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适应新形势的矿产资源管理体系
◎ 潘尔龙
矿产资源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随着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矿产资源开发利用面临着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构建新形势下的矿产资源管理体系,对于保障国家资源安全、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矿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构建采产融合的利用体系
推动矿产资源与产业融合发展,是实现矿产资源高效利用的重要途径。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3年全国矿产资源综合利用产值达到1.5万亿元,同比增长8.5%。其中,煤炭资源综合利用产值占比超过40%。以山西省为例,该省通过推进煤炭资源与电力、化工等产业融合发展,形成了煤电一体化、煤化工等产业链条。据统计,山西省煤炭资源综合利用率达到70%以上,煤炭深加工产品产值占全省工业总产值的30%以上。
要立足区域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优化矿产资源开发布局,促进矿产资源开发与下游产业协同发展。支持资源型地区延伸产业链条,发展精深加工,提高资源附加值。鼓励矿山企业向下游产业延伸,发展循环经济,实现资源高效利用。加强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的衔接,推动形成特色鲜明、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的产业格局。
构建节约集约的保护体系
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的方针,大力推进矿产资源节约集约利用。2022年,全国矿产资源开采回采率达到75%以上,选矿回收率达到80%以上,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率达到65%以上。其中,山东省矿产资源开采回采率达到85%以上,选矿回收率达到90%以上。
要加强科技创新,推广应用先进适用技术,提高矿产资源开采回采率、选矿回收率和综合利用率。要严格执行矿产资源规划,优化矿产资源开发结构,控制开发强度。要加强共伴生矿产、低品位矿产、尾矿资源的综合利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要科学建立矿产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标准,完善激励约束机制,推动矿产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
构建权益清晰的持有体系
近年来,各地推动矿业权竞争性公开出让,提高了矿业权出让收益。仅2022年,全国矿业权出让收益达到5000亿元,同比增长10%以上。据统计,内蒙古自治区矿业权出让收益同比增长15%以上。
要切实贯彻落实新修订的矿产资源法,完善矿业权管理制度。推进矿业权出让制度改革,健全矿业权竞争性出让制度,完善矿业权出让收益征收管理制度。要在实践中加强矿业权登记管理,推进矿业权证与不动产登记证“两证合一”。规范矿业权转让行为,维护矿业权人合法权益。建立健全矿业权退出机制,促进矿产资源优化配置。加强矿业权市场建设,完善矿业权交易规则,促进矿业权有序流转。
构建本质安全的监管体系
根据应急管理部数据,2024年全国矿山安全事故发生率同比下降15%以上,矿山安全标准化达标率达到80%以上。
要坚持安全发展理念,强化矿产资源开发全过程安全管理。严格矿山安全准入,加强矿山安全设计审查。要推广应用先进适用安全技术装备,提升矿山本质安全水平。以河南省为例,该省通过推广应用先进适用安全技术装备,提升了矿山本质安全水平。据统计,河南省矿山安全事故发生率同比下降20%以上。
要加强矿山安全标准化建设,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强化矿山安全监管,加大执法检查力度,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完善矿山应急救援体系,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加强矿山安全教育培训,提高从业人员安全素质。
构建绿色低碳的环境体系
根据生态环境部数据,2023年全国绿色矿山建设达标率达在70%以上,矿山生态修复面积达到100万亩以上。浙江省通过推进绿色矿山建设,推广应用绿色开采技术,减少了矿产资源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据统计,浙江省绿色矿山建设达标率在90%以上。
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推进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严格执行矿产资源开发环境影响评价制度,落实生态保护措施。推进绿色矿山建设,推广应用绿色开采技术,减少矿产资源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加强矿山生态修复,推进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治理。发展矿山循环经济,推进矿山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加强矿山环境监测,建立健全矿山环境治理恢复基金制度。
构建矿地和谐的人文体系
近年来,各地十分注重矿地和谐,以陕西省为例,该省通过建立健全矿区居民利益共享机制,让矿区群众共享资源开发收益。据统计,陕西省矿区居民人均收入同比增长10%以上。全国矿区居民人均收入同比增长8%以上,矿区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同比增长12%以上。
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促进矿产资源开发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支持资源型地区转型发展,培育接续替代产业。加强矿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矿区生产生活条件。建立健全矿区居民利益共享机制,让矿区群众共享资源开发收益。开展矿区文化联谊活动,丰富矿区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支持矿区乡村振兴,促进矿区经济社会发展。
构建全程透明的数字体系
推进矿产资源管理数字化转型,能有效提升矿山管理效能。2024年数据显示,全国矿产资源管理数字化转型投资达到100亿元以上,矿产资源管理效率提升20%以上。广东省通过建立矿产资源“一张图”管理平台,实现了矿产资源储量、开采、运输、销售、税费等全流程数字化管理,其矿产资源管理效率提升30%以上。
要建立矿产资源“一张图”管理平台,实现矿产资源储量、开采、运输、销售、税费等全流程数字化管理。要努力推进矿产资源管理数据共享,打破信息孤岛。要不断推广应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提高矿产资源管理智能化水平。与此同时,要加强矿产资源管理信息安全保护,确保数据安全。
构建部门协同的责任体系
加强矿产资源管理统筹协调,才能真正形成工作合力。以江苏省为例,该省通过加强自然资源、经信、水利、林业、应急等部门协作,健全部门联动机制,提高了矿产资源管理效率。据统计,江苏省矿产资源管理效率提升25%以上。
要明确各级政府矿产资源管理职责,落实属地管理责任。要切实加强自然资源、经信、水利、林业、应急等部门协作,健全部门联动机制。要完善矿产资源管理考核评价体系,强化考核结果运用。加强矿产资源管理队伍建设,提高管理能力和水平。还要发挥行业协会作用,促进行业自律。
构建新形势下的矿产资源管理体系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统筹谋划、整体推进。要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深化改革创新,完善制度机制,强化科技支撑,加强队伍建设,不断提高矿产资源管理能力和水平,为保障国家资源安全、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矿业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作者单位:湖北省宜昌市自然资源和城乡建设局)
评论
已有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