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中心潮汕海岸带碳循环研究取得进展
中国矿业报
评论
2025-03-14
近期,中国地质调查局海口海洋地质调查中心海岸带生态环境研究团队以粤东区域潮汕海岸带为研究区域,从红树林植被群落、环境要素和威胁因素三个方面对潮汕海岸带红树林生态系统进行分析,取得多项成果。
据了解,在热带和亚热带滨海湿地中,红树林生态系统因其复杂根系结构和独特生态功能,而在全球碳循环中扮演着关键角色。
研究团队分别计算了粤东区域潮汕海岸带红树林生态系统的土壤碳储量和植被碳储量,实现了对红树林生态系统总碳储量的评估,还厘清了生源要素碳在沉积/岩石-生物-水界面间的源/汇途径,定量刻画了食物网营养结构,评估了水-生物-沉积圈层中的多源碳储及其碳汇潜力。
研究结果显示,潮汕海岸带红树林生态系统中大部分动物的营养级集中在2~3级,显示出生态位重叠的现象,消费者摄食质量差,导致生物体内的碳氮元素同化率较低。由于红树林植被根系相对发达,其周围沉积物中的粘土占比大,这些较细组分能形成更稳定的有机-无机复合体,从而增强了固碳能力。然而,研究区域面临着海洋垃圾污染等环境问题,可能对红树林的自然生长和生存造成不利影响。
相关研究成果已在《海洋通报》《海洋与湖沼》等中文核心期刊发表。该研究挖掘了该区域红树林碳源/汇的规律,为我国海岸带生态系统碳储量核算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李思政)
评论
已有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