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歌猛进向未来
——重庆市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107地质队高质量发展纪实
◎ 本报记者 刘晓慧 通讯员 李明亮
从彭州白水河边到酉阳龙潭古镇,从丰都王家渡口到渝北空港新城,历经8次搬迁,10次隶属调整,15次队伍更名,先后5次向湖北604地质队、贵州602地质队、四川106地质队、重庆川东南地质大队、重庆市地质矿产集团输送1700余名技术人员,这支队伍在历史的延宕中一次次增强造血功能,破茧重生,这就是1952年冬天组建的重庆市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107地质队(以下简称“107地质队”)。
72年来,107地质队从未停下前进的脚步,以实际行动谱写着地质事业转型发展新诗篇。
坚守找矿保障资源安全
107地质队是名副其实的地质找矿“野战军”,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支进入重庆地区开展综合地质普查找矿的国有地勘队。70多年来,找矿的足迹遍布四川、重庆、云南、广西、贵州、新疆、陕西、湖南。在四川秀山发现了全国第二大汞矿产地——酉阳羊石坑汞矿;在秀山、酉阳一带开展锰矿找矿工作,一举改写了渝东南“无锰”的历史。也曾远征老挝、缅甸、越南、菲律宾、柬埔寨、斯里兰卡、印度尼西亚、非洲埃塞俄比亚、刚果金,探获了大批具有工业利用价值的矿产地,立下了赫赫战功。
在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中,107地质队出色完成了重庆市南川川洞湾-灰河-大佛岩铝土矿区详查、重庆市铝土矿整装勘查、重庆市黔江区水田坝铝土矿深部扩大详查等重大项目,为成功引进中国铝业集团进入重庆市南川区建设年产70万吨大型氧化铝厂提供了资源保障;在黔江区水田坝铝土矿区勘查项目中发现1处大型铝土矿,探获资源量超2000万吨。
107地质队还重点围绕战略性矿产和地方急需优势矿产,稳步推进南川区九井向斜铝土矿深部扩大普查和黔江区水田坝外围勘查,力争实现增储突破;加大萤石矿、铅锌矿、铝土矿、黏土型锂矿及钪、镓、钽、铌等共伴生矿种成矿规律及重要富集靶区研究,积极谋划新项目储备和立项申报。
截至2023年,107地质队完成了重庆市域80%以上基础地质矿产调查,承担并完成了23个矿种的地质勘探任务,先后新发现和探明大中型矿产地31处,独立承担完成了重庆市铝土矿矿种勘查工作,累计提交铝土矿资源量约1.6亿吨、锰矿资源量2000余万吨、重晶石矿石资源量678.39万吨、萤石矿物资源量143.47万吨、汞资源量1.58万吨……
全力服务地方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文明建设和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为107地质队提供了发展机遇。该队探索打造“3+3”型业务发展模式,巩固基础地质、矿产地质、地质灾害防治3类传统业务,拓展生态修复、自然资源调查、助力乡村振兴3类新型业务,在“找项目”“闯市场”“亮成绩”上取得了显著成效。开展了渝北区铜锣山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与土地复垦、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废弃土石料利用综合监管平台建设等大小项目300多个,实施的矿区生态保护修复工程让废弃矿山重现生态绿洲。
护一方平安,守山河无恙。把民生举过头顶是107地质队服务地方的责任。云阳县五峰山特大山体滑坡抢险爆破、武隆县“五·一”特大山体滑坡治理、南川金佛山甑子岩危岩群防治……充分彰显了这支“地质铁军”的实力。
科技创新引领跨越发展
光埋头苦干是不行的,必须强化技术创新。
为了实现“弯道超车”,107地质队以“变”破局,成立了“自然资源部新能源矿产与资源信息工程技术创新中心重庆科技创新示范基地”“西部铝矿资源勘查开发研究院”“唐将自然资源与创新工作室”“黄盛劳模创新工作室”等一批科研创新平台,以科技创新助力单位高质量发展。同时该队还与高校、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建立合作关系,形成了“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创新体系。
为支撑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107地质队成立了队科技创新管理委员会,设立了专职科研岗位,持续加大科研经费投入力度,聚力将西部铝矿资源勘查开发研究院打造成为西部地区铝土矿优势专业领域特色科研平台,做大做强铝土矿勘查开发研究金字招牌。
截至目前,107地质队共完成区域性的地质和矿产专题研究项目11项,完成地质工作相关技术、工艺方法的专题研究项目14项,国家重要期刊公开发表论文21篇,专利及著作权12项。
一座座钻机,承载着希望与梦想;一顶顶帐篷,变成了累累矿藏。107地质队将牢记能源资源安全“国之大者”,找大矿、找好矿、找急需的矿,在重庆这片钟灵毓秀的土地上,一路高歌猛进。
评论
已有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