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高质量地学教育赋能矿业新质生产力发展
◎ 王珩 黄志炜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明确指出,“完善战略性矿产资源探产供储销统筹和衔接体系”,对新时代新征程地矿行业高质量发展作出了明确部署,也为发展矿业新质生产力指明了方向。
在当今全球经济一体化与科技进步的背景下,地矿行业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随着全球对矿产资源需求的增长和开发利用技术的不断进步,传统的劳动密集型模式已无法满足当前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地矿行业高质量转型迫切需要培育和发展矿业新质生产力。地矿行业高质量发展面临着科技创新、绿色可持续发展和体制机制创新等多方面挑战,需要推进包括劳动者、劳动对象、劳动资料等矿产勘查要素的系统集成和优化跃升。
一、地矿行业高质量发展面临的新挑战
(一)科技创新
当前,我国矿产资源对外依存度仍然较高,浅部矿产资源勘探开发潜力有限,向深部要资源能源,是提高资源储备、缓解资源能源紧缺压力、保障国家资源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迫切需要不断加强对地球深部地质构造、成矿机理等重大基础性理论问题的研究,为深部找矿提供理论支撑和指导。
在生产实践中,企业逐步引入无人机勘探、智能采矿机器人等高科技装备,着力提高开采效率,降低安全风险;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建立数字化矿山模型,分析优化采矿计划,力求实现从勘探到开采全过程的精准管理。这些应用场景对技术创新提出了新的要求,地矿工作者不仅要掌握传统地学专业知识,还要具备计算机、自动化等跨学科技能,以满足产业科技创新的新要求。
(二)绿色可持续发展
随着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持续深入,地矿行业绿色可持续发展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要转变发展思路,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加强前期生态评估,通过尾矿资源化利用技术、废水循环处理以及生态修复等技术手段,力求在生产过程中减少环境污染,实现资源的高效循环利用。
通过改进低能耗、低排放的生产工艺,加强对矿区周边生态的监测与保护,努力实现从“被动治理”向“主动预防”转变。因此,环境科学、生态学等领域的专业人才和科学研究成为地矿行业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三)市场体制机制
矿产勘查是一种高风险生产经营活动,具有较高的成本投入和较长的回报周期,不仅受地质、技术等方面的影响,而且受经济、政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推进形成政策稳定、可以预期的矿业市场环境,对于矿业持续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由于矿产资源在经济上的稀缺性和在地质上的不均衡性,需要投融资机构的资金支持以及地学院校、科研机构的科技支撑,要通过合理的政策设计,理清多方合作过程中的责任、风险、效益边界,引导行业企业、科研院所和投融资机构协调配合、分工协作,调动各方积极性。
二、高质量地学教育赋能矿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路径
科技创新靠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高质量地学教育既是赋能矿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一环,也是地矿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持久动力。新形势下,地学教育要聚焦国家矿业发展战略,遵循地矿行业和教育自身规律,在理念变革、内容更新、模式升级等方面统筹谋划和系统推进,在高水平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方面发挥龙头作用,服务支撑地矿行业高质量发展。
(一)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为矿业新质生产力发展注入源头活水
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最具决定意义的因素。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大量拥有较高科技文化素质、具备综合运用各类前沿技术能力、熟练掌握各种新型生产工具的新型人才。地学教育要面向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这一目标,把培养满足地矿行业发展需求的拔尖创新人才作为重心,持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为矿业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人才保障。要坚守教育“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和使命,通过课程思政、思政课程以及日常思政,弘扬“爱国奉献、开拓创新、艰苦奋斗”优良传统,传承李四光精神、“三光荣”精神等优秀地质文化,着力培养地学人才爱党报国、敬业奉献的家国情怀。强化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加强优质教育教学资源体系及链条的重塑,创新学科交叉融合、知识复合的培养模式,紧盯学术前沿和行业发展动向,修订培养方案、构建核心课程、编制高质量教材,在传统地学知识的基础上,增加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方向课程,增强学生驾驭未来新兴领域,引领矿业智能化、绿色化可持续发展的综合能力,培养集研究、生产与管理于一体的高素质人才。积极探索各类特色鲜明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整合科研、学术、人才资源,围绕“人的发展”迭代创新,实现从“教”到“学”的重心转移,注重培养地学人才的科学精神、创新能力和批判性思维,源源不断打造新型劳动者队伍,为矿业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高水平人才。
(二)聚焦关键核心问题,为矿业新质生产力发展增添创新动能
劳动资料特别是生产工具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客观尺度。科学技术只有转化为先进的生产新动能,才能形成现实的生产力。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推动矿业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要发挥科技创新的重大作用,实现基础理论和前沿技术的重大突破。地学类行业特色高校要充分发挥科研能力、创新优势和人才优势,把抢占科技前沿制高点当作重要任务,不断增强科技创新成果对地矿行业发展的直接贡献度与生产促进力。要关注国际科技竞争向基础前沿领域迁移的新特点,集中优势力量有组织地推进战略导向的体系化基础研究、前沿导向的探索性基础研究、市场导向的应用性基础研究,不断强化地学基础理论对矿业科技创新的支撑作用。要聚焦国家战略需求,围绕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深地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等重大项目,瞄准关键核心技术特别是“卡脖子”问题加快攻关,加强战略性矿产和关键矿产勘查,有力保障国家能源安全。要努力支撑产业转型升级,在地质矿产调查评价、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矿山生态修复、绿色矿山建设、智能化装备开发等方面,着力打造一流的规模生产力、绿色生产力、数智生产力和产品生产力,加快形成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主攻方向和发展路径,将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范围扩展至深空、深海、深地资源,开辟生产活动新领域新赛道,为矿业新质生产力发展夯实物质基础,增添创新动能。
(三)强化产教融合机制,为矿业新质生产力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无论是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等生产力的基本要素,还是科学技术、管理、知识和数据等非实体要素,都是生产力形成过程中不可或缺的要素,创新需要这些要素在特定场景下进行组合。在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浪潮中,学校对知识的垄断已不复存在,创新涌现的场景不再囿于学校的课堂,而是发生在教育与产业的碰撞交融中。适应矿业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要推动组织形态变革调整,不断提升生产力要素组合协同效率,进一步加强产学研的深度融合和品质升级。要以产业需求为导向,建立和完善适应地矿行业发展要求的知识传授和技能培训体系,通过校企共建联合培养基地等模式,将学生放到“卡脖子”工程和项目中培养,围绕地矿行业发展培养一批既掌握专业理论知识,又了解行业运转规律的复合型人才,形成产学研深度融合、完整连续的人才培养新体系。产业是生产力的载体,科技成果只有产业化才能成为社会生产力。要打通高校、企业、科研院所的“边界”,联合建立创新研究中心和实验室等平台,依托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协同共享和高效利用,推动生产组织方式向平台化、网络化和生态化转型,打造广泛参与、资源共享、精准匹配、紧密协作的矿业产业生态圈,推动科研成果在具体产业和产业链上转化和应用,提高科研成果的转化率,加速全产业链的价值协同和价值共创,培育新型生产组织形式,促进教育链、产业链、人才链、政策链和资金链深度融合,为矿业新质生产力发展营造良好的创新生态。
[作者单位: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评论
已有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