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地质大队实现肓区找热新突破
闽南地质大队实现肓区找热新突破
三个钻孔成功探测到高水温、大水量地下热水资源
近日,福建省闽南地质大队实施的漳州市芗城区地热田地热资源可行性勘查项目传来喜讯,其施工的3个地热钻孔的水温和涌水量均超预期。
该项目区域位于漳州古城周边,地处商贸繁华的城市中心区,是历史建筑、传统文化集中的老城区,文化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在地热田原中心区外围施工的ZK2孔,孔深287米,为自喷地热井,孔口水汽混合温度102℃,井喷水柱高度约20米,水汽高达30余米,喷水量约300立方米/天。这是该区域首次揭露到中温地热资源,标志着漳州市芗城区地热田中心区范围往东南方向扩大。
在地热“盲区”施工的ZK3孔,孔深300.38米,孔底温度102.6℃,实现了“盲区找热新突破”。
在地热田“边缘”施工的ZK1孔,孔深233米,初步估计涌水量约1500立方米/天,水温和涌水量均超过周边现有的地热钻孔。经预估,漳州市芗城区整个地热田可开采总量将大于5000立方米/天,水温约65℃-70℃,可为漳州古城乃至漳州市芗城区医疗保健、温泉洗浴、景观资源和旅游度假等产业转型升级注入新动力。
闽南地质大队中标该项目以来,组建精干勘查团队,经过充分研究以往地质资料和现场踏勘情况,精心编制项目实施方案,针对项目实施过程中难点、堵点问题,特邀专家进行现场指导。通过持续而细致的研究,项目组最终科学地选定了地热钻孔的施工位置,施工的3个钻孔成功探测到高水温、大水量的地下热水资源,且水质富含偏硅酸、氟等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其中偏硅酸的含量达到了理疗价值的标准。
闽南地质大队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加快推进最后一个地热钻孔施工,科学评估地热田可开采资源量,服务相关部门办理采矿许可证,为地下热水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提供数据支持和科学指导,为擦亮漳州“中国温泉之城”金字招牌,推动旅游产业和经济繁荣贡献地质力量。 (黄丽萍)
评论
已有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