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经纬 | 以崭新姿态迎接地质勘查的春天
◎ 本报记者 刘晓慧
全国非油气地质勘查投入资金近三年来实现连续正增长。
自然资源部近日公布的《2023年全国非油气地质勘查统计年报》显示,2023年,全国非油气地质勘查投入资金200.72亿元,同比增长7.7%。
在2023年的全国非油气地质勘查投入资金中,中央财政占总量的23%,同比增长10.6%;地方财政占总量的42.4%,同比增长0.7%;社会资金占总量的34.6%,同比增长15.5%。资金主要投向矿产勘查,基础地质调查,水文地质、环境地质与地质灾害调查评价,地质科技与综合研究以及地质资料服务与信息化等领域。
近年来,地质勘查行业从单一服务领域逐渐向整个自然资源行业拓展。虽然从数据看,2023年水文地质、环境地质与地质灾害调查评价投入在总量中占比是下降的,但随着国家经济形势及生态环境政策的变化,地质勘查行业在保障国家能源资源供给的同时,正积极向生态环境修复、地下空间开发、自然灾害防治、自然资源综合调查等领域逐步拓展,未来的投入总量也将会逐步增加。
根据年报透露,2023年矿产勘查投入资金同比增长18.5%。资金来源主要为中央财政、地方财政、社会资金投入,且均呈增长趋势,尤其是社会资金投入占46.6%,同比增长20%,增幅较大。资金投向以重要能源、矿产资源如煤炭、铀、金、铜、铅锌、铁为主,占矿产勘查总投入的58.2%。与2022年相比,投入增长的矿种主要有镍、铅锌、稀土、铜、钼、金、铁等。
随着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的实施,地勘行业在顶层设计及地方经济发展规划中得到政策支持,中央财政、地方财政持续加大投入、一波又一波实实在在的政策利好是社会资金投入增长的动力,这也意味着地勘行业再次赢得社会资金的关注和青睐,或将持续增长。
在基础地质调查方面,2023年投入资金同比增长19.6%。资金覆盖范围包括区域地质调查、区域地球物理调查、区域地球化学调查、遥感地质调查、矿产远景调查、海洋地质调查等。
对于矿产勘查来说,基础地质调查是“根基”,是“前端”,基础地质调查所获取的地质科学数据资料的质量与可得性对矿产勘查具有重要意义。基础地质调查工作更多围绕重点成矿区带及有矿产远景的地区进行部署,为找矿服务,不少矿点和某些重要矿床也是在区域地质填图过程中被发现或发现了重大线索。因此,必须加强基础地质调查工作部署,加大区域基础地质调查工作力度,加强调查技术创新攻关,为破除能源资源安全瓶颈夯实基础。
地质资料是地质工作成果价值体现和主要信息载体。年报显示,2023年,地质资料服务与信息化投入资金同比增长10.6%。其中,中央财政投入同比增长 18.5%。地质资料资源积累进一步丰富,地质资料社会化服务能力不断提升,各级馆藏机构以多种形式开展“服务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专题服务。
信息化建设需要资金支持。从年报的数据看,近些年相关的财政投入逐年增加。国家在资金、设备、人力、物力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推进地质科技信息化的完善。但地质资料服务与信息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性工作,需要持续不断的投入,利用科技创新不断完善管理水平,实现整体建设的提升,才能更好地发挥地质资料、信息资源的作用,助力实现社会效益。
近些年,受矿业经济形势下行压力的影响,尽管中央和省级地质勘查基金总体规模不断增大,但在此前的多年投入水平连续下滑。随着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的实施,矿业市场呈现复苏态势,矿产地质勘查的投资增速也在加快。矿产品价格的持续攀升,市场繁荣与政策利好因素叠加,财政投入和社会投入加大,地质找矿活动空前活跃。随着矿业权管理政策的不断调整,真实有效的找矿投入不断上升,钻探工作量投入的增长,相信,未来新发现矿产地和新增资源量也将同步快速增长。
应该看到,矿产资源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没有改变,战略性矿产资源保障问题更亟待破解。未来,面临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实施带来的新机遇、生态文明建设提出的新要求、自然资源统一管理带来的新任务,地勘行业须加快构建高质量发展新格局,依赖科技创新,基于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为地勘行业发展提供新的发展动能。
评论
已有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