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正文

迁出“危险区” 搬进“幸福里”

中国矿业报 0评论 2024-07-23

  ——四川省积极推进2.6万户受地灾威胁群众避险搬迁工作纪实

  ◎  赵蕾 夏苏铭

  吊车高举、铲车开动,混凝土浇筑到地基中……6月26日,四川省巴中市恩阳区兴隆镇玉皇村黄家碥地灾隐患点避险搬迁安置项目开工建设,12户26名受地灾威胁的群众将在年内搬进新居……这是四川省推进山洪地灾避险搬迁工作的生动一幕。

  今年,四川省地灾防治领域获得增发国债资金69.5亿元,目前所有项目全部开工,12月底前将全面完工,帮助受地灾威胁的2.6万户群众迁出“危险区”、搬进“幸福里”。如何让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在四川大地开展的这场接力赛正在有序进行中。

  摸清风险底数 强化督导监管

  四川省是典型的山洪地质灾害易发多发区和生态环境脆弱区。自2007年以来,四川省将避险搬迁作为“生命工程”“底板工程”持续推动。10余年来,通过实施地灾避险搬迁,四川省68万余名群众远离地灾威胁,年均因灾伤亡人数大幅降低。

  2023年10月,四川省人民政府印发《四川省受山洪地质灾害威胁村(居)民避险搬迁总体规划(2023-2027年)》,计划用5年时间,搬迁5.9万余户、22.6万人。今年,正是实施规划的关键之年,任务量是常年的3倍以上。

  经过多年实践,当前四川省地灾避险搬迁工作已进入“深水区”。

  如何确保群众搬得出、稳得住?摸清风险底数和群众意愿是开展工作的前提。在避险搬迁工程开始前,四川省组织专业力量逐点逐区、逐村逐户调查,基本查明全省地质灾害“应搬”及“愿搬”对象,首次查明全省地质灾害隐患点及山洪地灾极高、高风险区的避险搬迁底数,并按照“地震灾区优先、紧迫优先、应搬优先”3个优先原则制定方案。

  在绵阳市平武县,通过“拉网式”摸排,排查出山洪地灾隐患点527处,涉及搬迁群众4881户,其中紧迫、较紧迫的1736户。在阿坝州黑水县,瓦钵梁子乡通过“乡包村、村包组、组包户”的工作模式,因户施策推进避险搬迁与拆旧复耕工作。

  省级层面如何确保搬迁工作质效?“今年3月,省级国债项目在线监管平台上线,实现‘线上+线下’动态监管。”四川省自然资源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分片督导、每月通报、季度约谈、年度考核”制度同步建立,根据项目平台数据,按“每天调度、每周汇总、每月通报、片区督导、提醒约谈”的工作机制,及时掌握督导全省推进情况,推动避险搬迁项目落实落地。

  多类型安置方式 确保就业发展

  “搬迁安置因地制宜采取集中安置、货币化安置、分散安置和其他安置相结合的方式,鼓励有条件的地区采用集中安置、货币化安置,以特色产业、乡村旅游业为支撑,引导群众向县城、集镇、中心村、产业园集中安置。”四川省自然资源厅相关负责人表示。

  各地推动避险搬迁新建安置区“三靠”(靠园区、靠景区、靠社区)和“三进”(进县城、进集镇、进中心村和聚居点),向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可延伸覆盖区域集中,合理配建完善生活服务设施。

  在雅安市石棉县新民乡马厂村,安置新居鳞次栉比,村民可以在房前屋后种瓜种菜,还可以到养殖小区养殖家畜。这个养殖小区可满足32户居民的养殖需求,还设有统一的粪污处理设施,无害化处理后的粪污还是灌溉黄果柑的肥料。

  整合配套政策 做好避险搬迁“后半篇”文章

  搬新居只是开始,如何做好避险搬迁的“后半篇”文章才是长远之计。

  《总体规划》提出,整合一揽子政策,涵盖就业、创业、子女入学等多方面,包括优先支持避险搬迁中的脱贫户发展到户产业和庭院经济、避险搬迁安置户随迁子女义务教育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等。

  在绵阳市平武县大桥镇田坝村,一间名为“溪畔方田”的乡宿主体已完工,这里是9户搬迁群众的新家,也是村里发展的避暑民宿。“平武成立产业发展指导组,与搬迁群众共同规划产业发展,‘一户一策’发展农旅融合产业,助推搬迁群众增收。”平武县自然资源局局长赵晋介绍。

  在阿坝州壤塘县,受地质灾害隐患威胁的97户村民将在今年入冬前住进新家。为保障搬迁群众的后续发展,当地还将提供产业、技术等相关培训,协调保障就业机会,确保搬迁群众享受同等医疗、养老等惠民保障政策。

  截至今年6月底,四川省已有2600多户群众搬入新居,1.3万户群众已签订搬迁协议、正在选址建房,剩余9000余户群众的搬迁工作正在协调推进。

分享到微信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评论

已有0条评论

0/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