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打造战略性矿产产地储备基地
中国矿业报
评论
2025-02-27
青海省自然资源厅近日称,该厅积极落实构建国家战略性矿产储备体系的要求,针对因技术、经济、生态环境等因素暂不宜开发利用且资源潜力巨大的大中型矿产地集中区,主要突出3项举措,率先在青海省祁连、青南开展战略性矿产资源产地储备基地建设。
构建储备基地评价技术体系。该厅从储备基地已查明矿产资源、潜在矿产资源、预测矿产资源等3个方面构建了矿产地储备、勘查区储备、潜力区储备相结合的战略性矿产资源储备基地评价技术体系,首批设立7处战略性矿产资源产地储备基地。
明确储备基地评估指标。该厅从资源、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4个方面明确了储备基地评估指标要素,采用评价系数法对产地储备基地进行了定性、定量综合评价。
核实可储备资源,摸清资源潜力。该厅按照储备基地评价技术体系,针对资源禀赋特征、开发利用条件、生态功能区位等核心要素,从矿业权现状、地质工作程度、矿床基本特征、储备资源情况、加工技术性能、开采技术条件、经济技术评价、进一步勘查工作建议等方面,开展储备基地可储备资源分析,矿产资源可供性、资源保障程度以及环境影响分析研究,核实了可储备资源,摸清了资源潜力,提升了矿产资源战略储备能力,为全面推进矿产资源储备地建设贡献了青海力量。 (康维海)
评论
已有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