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正文

厅局长话找矿 | 实施整装勘查 建设资源基地

中国矿业报 评论 2025-03-28

  ◎   程知言

  江苏省是经济大省、工业大省,也是矿产资源消费大省。江苏省矿产资源种类较为丰富,已发现各类矿产135种,其中已查明资源储量的矿产78种,金红石、石榴子石、凹凸棒石黏土、地热等资源丰富。“十四五”以来,江苏省地质局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提升能源资源保障能力和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的系列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精神,全面推进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实施省级财政找矿项目56个,紧密围绕金红石、高纯石英、铜金矿三个大型资源基地建设,通过优化资源布局、强化科技创新、深化开放合作,在战略性矿产增储、清洁能源开发、境外资源拓展等方面取得一系列重大突破,锆(铪)矿、金红石等勘查成效获自然资源部高度评价。

  江苏省地质局充分发挥“主力军”作用,重点矿种取得重大突破。按照“苏南攻深找盲、增储扩产,苏北重点突破、新增资源基地”的思路,探获一批国家战略性、稀缺性矿产,潜在经济价值超百亿元。金红石资源勘查提前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找矿任务。在连云港实施省内首个厚覆盖空白区磷矿深部普查、在溧水盆地开辟了锶矿“第二找矿空间”、在宜兴新增陶土矿(紫砂)矿产地等,为区域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聚焦绿色低碳,清洁能源利用技术领先。推动能源勘查开发绿色转型,实施干热岩、中深层地热、浅层地温能梯次利用示范。在泰州兴化成功探获全国首例碳酸盐岩型干热岩资源,构建了热电联供系统方案。实施了长三角首个中高温地热高效利用示范工程、江苏省沿海地区岩溶型地热资源调查等,确定了31个远景区。创新建立地热资源高效利用的如东“小洋口模式”,实现经济效益近7亿元。深化开放合作,构建多元资源保障格局。在国内,与重点矿企深化战略合作,构建“勘探-开发-运营-贸易”全链条合作模式,共担保障能源资源安全重大使命。在境外,抢抓“一带一路”机遇,以技术输出为纽带,布局非洲、东南亚等资源富集区。强化科技赋能,创新找矿选矿技术体系。始终将科技创新作为找矿突破的核心驱动力,自主研发的深部勘查综合技术体系,攻克了覆盖区、人文干扰区深地探测难题,在国内首次成功应用于水域,预计在高淳地区提交1处中-大型多金属矿产地。加强高纯石英提纯技术攻关,新发现可提纯至4N8高纯石英原料矿,提纯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以承建的部、省级科技创新平台为载体,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等深化合作,加大航空高光谱遥感、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深穿透地球化学调查等高新技术“本土化”。2项技术成果获自然资源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下一步,江苏省地质局将因地制宜、主动作为,整合全局资源,加强科技攻关,加大勘查力度,推进央-地-企联动,千方百计找大矿、找好矿、找急需的矿。提前谋划“十五五”找矿部署,优化调整“四区”工作布局,配合编制省级实施方案。强化全局一盘棋,实施“大兵团作战”,在苏鲁超高压变质带、宁镇-宁芜成矿带等重点区域实施深部及多矿种整装勘查,打造更多标杆性成果。紧扣江苏成矿地质背景、资源禀赋特点以及经济社会发展所需,以铜、金、锆、铪、钛(金红石)、锶、铅锌、高纯石英用硅质原料等国家战略性矿产和省内特色资源为主攻方向,加大勘查投入,加快推进资源基地建设,力争取得新的找矿重大突破。深化“一带一路”沿线合作,完善境外勘查开发服务布局。围绕深地资源开发,加大成矿理论、“攻深找盲”技术研究,加快推进与云龙湖实验室产学研用合作。推广应用高精度物探、智能钻探等先进装备,推动AI地质找矿研究,打造一支“专精特新”的地质尖兵,为保障国家能源资源安全作出更大贡献,奋力书写新时代地质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江苏篇章”。

  (作者系江苏省地质局党委书记、局长)

分享到微信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评论

已有条评论

0/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