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正文

那年 那月 那个地质大院

中国矿业报 0评论 2024-07-26

  ◎  宋宏建

  庄子曰:“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

  1982年7月2日,从河南大学毕业的第三天,我便头顶烈日,骑着一辆“除了铃不响,浑身都会响”的自行车,从当时孟津县东部的北邙山上出发,翻山越岭六七十里,汗流浃背地来到洛阳南郊的关林地质大院——河南省地矿局第一地质调查队(以下简称地调一队)报到,开始我的职场生涯。那时的地调一队,只有两栋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盖的旧家属楼。我送档案的地点,就是在一片斑驳陆离的机瓦房和油毡棚中,鹤立鸡群的2号楼4层那个挂有队机要室招牌的两室一厅小套房里。

  1992年7月2日,在地调一队子弟学校供职整整十载的我,到队政治处报到上班。当时,我曾问过领导:“教书匠俺当得好好的,进机关办公楼能干啥?”慈祥的老队长黄克义笑笑说:“全院就你一个学中文专业出身的本科大学生,又发表过不少文章,来队上当党委秘书,写材料不屈才吧。”这一年9月,队机关从北院搬至南院新盖的办公楼。此刻,院内的油毡棚已基本上销声匿迹,红色的机瓦房群中,已隔三差五地新竖起三栋家属楼。

  1997年7月18日,已担任队党委委员、政治处副主任的我,由队长孙喜成委派纪委书记护送,调到许昌的另一个地勘单位任职。也就因为在地调一队办公楼供职这5年间,我才真正解读了这支全国“功勋地质队”伍的名不虚传,真正感悟出“筚路蓝缕,以启矿山”的深刻内涵。是地调一队在全局率先唱响“勘查开发一体化”的高亢旋律,接着便有了嵩县庙岭金矿的一声炮响、洛宁吉家洼金矿的逢山开路、嵩县萑香洼金矿的遇水架桥……与此同时,这个在河南地矿系统具有鲜明个性特色——以勘查找矿和矿山开发为支柱产业的地质队伍,在办公楼周边的一片空地上,又盖起出6、7、8、9号四栋家属楼……

  1998年是河南地矿局改制重组的又一个重要年份。许昌的两个地质队于年底合并,家在洛阳的我又申请回归到关林地质大院,只是到了北院的第三地质探矿队(以下简称探矿三队)任职。一晃又是十载,直到2009年我调到郑州,家依然安在南院地调一队的9号家属楼。2012年,局属地勘单位更名,地调一队改为第一地质矿产调查院(以下简称地矿一院),我仍住到2014年底才迁居郑州。这样前前后后,我在那个院里的地质生涯长达30多载,所以在我一生写过或参与编辑的书目中,与地质大院和地质队员有关的内容,足足有300万字之多。

  2022年5月27日,雄壮有力的《勘探队员之歌》再次唱响。河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与河南省煤田地质局、河南省有色金属地质矿产局及其直属单位重新组建的“一局一院一公司”(河南省地质局、河南省地质研究院、河南省豫地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在郑州举行揭牌仪式,标志着河南省地矿系统事业单位重塑性改革正式落地。2022年8月,河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一地质矿产调查院由事业单位转为企业,更名为河南省第一地质矿产调查院有限公司,隶属于河南省豫地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而在此十余年内的地矿一院,又经历了三任(队)院长,办公楼也从昔日的地质大院,迁至洛阳新区地矿大厦。期间已于风雨泥泞中跋涉向灿烂辉煌的地矿一院,老基地的家属楼已建至15号,新区也建成了一栋32层的家属楼和一栋26层的家属楼。

  1995年,我曾参与地调一队首部(混合体)队志的编纂。今天重回“原点单位”,策划新一轮(编年体)院志的方案。步入昂然矗立的地矿大厦,举目一片青春阳光的面孔之际,一种人面桃花、恍若隔世的迷离,在我脑海中油然而生。这支地质勘查劲旅的前身,最初为1957年由河南省地质局组成的栾川地质队,1958年改名为豫〇一队,1971年再改为地质三队,1980年又分为第一地质调查队(地调一队)和第三地质探矿队(探矿三队)。同年曾被国家地矿部授予“功勋地质队”称号,1991年被国家人事部、国家计委、全国总工会以及原地矿部命名为“全国地质勘查功勋单位”。之后42年,又从地调一队到地矿一院,再到如今河南省豫地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下属的第一地质矿产调查院有限公司。六七十载披荆斩棘开山拓野,六七十载踔厉奋发笃行不怠,发现各类矿产40余种,探明以栾川三道庄、南泥湖钨矿为代表的大型矿床5个,以洛宁上宫、小秦岭金矿田为代表的大型矿床12个,其他类规模矿床(点)240余处,提交各类地质勘查成果报告千余份,潜在经济价值上万亿元……

  合合分分满天星辰,分分合合一页风云,或悲伤或喜悦或坎坷或辉煌均已成为过往。过往终将和着历史的风霜雨雪,凝为或眼泪或汗珠或水晶或金石般的琥珀埋入地质年代,只有从现存文字中寻觅那踏石留印的蝌蚪痕迹了!

  以文化人,凝结心灵;以志通心,守正创新。法国最杰出的启蒙活动家、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郎贾罗曾说:“生活的意义在于美好,在于向往目标的力量。当我们告别人生的时候,在时间的沙滩上留下自己的脚印。”走过的岁月,河南省地矿局地矿一院微笑向阳,没有蹉跎;未来的岁月,我愿捧出一朵素雅的百合,祝福改制重组后的第一地质矿产调查院有限公司从容安暖!

  山高水长,根深叶茂;山河寻影,星海追光。回首往事,我们似乎都沉浸于大千如幻、惊鸿一瞥的梦乡,于是在微醺之际,便有了《回到那年》的沧桑歌喉:

  那年,是哪年

  那年,是一张褪色的照片

  那年,是哪年

  那年,总是魂绕梦牵……

  走得累了,让青春回家看看吧

  走得久了,让时光倒流一次吧

  ……

  (作者简介:宋宏建,著有散文集《敝帚扫叶》《雪泥鸿爪》《子夜捻香》,小说集《凉拌人生》《地质队队长》,长篇小说《流年青词》等。曾获“中华宝石文学杰出新人奖”、“第四届文学提名奖”、《小说选刊》首届小说笔会中篇小说奖、“昭通杯·首届全国国土资源题材小说大赛奖”等省市级奖百余项。)

分享到微信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评论

已有0条评论

0/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