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说 | 一厘米
◎ 李树坤
王铁柱的矿灯在巷道里划出一道焦躁的弧线,安全帽檐上还积着昨夜暴雨渗进来的泥浆。他两眼紧盯着传送带下方那截拇指粗的钢缆,喉结一上一下滚动着。沉默许久,他把卷尺塞回工具包。
“师傅,到换班前咱们肯定能调整好!”一旁的徒弟小顺子抹了把汗,歪戴着的安全帽边上露出半截黄毛。
见师傅没吭声,他扯着嗓子喊道:“师傅,这一厘米间距可以了, 能发生什么大事儿。”
巷道顶板滴下来的水珠顺着王铁柱的脖颈滑进脊梁沟里,他浑然不觉。这时候,他想起了安检科新来的大学生李岩上周贴出来的整改单,那张印着红戳的纸现在还揣在他裤兜里,边角已经被汗水浸成了波浪状。
“柱子,快来,三号掌子面透水了!”道深处突然传来老班长嘶哑的吆喝。
铁柱像触电一样弹跳起来,工具包甩在钢架上,顿时叮当乱响。正要迈步冲出去时,突然身上的安全绳拉住了他的后腰。李岩不知什么时候冒出来的,高度近视镜片在矿灯照射下泛着冷光。
“老王师傅,这钢缆间距超标可属于重大隐患。”年轻人绷着脸,握着检测仪的手指发白。他接着说:“上周通知的整改期限马上到了。”
“你刚才没听见老班长说三号掌子面透水了吗?”铁柱用力扯着安全绳,巷道里本来就很潮湿的空气突然变得异常紧张。
“井下二十三号人都指望着传送带!去年西山那场矿难不就是毁在传送带断裂上吗?差一厘米足够让钢缆脱轨,到时候……”李岩的声音陡然拔高。
“到时候啥,出了事儿我担着。”没等李岩说完,铁柱咔嚓一声,用随身携带的液压钳把安全绳剪断。黑暗中,传来一阵阵矿工疾速跑动的脚步声。
三号掌子面的积水已漫过脚踝,老班长正带人垒沙袋。铁柱蹚水过去时,听见头顶岩层发出老牛反刍般的怪响。他刚要摸顶板探测仪,巷道内突然剧烈震颤,积水哗地掀起浪头。
“顶板来压,大家快散开。”老班长的吼叫淹没在轰鸣声中。
铁柱被猛烈的水流冲得撞上钢架,就在安全帽被磕飞的瞬间,他看见传送带钢缆像蛇一样弹起。二十三米,这是他能快速计算出的钢缆横扫半径,徒弟小顺子就在这个扇形区域里。
“小顺子注意。”铁柱大声喊着,但在矿井里的水流声音和机器隆隆声里,小顺子根本就听不到。
预想中的剧痛没有发生。当铁柱睁开眼时,发现李岩用整个身体压着失控的钢缆,身上的安全绳在钢架上绕了三圈,年轻人胳膊上的血染红了工装上的工号牌。
“王师傅,快,快,赶快带人撤离。”李岩的声音大且坚定有力。传送带发出垂死的呻吟,那截要命的钢缆距小顺子后脑仅有半掌宽。
后来,在矿区月安全生产通报会上播放的这段监控视频,成了全员安全培训教材。视频里,当顶板压力传导至传送带时,是超标的钢缆间距引发了连锁反应,在王铁柱检修前,李岩提前布置的应急锁扣装置在最后关头发挥了作用。
暴雨夜,铁柱带着小顺子蹲在维修车间改制钢缆间距。李岩吊着打了石膏的胳膊过来时,他正用游标卡尺量第五遍。
“还差0.5毫米。”铁柱闷声说,砂轮飞速旋转溅起的火星,落在他新长出来的白发间。
晨光爬上井架时,新改造的传送带正在试运行。铁柱看着完全符合标准的钢缆间距,忽然把卷尺塞给徒弟,说:“去测测井下所有的驱动轮。”等小顺子摸着刚剃短的寸头跑远后,他转头对李岩眨眨眼:“听说你在搞AI预警系统,能对安全隐患进行全面技术检测,啥时候带我这个老顽固见识见识?”
春雨落在矿区新栽的香樟树上,井口电子屏闪着幽蓝的光。安全生产倒计时牌又翻过新的一页,数字在晨曦中跳动:3651天。
评论
已有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