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快讯 | 健康地质调查项目助推海南昌江特色产业发展
《中国地质调查成果快讯》近日公布了“海南昌江健康地质调查试点项目”取得的主要成果。
海南昌江健康地质调查试点项目是典型地区健康地质调查二级项目,主要围绕岩、土、水、气、生、光、温等多介质开展健康地质调查工作,在石碌镇和七叉镇进行多维度调查取样。项目组通过采集调查区表层土壤、根系土及农作物、地表水、饮用水、岩石、大气颗粒物及沉降样品200余件,完成人群健康问卷调查60份,完成调查面积约119.5平方千米。同时,项目组与昌江县自然资源与规划局、昌江县卫健委、昌江县气象局密切合作,获取了昌江县调查区土地利用现状与规划、人群卫生健康、气候气象等数据信息,用于健康地质评价。
健康地质工作采用地质调查手段,通过健康地质综合评价监测和区划,科学引导优质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打造健康地质乡村,使特色健康产业成为助力区域生态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助力乡村振兴和高质量发展。
一是发现优质饮用水资源调查共采集饮用水样品30件,其中石碌镇20件、七叉镇10件,涉及2镇25村。项目组通过参考评价发现,偏硅酸饮用水7处,富锶饮用水5处,富锌饮用水1处;饮用水包含山泉水和地下水;石碌镇鸡实村、七叉镇乙在村、大仍村、乙洞村4处同时满足偏硅酸和富锶饮用水标准,属偏硅酸-锶型饮用水。研究区属于近代火山活动带,断裂构造发育,区域内含水层以致密的变质岩及印支晚期花岗岩为主,初步判断为调查区优质饮用水中偏硅酸和锶的主要来源。
二是发现营村存在富硒土壤。农田土壤硒的富硒率高达63%;除去橡胶林地等,农田土壤富硒率为46.7%,且其它土壤环境指标均未超标。石碌镇和七叉镇水稻Se含量在30~280微克/千克之间,富硒稻谷达90%,石碌镇牙营村稻米中Se含量高达280微克/千克,且其它检测指标均在食品安全限值以内。尽管花岗岩地区表层土壤硒含量差异较大,但受蒸腾作用影响,部分土壤理化指标会产生表聚现象,使土壤和作物Se含量升高。
三是发现优质的地质环境昌江石碌镇、七叉镇区域是海南省地质构造最为复杂的地区之一,不同时代地层出露齐全,是五指山地层小区的缩影。石碌铁矿的露天采场、石碌水库韧性剪切带的构造景观、保梅岭原始森林、加里东晚期非造山花岗岩地质景观等均是天然的旅游地质资源。区域地质和生态地质评价结果显示,研究区区域地壳稳定,地质灾害点全部为小型;地表放射性辐射水平低,238U、232Th、40K比活度平均值均显著低于全国和世界平均值。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行业标准气候资源评价气候宜居城镇》(QX/T570-2020)计算评价显示,昌江有良好的气候条件。全年舒适月份达9个月;负氧离子平均浓度高,大部分地区均在1500个/立方厘米~2800个/立方厘米;太阳辐射强度约130千卡/平方厘米;调查区极端天气发生率低;空气质量优良,优良天数360天以上,全年未出现中度污染以上情况。 (盖楠)
评论
已有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