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矿院校以美育人的路径探析
◎ 屠傲凌
美育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内容,是陶冶情操、温润心灵、激发创新创造活力的重要渠道,更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内在需求。地矿院校具有丰富的美育资源,针对大学生开展美育教育,是顺应地质事业文化建设的内在需要。地矿院校开展美育工作,笔者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了深入思考。
办学规划重视美
美育工作受到高度重视。近年来,高校大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其中美育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大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成为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地矿院校要积极满足高素质人才培养的需求,大力开展美育工作。地矿院校的美育工作,要以美育教学改革深化、教师美育素养提升、艺术实践活动普及、校园美育文化营造、美育评价机制优化、乡村美育提质发展、美育智慧教育赋能、社会美育资源整合等多维路径,构建全时空美育浸润场域,推动形成全覆盖、多样化、高质量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美育体系。
做好美育规划和“路线图”。地矿院校要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及相关文件精神,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融入美育全过程,把新时代美育思想和美育理念贯彻“三全育人”全过程,形成高度重视美育工作的浓厚氛围。地矿院校要成立学校层面的美育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开展美育工作,结合新时代美育工作的重点要点,将美育工作纳入学校整体发展规划,做好美育工作的规划和“路线”图,推进美育整体规划与实施,着力提升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课堂教学传授美
着力搭建优质美育课程体系。地矿院校普遍存在“地矿学科特色鲜明突出,而美学、艺术学专业相对薄弱”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要以提升大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为目标,以美育教育与艺术学科融合为重点,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和艺术经典教育为主要内容,围绕艺术史论、艺术批评、艺术鉴赏、艺术实践,着力打造美育课程体系,推动音乐、美术、书法、舞蹈、戏剧、戏曲、影视等公共艺术课程高质量建设。以数字技术赋能学校美育,依托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等,开发优质美育数字教育资源,持续更新上线美育精品课程和教学成果,建设美育通识教育MOOC课程,面向全体学生强化普及美育。
形成独具地矿特色的美育课程。地矿院校要深入挖掘地矿学科中的美育资源,与地矿知识相结合,形成独有的美育课程模式。开设地质美学课程,引导学生在欣赏地质景观、矿物晶体等自然美的同时,充分认识其科学价值和艺术价值;开设地质文化景观、地质文创设计等课程,让大学生在艺术实践中提升审美能力;开设地质摄影课程,让学生学习如何通过摄影技术捕捉和记录地质现象的美,培养地质美学素养。与野外实践教学相结合,在山河“熔炉”中,学习地质知识,强健体魄,深刻感受祖国的辽阔与壮美,激发大学生对祖国的热爱,涵养家国情怀。
实践育人践行美
开展形式多样的美育实践活动。地矿院校要以形式多样的美育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和水平;大力推广覆盖面、参与度高的合唱、合奏、情景剧、艺术实践工作坊等形式的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审美体验中重塑自我,吸收艺术精华;建设美育教学工作室,提供美育学术交流平台,打造参与艺术创作和实践的基地,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加强高水平艺术团学生组织建设,加大从非艺术类学生中选拔艺术团成员的力度,形成面向人人的美育实践育人机制。
整合校内外资源开展美育实践。地矿院校要重视各级博物馆、图书馆、美术馆、文化馆、音乐厅、剧场等公共文化场馆,将其作为美育的重要实践平台,定期组织学生参观场馆,观看戏剧演出,让馆藏文物、艺术陈列品、优秀剧目等成为美育的丰厚资源,让大学生在美育实践中了解中华文化变迁,汲取艺术精髓,提高审美品位。地矿院校还要增强与其他院校、企业之间的交流合作,建立校外艺术实践教学基地,让美育成果互鉴成为校校、校企文化交流的纽带。此外,地矿院校要积极建设一支文艺轻骑兵队伍,参与社区、农村、矿区的文艺汇演活动,以“文艺赋美”,开辟美育实践新赛道。
校园景观展现美
科学规划校园环境,突出美育熏陶功能。《三字经》曰“昔孟母,择邻处”,可见环境具有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作用。地矿院校校园环境建设,要做到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建成“涵养育美”型的文化校园。在建筑、绿化设计上要突显地矿学科特色,注重以“地质元素”作为校园环境建设的基色,从岩石化石、资源矿产、地质年代中寻找创意,将其体现在楼宇、场馆、道路、广场、桥梁、水域等的命名上,让大学生在富有地矿特色的校园里学习生活。这样不仅让大学生有美的享受,还能受到专业熏陶,增强地矿文化认同。
打造地学文化景观推动大学精神传播。文化景观是大学精神传播的重要载体,具有美育功能和教育意义。大学文化景观所蕴含的“美”,是源于文化景观所承载的文化内涵和教育元素,既是艺术品,也是教育资源。地矿院校建设文化景观,要结合自身办学历史,充分使用地矿元素,将浓郁的地矿特色渗透在文化景观当中,增强大学生对于投身地矿事业的自豪感。例如,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建校70余年来,紧扣地学和行业文化特色,先后建成了化石林、地质年代走廊、地质工作者雕像、地球广场、地学大师长廊、攀登者雕塑等一批具有地质特色的文化景观,校园美育润物无声。
原创文艺塑造美
创作校园地质文化原创精品力作。新时代新征程,文艺创作作为精神文化生活的主要载体,肩负着以美培元、以美润心的使命任务。地矿院校应当立足学科特色,鼓励师生以讴歌祖国、讴歌新时代,反映学校改革发展成就为主线,寻找科学家精神、地质报国情怀与艺术创作的契合点,以文学、美术、音乐、话剧、影视等多种形式,创作接地气、传得开、留得下的原创校园文艺精品。地矿院校要设立文化艺术精品专项工作经费,资助文化精品出版、交流研讨、艺术展演,扩大作品的影响力和辐射力,让校园原创文艺精品成为凝聚师生干事创业精气神的源头活水,以艺术独有的感染力浸润学生心灵。
推出新时代地矿事业文艺精品。当前,文艺就是要描新时代的精神图谱,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时代明德。地矿院校要将事业发展与中国地质事业的发展相结合,深入挖掘新时代地质文化精神内涵和时代价值。以编写地质工作纪事、新时代地质优良传统读本等形式,讲述地质故事,以绘制地质报国、矿山修复、生态保护等图文绘本,同摄影、视频、书法、诗歌等多种形式,推出有温度的地质文艺精品,为奋战在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中的地质工作者积聚力量、鼓舞士气、提振信心,学生经美育浸润后深切感受地质工作者的奉献精神和家国情怀,从而心怀国之大者。
【作者单位: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评论
已有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