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正文

古人赏石重意味

中国矿业报 评论 2024-06-20

  ◎  俞  莹

  如果有人问:赏石的本质是什么?可能绝大部分人会回答:赏石是一种有关审美的文化艺术活动。至于古人和今人对于赏石的认识,因为时空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大致来说,古人赏石重意味,今人玩石重趣味。

  九龙呈祥 古陶石

  赏石的起源

  赏石源自古代,由文人士大夫所发起。赏石的起源与审美并不相关,而是与自然崇拜有关。石头与人类结缘,最初与避邪和风水文化有关。如“泰山石敢当”的习俗便是一例。

  某些岩石所具有的奇形异彩或所处的特殊地理环境,都可能被古人赋予灵性。如四川羌族地区茂县、汶川、理县、北川等,至今还流行有白石崇拜。

  此外,石头在人类进化史上立了头功,所谓“人猿相揖别,只几个石头磨过,小儿时节”(毛泽东《贺新郎·读史》)。所以,古人潜意识中,一直对石头抱有敬畏之心。

  古代赏石以丑为美,不求形似,可能也是认为石头是大自然的一种神秘力量,如南宋文人孔传在为杜绾《云林石谱》作序中提到:“天地至精之气,结而为石。负土而出,状为奇怪,或岩窦透漏,峰岭层棱。……物象宛然,得于仿佛,虽一拳之多,而能蕴千岩之秀。大可列于园馆,小或置于几案,如观嵩少,而面龟蒙,坐生清思。”其中所谓的“物象宛然,得于仿佛”,关注的并非是一般意义的象形物,而是“蕴千岩之秀”的景观石,无论“嵩少”(指河南嵩山及少室山),还是“龟蒙”(指山东之龟山及蒙山),都是可以望、可以居、可以游的景观山。其实,这种观念在唐代诗人、赏石家白居易的《太湖石记》中已有详细描述:“撮要而言,则三山五岳、百洞千壑,覼缕簇缩,尽在其中。百仞一拳,千里一瞬,坐而得之。”

  所谓“山静似太古,日长如小年”,便道出了这种古意。山形景观石虽然也可以视作是一种象形,不过很少有完全对应的一些特定山川景观,更多的是一种众多山形景观的综合概括和浓缩,也是对于自然山川景观形式美的一种提炼和升华。

  山在古人心目中自有生命和性情,不但是万物生长的地方、可以居游的场所,更多的是带有象征意味,它是崇高的象征、长寿的象征,也是隐逸的象征。南北朝诗人陶弘景隐居句曲山(茅山),在回答齐高帝萧道成诏书所问而写的《诏问山中何所有赋诗以答》中提到:“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只可自怡悦,不堪持赠君。”从此,山中和白云就成为了文人雅士所向往的“净土”。

  不过,并非众多人都能置身岩下,所谓小隐隐于野、中隐隐于市、大隐隐于朝,唐代诗人白居易也是一位著名的赏石家,他的“中隐”思想,化解了道家与儒家出世与入世、无为与有为之争,影响了后世文人立身行道的方式。大和三年(829 年),白居易外迁洛阳,做太子宾客分司,官场失意之后,他将自己比喻为“中隐士”,作《中隐》诗曰:“大隐住朝市,小隐入丘樊。丘樊太冷落,朝市太喧嚣。不如作中隐,隐在留司官……”

  中隐虽然不能尽享山林之趣,但小中见大的园林却能抚慰文人野逸之心。赏石,便成为了一种山林之浓缩和象征,这在白居易的《太湖石记》中已有揭示和阐述,其实也是奠定了传统赏石的隐逸象征意味。清初园艺家李渔在《闲情偶寄》中写道:“幽斋磊石,原非得已。不能致身岩下,与木石居,故以一卷代山,一勺代水,所谓无聊之极思也。”

  山往往是石头的聚集,无石不成山,“山不让土石,以成其高”(《淮南子·泰族训》)。山岳文化是一个涵盖面广、内涵深的主题,许多建筑、文学、生态、历史、地理都与其息息相关。所以,山形景观石也带有一种象征的意味。

  无论园林置石,还是案几供石,虽然尺寸大小和供置形式有所变化,但是其象征意味并没有改变,也就是小中见大,无论横山或是立峰,古代赏石都可以称为“山子”。

  律动 乌江石

  赏石的本意

  赏石的本意就是亲近自然,与自然对话。而山形石是观赏石中最接近大自然的,也可以说是自然的缩影。赏石最初给人一种自然式的体验,它是自然山川的浓缩,是人们亲近自然、卧游山水的表征,这是赏石者山水情结之由来。

  古人赏石重意味,可以从传世至今的古代赏石实物以及有关名家诗文中找到佐证。比如,20 世纪30 年代被中国第一代建筑师童寯评为“江南三大名石”的苏州市原清代织造府花园的太湖石“瑞云峰”、上海市豫园的太湖石“玉玲珑”以及杭州市西湖的英石“皱云峰”,分别是“透”“漏”“瘦”的典型,都不以象形示人,而是带有很强烈的抽象意味。

  说起古代诗人咏石之名篇,以宋代诗人为盛,如北宋诗人苏东坡、黄庭坚,南宋诗人曾几、陆游等,都留下了脍炙人口的咏石诗篇。有意思的是,苏东坡和黄庭坚、曾几和陆游都是师生关系,赏石、咏石也是他们共同的爱好,而他们所欣赏的奇石多为带有山形造型的景观石。

  苏东坡围绕湖口石“壶中九华”作有两诗。绍圣元年(1094 年)七月,苏东坡被贬惠州的途中,在江西九江湖口偶遇了这方奇石,一见倾心:

  清溪电转失云峰,梦里犹惊翠扫空。

  五岭莫愁千嶂外,九华今在一壶中。

  天池水落层层见,玉女窗明处处通。

  念我仇池太孤绝,百金归买碧玲珑。

  苏东坡觉得遇赦北归不需要多少时间,所以信心满满:“百金归买碧玲珑”。不想,岭南一待就是数年,再度北归路过湖口已是7年以后。建中靖国元年(1101 年)四月,苏东坡自海南遇赦北归,路经湖口,得知此石已被好事者求去。苏东坡怅然久之,再写一诗:

  江边阵马走千峰,问讯方知冀北空。

  尤物已随清梦断,真形犹在画图中。

  归来晚岁同元亮,却扫何人伴敬通。

  赖有铜盆修石供,仇池玉色自璁珑。

分享到微信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评论

已有条评论

0/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