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正文

钢协: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行业健康运行 坚定不移走高质量发展之路

中国冶金报 评论 2020-04-29

  中国冶金报4月29日报道: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面对前所未有的巨大冲击,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亲自部署,党中央、国务院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加大宏观调控力度,制定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为经济社会恢复正常和今后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保障。

  从一季度运行情况看,我国经济经受住了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与严峻考验,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展现出巨大的韧性。当前,全国疫情防控向好态势进一步巩固,人民群众生活秩序逐步恢复,企业复工复产有序推进,经济运行加快回归常态。同时,境外疫情还呈暴发增长态势,全球供应链和国际贸易受到冲击和干扰,疫情蔓延程度和世界经济前景都存在很大不确定性。

  钢铁产业是我国最具国际竞争力的传统产业之一,拥有完整的产业体系,关联产业范围广、全球化程度高、经济带动效果强。疫情在全球蔓延,给我国钢铁行业带来诸多影响和挑战,但也产生了新的发展机遇和空间,激发了行业发展的潜力和动力。面对国内外复杂局面,钢铁行业要坚决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坚持以改革开放为动力,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动摇,充分利用我们制度有优势、政策有空间、市场有潜力、产业有基础、投资有方向、改革有目标的有利条件,走出一条有效应对疫情影响、加快实现转型升级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一、疫情冲击趋缓,机遇潜力显现

  随着全球疫情蔓延,世界经济下行风险加剧,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显著增多。国际有关机构预计,疫情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将超过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2020年可能出现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经济衰退。3月26日发布的《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应对新冠肺炎特别峰会声明》提出,要使用现有一切政策工具,促进世界经济尽快复苏,保障全球供应链安全、稳定。这些政策措施的实施,将有助于稳定国际钢铁市场需求。

  (一)国外钢企主动减产应对疫情冲击。今年前2个月,国外钢铁生产未受到太大影响,除中国以外全球其他地区粗钢产量同比增长1.6%。从3月开始,欧美国家逐渐成为疫情新“震中”,除中国以外全球其他地区3月粗钢产量同比下降10.6%。为控制疫情蔓延,各国政府纷纷采取措施,阻断人流和物流,建筑业、制造业等主要用钢行业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据报道,目前已有26个国家的上百个汽车整车工厂停工停产。面对钢材市场需求骤降的严峻形势,安赛乐米塔尔、蒂森克虏伯、日本制铁、美国钢铁公司等多家钢铁企业已经采取停产、减产措施,关停位于疫情严重地区的生产设施。

  (二)国内钢铁市场消费需求仍有一定潜力。疫情对我国经济运行造成了比较大的冲击。一季度,我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8.4%,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下降16.1%,外贸出口同比下降11.4%。据测算,受疫情影响,一季度,国内钢材需求大幅下降40%,2月份降幅更大。3月份以来,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各地方、各行业有序推进复工复产,钢铁需求明显恢复。预计二季度及下半年,在基建的拉动下建筑行业将加速复工复产,建筑钢材需求将有明显提升。制造业的产品出口和零部件进口受境外疫情影响较大,部分企业将面临一定的减产风险,这一方面会影响钢材间接出口,另一方面也将倒逼我国加速核心零部件的国产化。随着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复工复产、扩大国内需求、稳外贸等有关政策的落实和基建项目加快启动,预计制造业钢材需求也将有较大幅度的提升。

  当前我国疫情防控向好态势进一步巩固,“六稳”“六保”政策措施效果逐步显现,主要用钢行业加速复工复产,为钢铁行业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外部环境。国家提出要积极扩大有效投资,实施老旧小区改造,加强传统基建和新型基建投资,促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扩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将有力支撑钢铁市场未来预期。

  一是国内传统钢材需求仍将处于较高水平。2019年我国粗钢产量9.96亿吨,创历史新高,占世界的53.3%,其中9.4亿吨用于国内消费。受疫情影响,国内钢材需求出现下降,但传统刚性需求还在,部分领域还存在短板弱项,仍有潜力可挖。目前,我国基础设施总体水平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传统基建领域的钢材需求还有增长空间;国家推进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城市群和雄安新区、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等区域协同合作一体化发展与建设,将持续拉动钢材需求;适应疫情防控需要的公共卫生设施、物资储备体系建设也将产生一定的钢材需求。另外,我国千人汽车保有量为180多辆,刚达到全球平均数,远低于发达国家500辆~800辆的水平。建筑、汽车等行业虽难以拉动钢材需求总量持续增加,但仍将支撑国内钢材需求保持较高水平。同时,这些行业自身也在加快转型升级,如汽车轻量化、钢结构建筑增多等趋势,对钢铁材料的质量性能、品种结构等提出新要求,将促进企业加快产品升级,提高服务水平。

  二是新兴产业需求带来新的机遇。近年来,随着贸易摩擦增多和我国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出现了部分发达国家鼓励制造业回归本国,或将原在我国的制造基地转移至东南亚等劳动力成本较低地区的趋势。在疫情的冲击下,这种逆全球化态势更加明显。3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强调,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与传统基建能够快速有效拉动固定资产投资相比,新型基建更具科技特征,将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新的动能。新型基建在拉动钢材市场需求的同时,更重要的作用在于改造提升包括钢铁行业在内的传统制造业,进一步强化产业基础、提升产业链水平,进一步催生新模式、新业态,助力产业转型升级,使制造业更加智能、高效,竞争力更强,产业链各环节合作更加紧密,从而保持和巩固我国在全球制造产业链上的地位,降低疫情对产业链的冲击和影响,稳定钢材市场需求。

  二、理性应对新老矛盾叠加,坚持走高质量发展道路

  近年来,钢铁行业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以化解过剩产能为突破口,卓有成效地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疫情期间,钢铁行业经受住了严峻考验,充分发挥国民经济“压舱石”的作用,为经济恢复提供了重要的原料支撑。钢铁行业展现出的抗风险能力,得益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成效,也得益于钢铁行业多年来积累的产业链相对完整、市场化程度较高、技术自主性较强等优势。但也要看到,钢铁工业实现高质量发展仍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如产能严重过剩矛盾基本解决但还不稳固,阶段性、结构性过剩矛盾仍然突出且长期存在;兼并重组推进困难,同质化竞争严重;原始创新投入不足,中高端产品质量稳定性不高;钢铁主要生产区域的环境制约越来越强等。近期在疫情影响下,较高水平的产能释放与阶段性的实际消费下降之间的矛盾凸显;钢材价格下跌,行业效益下滑,侵蚀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红利;一些钢铁产能项目借稳投资之机上马,继续走粗放式扩张老路。在市场需求下降的背景下,新老问题交织,矛盾更加凸显,调结构、转方式任务更加迫切。

  (一)警惕供需失衡,维护市场稳定。钢铁生产是典型的热态连续生产流程,疫情期间大部分钢铁企业维持着生产安全顺行。一季度,全国生铁和粗钢产量同比分别增长2.4%、1.2%,产能利用率保持在90%左右。同时,建筑、机械、汽车、家电等下游行业开工率大幅下降,合同订单减少。产量增长、需求下降,加上交通运输受限,致使钢材库存不断累积。3月以来,随着物流畅通、市场恢复,钢材库存已连续6周下降,由3月初的4162万吨下降至4月中旬3459万吨。总体来看,用钢行业复产率远未达到往年正常水平,机械、汽车、船舶等行业产能利用率徘徊在60%左右,建筑业开复工率仅为85%,市场实际消费不及预期,而钢厂生产强度保持较高水平,钢材库存持续高位运行,去库存进程将比以往年份明显缓慢。

  从表面上看,钢铁行业出现的困难和问题是疫情导致消费下降造成的,但深层次原因是产业集中度低的问题一直没有解决,制约行业自律的体制机制障碍始终没有破除,企业多而分散,很难做到协同应对市场危机。根据钢协复工复产监测情况,截至4月23日,重点监测的191家企业在产高炉624座,比2月20日增加68座,其中“2+26”城市的64家企业在产高炉198座,比2月20日增加31座。

  在阶段性市场需求下降、去库存进程缓慢、效益严重下滑的形势下,钢铁企业要保持清醒认识,加强行业自律,按需组织生产,做到产供销有机衔接,形成维护市场稳定的合力。在市场尚未完全恢复的地区,龙头企业要发挥好引领带头作用,其他企业要做到协同自律,主动降低生产强度、降低库存,避免竞相压价。在一些大气污染治理难度大的地区,不能为了追求较高的复工复产率,让本该限产、减产或停产的钢厂和产线增产、复产。

  下游行业受疫情影响发生着前所未有的转变,倒逼钢铁行业加快转型升级。钢铁企业要在满足传统用户消费需求、巩固传统市场份额的同时,瞄准先进制造业、新兴产业、新型基建等新领域的专业化和特色化需求,通过科研成果转化增加具有高标准、差异化、个性化特征的新产品,提高功能型高端产品的有效供给能力,加快由规模扩张为主的粗放型发展向创新驱动的质量效益型发展转变。

  (二)防范过剩风险,巩固去产能成果。2016年以来,钢铁行业累计压减粗钢产能1.5亿吨以上,依法依规全面取缔“地条钢”,产能利用率恢复到合理区间,产能严重过剩矛盾基本化解。在严禁新增产能政策约束下,钢铁行业通过产能减量置换进行装备升级和布局调整。根据各省(区、市)公告的钢铁产能置换方案汇总,截至2019年底,全国退出粗钢产能3.05亿吨,同时新建(含拟建)、改造产能2.76亿吨。近期,各地陆续出台应对疫情稳增长、稳投资政策,先后公布了2020年重点项目规划。据此汇总,涉钢项目投资规模超1万亿元,新建产能项目投资占比73.6%,未来三年将在淘汰粗钢产能1.92亿吨的基础上形成1.8亿吨更先进、更环保的新产能。从项目分布看,广西、云南、福建等(2019年粗钢产量合计占全国7.3%)原本钢铁产量小的地区承接新建产能较多,占全国拟新建/在建炼钢产能的29.1%;同时,河北、江苏、山东等传统钢铁大省新项目仍然较多,占拟新建/在建产能的44.1%,超过其2019年粗钢产量全国占比(42.7%)。在这些新建产能项目中,有一批以局部行政区划为界进行的省域内、同城区近距离搬迁项目,缺乏全局性考虑,将达不到搬迁的目的。另外,前几年已停产、破产企业的产能中,有超过4000万吨用于置换建设新的项目,这些项目投产后释放的产量又将对市场产生新的冲击。

  新建钢铁产能虽不都是新增产能,但若在较短时期内集中建设释放,叠加疫情导致的钢铁需求下降,2016年以来钢铁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效将会大打折扣。2020年是钢铁去产能收官之年,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时刻保持战略定力,严格落实钢铁产能置换、项目备案相关规定,对钢铁产能项目继续加强监督检查,加大对违规新建、扩建、新增产能的核实排查力度,防止政策执行走样变形,确保被置换产能涉及的装备全部拆除到位,严肃查处钢铁产能违法违规行为,巩固好来之不易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果。

  (三)推进兼并重组,提高应对危机能力。近年来,钢铁行业兼并重组取得了实质性进展,中国宝武成立后接连重组马钢、重钢,建龙集团先后重组山西海鑫等6家钢铁企业,德龙集团以司法重整方式重组渤海钢铁,中信特钢重组青岛特钢,沙钢重组东北特钢,这些具有“破局”性质的经典案例,为跨地区、跨所有制“混改”发挥了示范作用。2019年粗钢产量排名前10位企业的产量占全国比重为36.6%,比2015年提高2.4个百分点。欧美日韩等国家和地区,产量排名前4位企业集中度均超过60%,与他们相比,我国还有很大提升空间。尤其是京津冀及周边地区(京津冀晋鲁豫)钢铁产业集中度近几年不升反降,如该地区2019年产量排名前4位企业集中度仅25%,比2015年还下降了5.8个百分点。

  较高的产业集中度,有利于钢铁企业在战略资源掌控、市场有序竞争、技术研发创新、节能降耗减排等方面开展协同合作,实现人才、技术、资本和数据等要素的优化配置,尤其是资源配置的市场化;也有利于钢铁企业在疫情导致需求下降的情况下,更好地开展行业自律,形成合力共同应对市场变化,稳定市场价格,保障行业平稳运行。钢铁行业要加快兼并重组的步伐,构建分工协作、有效竞争、共同发展的产业格局,注重提高协同应对市场危机的能力,打造不同层级的优势企业集团,培育具有全球影响力、区域号召力、专业影响力的龙头企业,推动国际产能合作,促进全球钢铁治理。建议国家有关部门进一步贯彻落实推进钢铁行业兼并重组的相关政策,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研究制定环保、能耗指标等要素随钢铁产能转移的政策,破除阻碍要素自由流动的体制机制障碍,营造利于企业兼并重组的政策环境。

  (四)加大科技创新投入,提升产业综合竞争力。近年来,钢铁工业科技进步成效显著。创新体系日趋完善,已建成国家级的重点实验室20个、工程实验室5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个、企业技术中心51个。创新成果不断涌现,薄带铸轧、半无头连铸连轧等前沿技术应用已处在国际先进行列;高强汽车钢、高铁用钢、耐腐蚀船板、第三代核电用钢、超超临界机组用钢、取向硅钢等一批关键核心产品批量生产应用,撑起了制造业强国和国防军工建设的钢筋铁骨。骨干企业研发投入持续加大,规模以上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总量由2015年的561亿元增加到2018年的707亿元,增长了26%。但研发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仅为1.05%,与国内工业行业平均水平相近,远低于发达国家2.5%以上的水平。

  2019年我国进口钢材1230万吨,其中200多万吨是国内不具备生产能力或国内产品存在质量性能差距的。虽然进口量不大,但这些产品多用于国内重点工程、重大装备、国防军工等关键领域,质量要求严、研发难度高,在全球疫情蔓延背景下,国际贸易严重受挫,亟需提升关键核心卡脖子技术和产品的自主可控能力。

  钢铁行业要有强烈的紧迫感和使命感,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体制优势,加大投入力度,勇于啃硬骨头,突破一批关键核心卡脖子技术和产品。强化钢铁材料基础研究和前沿性、共性技术研发,通过政策支持、经费投入、科技进步奖励等方式,实施重大科技专项,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产品,以满足新型基建、新兴产业的钢铁材料新要求。通过整合优化各类创新资源,逐步建成不同创新主体协同互动和创新要素高效配置的创新生态系统,强化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和技术扩散功能,实现创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产出。以全球化视野推进实施国际化战略,积极参与、组织国际创新合作,加强国际间产业技术交流和共享,力争实现科技创新跨越发展,引领国际钢铁技术发展方向。

  (五)抓住新型基建契机,持续推广智能制造。近年来,钢铁行业智能制造取得长足进步,越来越多的企业在智能制造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和实践。中国宝武智慧制造实现了工作强度大的岗位少人化、集控化、一键化,打造了极致高效安全的智慧钢厂。疫情期间,首钢、沙钢、南钢、中天钢铁等智能制造示范企业,由于部分车间实现了智能制造“黑灯工厂”“无人工厂”,人员密集度低,复产复工和生产效率明显比其他企业高。与此同时,多数钢铁企业还停留在“两化融合”阶段,生产过程管控仍以经验为主导,大数据技术未能充分应用,存在重智能硬件基础建设、轻智能系统集成升级,以及企业智能提升动力不足等问题。

  为应对疫情,国家加快以5G网络、数据中心为重点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为钢铁行业转变生产方式、产业形态和商业模式带来难得机遇。钢铁企业要抓住契机,加快推进钢铁研发、制造、运营、管理和服务模式创新与智能化深度融合。从新材料、新技术、新流程、新管控、新运营、新形态多维度,培育钢铁工业发展新动能,建设智能化的“钢铁未来梦工厂”。建立新型业务架构,开展新型研发创新,构建新型管理决策机制,建成信息共享、业务集成、并行协同的新体系,打造现代化、数字化、精益化的“智”造工厂,形成钢铁智能制造新业态。

  (六)加快超低排放改造,推进绿色发展。近年来,钢铁行业重点推广应用了一批节能环保新技术、新设施,大力推进超低排放改造,单位能耗、污染物排放指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涌现了一大批清洁工厂、花园工厂、绿色工厂。“十三五”以来,钢铁行业累计减排烟粉尘85万吨、二氧化硫194万吨、各类废水5亿立方米,节约新水22亿立方米,投入上千亿元完成脱硫脱硝改造。中国宝武、河钢、建龙积极探索推进熔融还原、氢冶金等低碳前沿技术产业化,努力降低钢铁生产过程中的二氧化碳排放。

  在近零碳排放方面,欧盟和中日韩等国家和地区已制定长远战略,部署实施方案,一些钢铁企业启动突破性氢能炼铁技术攻关。疫情过后,人民群众对生活环境尤其是空气质量的要求将更高,钢铁企业职工对岗位环境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低碳绿色发展已成为钢铁行业转型升级的最紧迫任务。

  钢铁行业要加快推进并高质量完成超低排放改造,为打赢蓝天保卫战做出努力,让钢厂与城市和自然更融洽。要与节能环保产业协同构建创新链,共同推进钢铁行业环境治理技术研发应用,着力突破低碳工艺技术瓶颈,推动非化石能源尤其是氢能在钢铁行业的应用,降低温室气体排放。要开发高强、耐候、长寿命的绿色钢铁产品,体现钢铁的低碳绿色价值和社会价值。要大力推动钢铁产能总量、产业布局和工艺流程的结构调整,努力把钢铁行业打造成受公众尊敬的行业。要在达标超低排放的基础上,继续探索、推动、引领钢铁产业低碳绿色发展,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环境的更高要求。

  危和机总是同生并存的,克服了危即是机。钢铁行业要正视新挑战、新矛盾,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加快转变发展观念,抓住国家实施数字经济战略、建设制造强国的发展机遇,坚持走高质量发展道路,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布局调整、兼并重组及工艺结构调整;加快质量升级,增强有效供给能力;着力技术提升和创新引领,大力发展绿色制造、智慧制造和精品制造。要做强做大钢铁产业,持续巩固其不可替代的基础原材料优势,继续保持其国民经济重要支撑产业地位,全力支撑2035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的实现。

分享到微信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评论

已有条评论

0/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