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正文

贵州构建“6+3”主导产业体系

中国矿业报 评论 2025-03-11

  贵州构建“6+3”主导产业体系

  确定矿产资源精深加工基地等6大主导产业和3个特色优势产业

  ◎  首席记者 王琼杰

       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贵州省委副书记、省长李炳军表示,贵州确定了矿产资源精深加工基地、新能源动力电池材料及材料研发生产基地、新型综合能源基地等6大主导产业和3个特色优势产业,最终形成了“6+3”的主导产业体系。

  据悉,煤炭资源是贵州省一大优势,这几年贵州省煤炭产业发展迅猛,煤矿规模化、智能化迈出了实质性步伐,能源集团组建运营,建成投产40处井工煤矿以及渝南、鑫达露天煤矿。2023年,贵州省原煤产量比上年同比增长12.3%,而2024年贵州省原煤产量1.53亿吨,比2023年同比增长10.8%,创出“十四五”以来最高记录,继传统的煤炭大省内蒙古、山西、陕西和新兴的产煤大省新疆之后,稳坐全国煤炭产量“第五把交椅”和西南地区“头把交椅”。

  在我国南方地区,贵州省煤炭资源最为丰富。李炳军认为,要促进煤炭产业转型升级,构建新的产业体系,就必须要延伸产业链,在煤化工上做文章。他举例说,煤炭在炼焦过程中产生大量的煤焦油,同时伴生氢气。沿着煤焦油这条路线,通过提取或制取多种原料,用于纺织、服装、电子、汽车、建筑等多个行业,形成一个大的产业链。而氢能则可以作为能源来使用,也可做合成氨化肥。通过矿产资源优势,可以把传统产业的产业链拉长,提升整个传统产业的附加值。

  除了煤炭,贵州省磷矿资源也非常丰富。过去,磷矿主要是用做化肥,因为要保农业生产,磷矿的总体价格偏低,磷矿开采及加工企业效益不好。李炳军认为,要在保证磷肥生产、满足国家粮食生产需求的基础上,对磷矿的开发利用也应该拓展一些新的领域。

  李炳军介绍称,最近几年,新能源汽车发展比较好,对电池材料需求随之增加,而磷酸铁锂电池的制造需要磷矿资源,贵州省利用丰富的磷矿资源发展电池材料产业,生产铅酸电池。资源是贵州省的发展优势,只有把这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延长产业链,进行“富矿精开”,把资源用好,才能抢占现代化产业发展的高地。

  李炳军表示,贵州省矿产资源富集,生态环境优良,旅游资源多彩,人力资源丰富,再加上大数据人工智能的赋能,对贵州的发展充满信心。

分享到微信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评论

已有条评论

0/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