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正文

在城市里“开荒”

中国矿业报 评论 2025-02-21

  ◎  张国鑫

  在我们小区的东侧,有一处变电站,院内房子不大,空地不少,布满了建筑砂砾和杂草,两个年轻的工作人员也懒得打理,窄窄的一条水泥小道成了他们进进出出的必行之路。

  父亲虽然上班很清闲,可他却是一个闲不住的人。两个月前,父亲的单位需要变压设备,父亲来到了变电站,突然就发现了“新大陆”——这么好的地方被荒废,太可惜了。晚上,父亲拿着两条烟又来到变电站,和两个小伙子联络感情。两个小伙子听后笑着对父亲说:“大叔,您把院子平整干净了,种上几垄菜,也是对我们变电站的环境进行了改造,这可是两全其美的事呀。我们有工作纪律,可不能收您的烟,到时候我们免费吃一些您的蔬菜就行了。”没想到两个小伙子不仅没要烟,还这么通情达理,这让父亲很感激,于是握着两个小伙子的手说:“好,好,免费吃,一定让你们免费吃!”

  父亲是个急性子的人,第二天中午下班回家,就急忙找好干活工具,来到了变电站。父亲还是个细心的人,不管多大的土地面积,他都要丈量一下,所以他的背包里永远都装着盒尺,量一量,测一测,对每寸土地都要做到心里有数。经过父亲的测量,这块空地足足有110多平方米,这要是在十多年前已经是一个家庭才能分到的蔬菜地了。这样的“宝地”被发现,而且还能顺畅地“接收”,父亲心里真的像是吃了蜂蜜一样,好几天都让他兴奋不已,连声感慨。

  变电站是建设在肥沃土地上的,可是经过一段时间的建房改造,院子里的建筑砂砾和水泥凝结块比比皆是。最让父亲意想不到的是,这些建筑垃圾填埋有一米多深,本想着一个人用不了几天就可以平整完好的,可现在时间紧任务重,不得不动用家庭的力量了。于是,我和母亲利用下班和周末时间,都参加了平整土地的“大会战”。

  父亲用镐头挖,我用铁锨铲,母亲用电动三轮车拉,干累了,我们交替着进行劳作。经过全家二十多天的艰苦奋战,一百多平方米的土地上,我们挖走了二百多车的建筑垃圾。

  建筑垃圾虽然被拉走了,但是院子里被挖得坑坑洼洼,还得填补上好土才行。可是附近没有耕地,用土还得到五里外的村子去拉,这可难不倒机智的父亲。他提议让母亲用电动三轮车拉,让我用汽车拉。我瞪大眼睛问父亲:“老爸,轿车怎么拉土呀,难不成要把车后座拆下来?”父亲笑着说:“闺女,用几个塑料工具箱装上土放在后备箱里,不就行了。”就这样,又经过全家十几天夜以继日的苦干,二百多车的好土终于填平了整个院子。

  城里的一片田,父亲的一片心。又经七八天的规划设计、平整细化,父亲的“造田计划”初具规模。我和母亲再去参观的时候,小院子不再是那片狼藉,而是被改造得整整齐齐、方方正正、规规矩矩。一个多月的辛勤汗水和努力终于让父亲拥有了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这让他很自豪,也很骄傲。

  现在正是明媚的春天,父亲开始购买种子、耕耘土地、播撒希望,我们等待着收获的那一天。

  (作者单位:北京市顺义区仁和镇规划测绘设计所)

分享到微信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评论

已有条评论

0/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