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曹家滩采煤沉陷区成农业生态园
中国矿业报
评论
2025-03-31
近年来,陕西省陕煤曹家滩矿业有限公司曹家滩煤矿矿山地质环境与土地复垦恢复治理项目秉承“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积极探索北方防沙带井工煤矿生态保护修复技术,取得显著成效。
针对陕北毛乌素沙漠地区降雨稀少、土地沙化严重的生态现状,曹家滩矿山修复项目创新采用生物与工程相结合的综合治理方法。在植被恢复方面,大量栽植沙地柏等耐旱、抗风沙的树种,累计达7万株之多;同时,种植行道树8万株,构建起护路林面积达18公顷的绿色屏障。通过生物固沙、束水归槽等技术手段,有效治理沙化土地1467公顷,显著改善了土壤质量,提高了土地的保水保肥能力。
在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效果的监管方面,项目打造矿山地质环境与土地复垦企业级监测平台。通过在矿区内精心布设103个地质环境监测点,实现了对土地复垦进程、植被恢复效果以及地质安全状况的24小时动态监测与实时预警预报。这一平台的建立,犹如为矿区生态修复工作装上了“智慧大脑”。
在推动产业融合发展方面,项目业主与当地政府通过整合土地资源,建设了“千亩粮田、千亩药园、万亩林草”的农业生态示范园。在粮田建设中,运用现代化农业技术,改良土壤,优化灌溉系统,实现了粮食产量的稳步增长,矿区玉米产量从过去的每亩400余公斤提升至如今的600公斤~800公斤,为保障区域粮食安全作出积极贡献。在药园发展上,因地制宜种植了酸枣、沙棘等具有经济价值和生态效益的药用植物,既改善了生态环境,又为当地农民开辟了新的增收渠道。同时,依托万亩林草资源,积极发展生态旅游产业,进一步提升了区域生态文化价值,助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杨丽娜)
评论
已有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