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正文

又见万顷芦花白

中国矿业报 0评论 2024-10-11

  ◎  徐  燕

  如果不是梧桐树叶摇落,月色明净如水,或许我不会想起北疆戈壁滩上肆意生长的芦苇,想起又到了深秋,又到了一年团圆时。

  在深秋一夜就会变白的芦苇穗,随风翻滚的金黄色苇叶,曾经是年少时的我眼中最美的秋景。

  说起芦苇,大部分人会认为它是生长于水中的植物,从几乎人人都会吟唱的“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人们知道了芦苇那充满诗意的名字——蒹葭,也找到了它是水生植物的依据。但是人们却不知道,在北疆的戈壁滩、盐碱地同样摇曳着芦苇。

  芦苇全身都是宝。每到春天,芦苇就会悄悄抽出嫩芽,人们称之为“芦笋”。将采摘回来的芦苇笋去壳之后,焯水煮熟,就可以用来炒肉,吃起来清脆爽口。芦苇的根、叶还可以入药,有清热生津、除烦止呕之功。芦苇秆可以用来造纸、编芦席,芦苇花穗则用来制作扫帚,可以说用处多多。

  记得高中时,春风一吹,冰雪消融,学校会组织我们去郊外勤工俭学,主要活动就是挖芦苇根。芦芽开始钻出淤泥,雪白的芦苇根在土中盘根错节,要用双手去抠。芦苇根细细的,用清水洗净,咬一口,那种甜味格外清爽,沁人心脾。当着老师的面,我们是不敢吃的,只能偷偷地尝一尝。

  到了夏季,在一望无垠的戈壁滩上,绿意葱茏的芦苇迎风摇曳,肆意生长,宛如翻滚的碧涛。各种叫不出名字的鸟儿在其间自由翩跹,鸟鸣悠长,只闻其声,却不能近前。人们会采芦苇叶,用来包粽子。记得有一年端午节恰逢周末,因为家远,我没有回家。正在思家之际,好朋友从家里专程给住校的我送来几个粽子,那是我第一次吃粽子,也是我吃过的最好吃的粽子,唇齿间的清香令我终生难忘,朋友和家人的善良让我感念至今。

  到了吟唱“川原秋色静,芦苇晚风鸣”的时候,芦苇陆续开始抽出花穗,那花穗像雪一样白,像少女一样俏皮、秀美。

  但是我要告诉你的,却是十八岁那年中秋看到的芦苇。高中时,每年9月中旬,学校都会组织我们开展为期一个月的勤工俭学——摘棉花。每天我们早早随着老师来到棉花地,开始一天的劳动。傍晚收工时,我们拖着疲惫的身体三五一群回去,天空时有鸿雁排队飞过,在乡间的路旁,金黄色的芦苇随风摇摆,绵延绽放,构成一幅纯美的生态画卷。在如水的月色下,芦苇长长的身影显得格外温柔。在微风吹拂下,苇叶沙沙作响,仿佛在交谈什么。我和同学们吃着月饼,唱着歌,不知今夕何夕,也不知愁为何物,这是我记忆中最美的秋景,我的笔名”丛苇“便由此而来。年复一年,秋景依旧,却少了一群无忧的少年,以及看风景的人。

  北疆的芦苇旖旎,不仅长在绿洲的盐碱地上,长在水渠边,还长在游子的梦里,长在思乡的心里。

  (作者简介:徐燕,笔名丛苇,中国地质作家协会会员、湖北诗词学会会员,现任职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逸夫博物馆。)

分享到微信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评论

已有0条评论

0/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