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好发挥数字经济对就业创业的提振作用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机械与电子信息学院院长丁华锋谈数字人才培养
◎ 本报记者 姬长玉
“深入推进数字经济创新发展。制定支持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政策,积极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促进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无疑是一剂强心针和助推器。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机械与电子信息学院院长丁华锋颇为感触,两会期间他建议,“更好发挥数字经济对就业创业的提振作用,创造出更多高质量的就业机会,为高水平、专业化人力资本发挥作用,创造更广阔的平台。”
长期以来,丁华锋一直关注人才培养、人才就业等问题。在去年全国两会上,他形成的提案涉及高质量发展、高校毕业生就业、湖北文旅融合等多个方面。其中,《关于建立高校和行业发展联动机制,解决大学生就业结构性矛盾“痛点”的提案》获评全国政协2023年度好提案。
丁华锋告诉记者,当前,我国经济增长全面转向数字经济,数字经济已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新动能。然而,“作为新兴产业的数字化,我国的产业人才基础非常薄弱。”
有关数据显示,预计2023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将达56.1万亿元,同比增长约11.75%。庞大的数字经济规模衍生出对数字人才的旺盛需求。
“传统教育难以满足数字化人才培养要求,数字化人才培养师资和技能缺乏,数字人才激励保障制度还不够完善……”在丁华锋看来,我国数字人才培养还存在一些弊端,亟待破题。
随着人工智能、机器人等新技术的大规模运用,“全球进入到了‘智能时代’,需要普及全民的数字(信息)素养教育。”因此,丁华锋提出如下建议:
一是要加强数字技能基础教育,加快推进把信息课(计算机素养)作为基础学科纳入中小学课程,增设信息学基础学科,并列入中高考范围。
二是构建学科融合的数字人才培养体系,将信息与通信技术作为理工科专业通识教育予以推进,鼓励计算机、信息专业和商学、人文、社会学进行交叉融合的跨专业、跨学科学习,更为自由灵活的课程设置和评价体系在未来市场更受欢迎。
三是打造“高校-科研机构-企业”联动的人才培养机制。通过学校与企业共建现代产业学院、技术研发合作、委托订单培养、技术技能培训等多种形式开展数字化人才培养,构建“高校-科研机构-企业”联动的培养机制。
四是打造立体化数字人才培训机制。推进数字技能教育改革,举办更多的数字技能普及和培训活动。鼓励引导更多职业培训机构增设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的相关培训课程,推动社会人力资源的“数字化”升级。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如何更好地发挥数字经济对就业创业的提振作用,创造出更多高质量的就业机会?在丁华锋看来,“政协委员的身份是荣誉更是责任,必须以更宽广的眼界审时度势,积极向社会传播正能量。”
回首过去一年,考察、调研、座谈、研讨……丁华锋结合自身工作,不断求索。他带领团队到武汉及周边高校、企业等开展调研,征求专家意见,走访企业家、师生,围绕在产业行业建设、校企联盟、高校毕业生就业等方面发现的问题,认真科学分析,积极寻求对策,及时反映社情民意,为提案建言打下了坚实基础。
近年来,美国人工智能研究公司OpenAI发布“文生视频”工具Sora,AI技术变革再次震撼世界。“Sora大模型为数字经济创新发展打开一扇大门,同时也给我国数字经济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丁华锋认为,教师应成为研究者、文化工作者和转化型的知识分子,要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能清楚认识数字技术给学生带来的双重影响,引导学生发展不可被技术替代的能力。
着眼未来,丁华锋说,“将继续增强委员的身份意识,深入研究国家战略和重大政策,深入基层倾听群众呼声、反映群众愿望,提高提案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评论
已有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