我时,金属接头还带着他的体温。这个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的工程师,此刻正跪在泥地里调整测量参数,专注的表情像极了问诊把脉的老中医。

  我学着他的样子,将十二个电极呈矩形排开。空气里充满了潮湿的味道,指尖触到略带潮湿的土壤,让我尚未完全清醒的清晨感觉到了世界的真实。

  “看到那个断层了么?两边差着几百万年吧。”张工指着一旁的岩壁说道,一道明显的疤痕从上至下穿过岩石的身体。我跑过去从一边跳到另一边,体验了一把时空穿越的感觉。

  我们垂直于断裂带布设剖面线,钢钎插入岩层,惊醒了凝固的时间。敲打电极的叮当声惊起一群野鸟,它们飞过中生代的辉绿岩脉,在朝阳下抖落细碎的金粉。

  聆听大地秘语

  午后在山崖休整,我见证了一场岩石的解剖课。李工的地质锤重重落下,敲开的岩石新鲜面上,黄铁矿蜿蜒着如蛛丝般的金色线条。

  “这是岩浆和热液活动带来的蚀变。”他对我这个门外汉解释道,“金属矿化对我们找矿来说非常重要。”放大镜下,金属光泽在石英中舒展,恍若超新星爆发留下的痕迹。

  我想起昨晚和他在驻地小院里闲聊,听到对中子星的追问,他说:“金原子可比地球岁数还大呢。”

  他夹着香烟的手指向银河,眼睛里反射着星光。

  李工是个浪漫的人,我想,只不过这种浪漫,是用最科学的方式来表达。

  读懂时光馈赠

  第七天大雨倾盆,我们蜷缩在钻塔旁边的帐篷里躲雨。发电机的轰鸣声暂时退却,取而代之的是风的呜咽。

  半小时后,雨停,钻机的声音再次响起,给安静的山谷增添了些许喧闹。

  李工捧着岩心,用放大镜仔细观察。我在一旁有样学样地拿起一块破碎的岩心。如果在七天前,我会说那只是一块灰黑色的不起眼的石头,但在这一天,我想,它穿越了亿万年的时间,最终停泊在了我的手心。

  下山时夜幕已经低垂,朦胧的雨雾里,钻塔的灯光点亮了云霄。那一刻,我突然读懂了身边的这群工程师们,以及自己的父辈——他们探索大地,是解码岩层的侦探;他们仰望星空,是打捞星骸的渔夫。

  或许所谓文明,不过是把凝固的星光重新熔铸成诗——有人用炼炉,有人用笔尖,而地质队员选择用罗盘的磁针,在岩层间书写跨越亿年的书信。

  收藏地质浪漫

  下山时,我的背包里还留着三件纪念品:一块石英标本,一张自己学着画的地质手图,以及半包没吃完的咸奶油饼干,它们是我这七天野外体验的记忆拼图。

  当我们用卫星定位锁定矿脉坐标时,手中的北斗系统正在接收来自创世之初的光子;那些被地质锤惊醒的古老岩层,也许未来会在某个少女的婚戒上,续写新的星际漫游。

  (作者单位:河北省地质测绘院)

分享到微信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评论

已有条评论

0/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