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正文

舟山野外站首批开放基金资助项目通过验收

中国矿业报 评论 2025-03-12

  推动长江口-杭州湾-舟山群岛海域灾害监测与预警研究

  舟山野外站首批开放基金资助项目通过验收

  近日,中国地质调查局舟山海洋地质灾害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以下简称“舟山野外站”)开放基金项目验收会在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举行。来自全国20余家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业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对17项开放基金项目成果进行总结评审。经专家组综合评议,舟山野外站首批开放基金资助项目均顺利通过验收并取得丰硕成果。

  会议聚焦海洋地质灾害防灾减灾,集中展示了开放基金项目在海底滑坡多尺度动力学机制与灾害效应研究、浅层气形成机制及其地质灾害效应综合研究、海洋甲烷高精度检测技术研发与应用等方面取得的创新成果。验收专家表示,开放基金有效汇聚了全国优势科研力量,推动了浙江舟山海域地质灾害机理研究和技术攻关。项目成果不仅提升了野外站的学术影响力,更为海岸带工程安全、减灾防灾提供了重要科技支撑。

  舟山野外站作为我国首个以海洋地质灾害为核心观测对象的国家级野外站,长期致力于长江口-杭州湾-舟山群岛海域灾害监测与预警研究。2022年,舟山野外站首次设立开放基金,共收到浙江大学、同济大学、中国科学院等国内顶尖团队的27项课题申请,最终立项17项,资助总经费140万元。通过开放基金机制,该站持续深化与高校、企业的合作,形成了多学科交叉、产学研联动的创新格局,有效推动了数据共享与技术转化,助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下一步,舟山野外站将进一步优化开放基金布局,拓展国际合作网络,为构建海洋地质灾害防控体系、服务海洋经济发展贡献科技力量。 (段晓勇)

分享到微信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评论

已有条评论

0/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