厅局长话找矿 | 牢记“国之大者” 深耕地勘主业
◎ 秦西社
西北有色地质矿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西北有色地矿集团)隶属于陕西有色金属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近年来深入实施“聚焦主业、双轮驱动、多业并举、跨越发展”战略,主要立足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西北五省区及内蒙古、山西从事有色冶金矿产勘查,特别是扎根秦岭及秦巴山脉,从加大勘查投入、加强综合研究、加快攻深找盲等多个方面,集中优势技术力量,构建应用“天-空-地-井”三维立体综合找矿方法技术体系,取得了丰硕找矿成果。同时,积极做好生态环境保护,逐步在秦岭地区形成节约高效、环境友好、矿地和谐的绿色矿业发展模式。
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实施以来,西北有色地矿集团实施地质勘查项目356项,投入总费用4.97亿元,估算新增金、铜、铅锌、钒、钼等各类资源量和潜在资源共计800余万吨,新增各类矿产地52处。其中,在陕西省汉中市西部的勉略宁三角区及勉略构造带实施的矿产勘查取得重要进展,探获铜铅锌金属资源量20万吨、金资源量13吨;在秦岭凤太矿集区铅锌矿深部勘查中取得重大突破,新增铅锌资源量60.91万吨;陕西省山阳矿集区苏岭沟-刘家峡金矿深部及外围普查项目新增金推断资源量5.4吨,山阳矿集区中村钒矿深部详查项目新增资源量18.48万吨。
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陕西省委、省政府和陕西省自然资源厅的高度重视和全方位支持。为落实“找好矿、找大矿、找急需矿”这一目标,陕西省自然资源厅出台了一系列强有力的政策措施,成立了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办公室和专家咨询委员会,统筹推进全省矿产资源勘查工作。同时,陕西有色金属集团成立了重点工作专班,制订了矿产资源安全保障实施方案,设立了矿产地质勘查专项资金,为找矿行动提供了坚实保障。在政策利好、资金充足、技术先进、人才汇聚等多重有利条件推动下,西北有色地矿集团资源勘查与开发工作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西北有色地矿集团修订完善地质技术项目质量管理、技术管理和成果报告评审等制度,优化检查指导和资金监管机制,并出台一系列奖励激励措施,全力以赴推进地勘工作高质量开展。
紧跟地质科学前沿,西北有色地矿集团院士专家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在加强地质找矿理论技术研究、装备升级及新技术方法推广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高分辨电磁探测、地-空瞬变电磁法等技术手段进一步成熟,深部探测物探技术实现突破性提升,深部钻探能力显著增强,为金属矿深部找矿提供了关键支撑。其中,在凤太矿集区建立了“天-空-地-井”三维立体金、铅锌找矿方法技术组合,在勉略宁矿集区建立了“三位一体”综合成矿模式、找矿模型和“地质研究+物探+钻探验证”找矿方法技术组合,在柞山矿集区建立了“地质+物探+化探+数据集成与综合研究+深部工程验证”的三维立体金矿找矿方法技术组合,也为未来深部找矿工作提供了宝贵经验和重要参考。
西北有色地矿集团坚持“立足秦岭、跳出秦岭”战略,成立了新疆西北有色地质矿产调查中心,同时积极布局青海、甘肃、西藏、云南、贵州等地业务,持续拓展在地质勘探、矿业开发等领域的交流合作。依托数十年来的找矿成果,上百座矿山成功建设投产,为西北地区特别是陕西省争做西部示范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更为保障国家能源资源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
面向未来,西北有色地矿集团将始终牢记“国之大者”,深耕地勘主业,充分发挥技术优势、队伍优势和区位优势,立足陕西、辐射全国、面向国际,全力谋划战略性矿产勘查和增储上产,坚持创新发展、多元化发展、国际化发展,构建、打造一流跨国矿业集团。
一是抢抓机遇稳步推进增储上产。把握国家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和陕西有色金属集团加大矿产勘查收储力度等历史机遇,充分利用找矿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开展新一轮探边摸底、攻深找盲;以紧缺和重要能源资源、基础性战略性矿产、新能源新材料矿产、对外依存度高的大宗矿产等为重点,积极实施找矿突破,争取建立新的战略性矿产资源基地。
二是脚踏实地推进成果转化。围绕深部找矿等关键领域,与相关企业、科研院所及高校合作,加强地质新理论、找矿新技术、勘查新方法的研究攻关,带动整体能力升级;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力度,打造高水平科研平台,创新科研人才培养模式,加速成果转化应用,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
三是聚焦国内国外务实合作。全力攻坚集团铅锌板块上市工作,加快步伐登陆资本市场;围绕资源倍增目标,充分发挥新疆西北有色地质矿产调查中心等资源收储工作机构作用,统筹推进战略性矿产储备勘查,争取建立省内、省外、海外资源“新基地”。
(作者系西北有色地矿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
评论
已有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