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论 | 底气从何而来
◎ 本报记者 吴启华
开栏的话:矿业无小事,一头连着国计民生,一头系着千家万户。当前,矿业行业之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格外凸显,矿业领域热点不断。繁杂信息之下,如何准确把握这些热点,洞察热点背后的深意,营造良好舆论?为此,本报特开设《热点新论》专栏,以短评方式,第一时间对矿业领域热点进行解析评论,力求短、平、实,注重思想性、引导性、时效性。敬请关注。
时隔13年,国家财政再次明确提出支持地质找矿工作,这让全国找矿人心里有了底。
被称为“国家账本”的《关于2023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24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近日由新华社全文发布。文件明确提出“支持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
众所周知,找矿活动需要投入大量资金而成功率又低,迫切需要资金的持续稳定支持。从全国地质勘查总投入看,已连续3年实现正增长;从近几年非油气矿产地质勘查投资结构来看,财政资金占到六成多,是绝对的主力资金。这次文件明确提出支持,让业内更加充满期待。
继续全面深入推进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事关国家能源资源安全保障,事关供应链产业链稳定。只有充分发挥化石能源在较长一段时间内的能源保障主体作用,才能给非化石能源更多的时间和空间,更好地构建新型能源体系。只有加大紧缺战略性矿产矿种勘探力度,实现增储上产,才能为新兴产业发展提供充足的原材料。
当然,找矿资金来源绝非国家财政一端,还需社会资金的广泛参与。国家财政加大力度支持,具有风向标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会激励社会资金参与的积极性。
不过,社会资金不会自动掉下。从其面临的外部条件、环境来讲,政府相关部门应出台有利政策,消除其后顾之忧,有效撬动社会资金的投入。
我们有理由相信,有财政资金的鼎力支持,以及社会资金的助推,找矿将会“芝麻开花节节高”。
评论
已有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