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正文

我刚开始认得雨后青山 ——读郭淑珍散文集《三月花事,四月天》

中国矿业报 0评论 2020-05-23

微信图片_20200523132940.jpg


我刚开始认得雨后青山

每场雨,都是新雨;每座山,却都是旧山。新雨之后,云蒸霞蔚,山山隐于雾中,难见真面目。这是我印象中的雨后青山,南方的雨,南方的山。

但我今天要说的雨后青山,是一位湘妹子,一位郭姓的本家妹妹。虽是妹妹,认识也有十几年了,见过几次,也曾探访过,还不时地关注她的文字她的影像,可也只有一鳞半爪的印象。可在几天前的植树节,她给我一部书稿,厚厚的二十多万字,《三月花事,四月天》,读之,觉得它是一座山,一座雨后澄明的青山,青山里则是一坡坡的森林、一院院的花园,有坐于平处花的芳香,有立于高处树的伟岸,有行于宽处人的练达……


初识雨后青山

数年的Q聊、Q群,都只是文字的交流,文学作品或者主题的研讨,雨后青山多在其中,但人众,多限于打个招呼而已。真正认识雨后青山的时刻,当是山河破碎的2008年,四川大地震,在国家最苦难的日子里。

5月26日,中国国土资源作家协会发出紧急通知,召集二十位作家立马深入震区,报道抗震救灾的人与事。虽然主震后已经半个月了,但余震还不断,青山露白骨,滑坡还不断、滚石还不断、泥石流还不断,处处危险,处处危机四伏。当天,接着不断打进来的电话,我一一告知危险,告知日程,告知手续。突然,电话那头传来了高分贝的女声:我是雨后青山,就是湖南的郭淑珍,我要去汶川!女作家?不曾注意性别的我,此时注意到了:女性在震区不仅仅危险,不仅仅生活不方便,更重要的是道义问题!即使在战争时期,上战场也是男人的事!你,一个女娃,何必跟男作家们抢呢?况且你又不是受过野外训练的地质队员,遇到危险,自身都难保,怎么能去抗震救灾第一线!

湘妹子就是辣妹子。软磨硬泡,雨后青山还是如愿以偿了。在成都,当时或许忙乱,我似乎没有见到她,她在6月3日坐上大巴直奔广元灾区了,之后的每一天只收到她的短信:平安。后来才知道,她进入了青川县关庄镇的堰塞湖、她进入了元坝区红岩镇的废墟,她遭遇了5.0级的强余震,她遇见了国土资源部抗震救灾的总指挥。再后来,6月21日,当她带着她写成的长篇报道《走进广元,走近英雄》到了太行山中的嶂石岩参加改稿会时,我不仅知道她是一位端庄热情的美妹,还是一位向上向善的才女。她在会上汇报了采访过程,不仅让与会专家感动,也让亲临一线的作家赞叹,其中的一段话已变成了文字,收录于《一级响应——2008年国土资源系统抗震救灾纪实》一书中的“采访手记”:

在2008年6月,我能够有机会深入地震灾区,感受灾民的苦痛,感受大地撕裂后的伤痛;能够用我手中的笔去记录我所看到的、听到的、感觉到的,在这次灾难中勇敢、坚强、执著的国土人、地质人,无论这条路有着什么样的惊险与坎坷,我都觉得值!因为,我骄傲,我也参加了此次全民抗震救灾的战役,并为之做出我的贡献!这短短12天带给我的感动、感悟与感受,将是我这一生中最宝贵的财富!如一盏永不熄灭的明灯,指引着我求索在漫长人生路上!

她不仅仅是完成了一次委派的任务,更重要的收获是她在苦难的环境中反省了自己,找到了人生的目标:奉献。

微信图片_202005231329403.jpg


如雨如雪

2008年6月的太行山,雨已经开始降临,岩缝中的青檀已经生长出新的子叶,偶尔从红色砂岩壁上遗世独立的一丛丛杜鹃花,红花盛开了。那时,我想起了曾一度建议她的笔名:雪后青山——雪,多美啊,存洁白,在北方,雪山美如泼墨画,在南方,雪山美成水彩画。以雪代雨的建议,只是一提而过而已,她也不置可否。

青山见到雪山,已经是2014年的事了。她去尼泊尔,先见到摄影作品中的雪山:“雪山惊艳,她用她的坚韧与美丽让我瞬间折服”,而她自己,“想要守着一群鸟飞越雪山的情景”(《尼泊尔行走日记》),心比雪山高、心比蓝天深。她去新疆东天山,再次见到雪山,并发现:“雪山,是真正的生活的源泉。要知道在新疆这片广袤的土地上,有三分之二的地方是寸草不生的戈壁,而有雪山的地方,必有树林,必有水流,必有城市,必有繁华”(《走进雪山》),她赋予雪山以母亲的地位。

青山遇雨多于雪,是她自小的伙伴。她喜欢“寻前世情缘,与烟雨相约”(《烟雨蒙蒙张家界》),她走入三清山的雨中,“雨亲吻着额头的感觉,世界在这一刻突然安静下来,能听见风儿呼呼地大笑,能听见小草在雨珠中欢闹,能听见自己的心在噗通噗通地跳,能听见雨与大地亲密拥抱…”,人与雨融为了一体。她借助小鸭子童话一般地说道,“我们一起期待天明,一起细数雨滴,一起守望阳光”(《孤独的小鸭》)。她走出城里的霓虹灯走向城边的雨中,“这样的雨夜,又给了我一次自我连接与生命成长的机会”,她在雨中修复自己(《一个人的夏夜》)。淋过她、知悉雨的她知道自己如何与雨相处:“冷冷的灰色小调,空空的一张长椅,低低的几丝杨柳,微微的湖光潋滟,青青的远山倒影,亮亮的石板小径,构成了这幅雨后清晨的西湖小景”,因为,小景里还会走进人,走进爱,走进希望;而她的小景中有人、有了爱、有了希望,就应该有等雨的新方式,“结婚后,才发现,不能去淋雨了,因为生了病就不能做饭给孩子吃”(《等待》)。因此,她既拥有了雨的湿润,又拥有了阳光的照耀。

雪融化,也有雨的功效。人如雨,也如雪,雨后青山,生机勃勃,都是水养万物的故事,都是爱的故事。

微信图片_202005231329402.jpg

 

个人成长史

“晴时,可以去努力耕种,雨时,可以安心读书;顺时,可以奋勇向前,逆时,可以静品人生;阳光下,可以与众共舞,雨夜里,可以独自欢喜。…。晴耕雨读,这样的散淡自然,其实就是,属于我的”(《一个人的老街》)。

她耕自己,她让自己成长。如她喜欢雪糕。她买雪糕,“雪糕吃完了,杯子里还有少许流淌下来的甜水,喝完这口甜水,长叹一声,嘴巴还没擦就开始期待明天了。心里想着什么时候等我有钱了,要买十支雪糕一次吃个够”(《时代情结》);她卖雪糕,“那一天,我上午下午一共卖出去70支雪糕,赚了6.3元钱。自己硬是没舍得吃掉一枝。那一个假期,我整整卖了一个星期,赚了40元钱,这是我赚的第一笔真正属于自己的财富”(《卖雪糕的那些日子》)。这只是她当初中生的一则小故事。

她读自己,也让自己成长。如她喜欢书。很小的时候,她读小人书,美人鱼是否因为爱王子而变成海的泡沫的结局,她惦记并掂量至今;她上高中、上大学,图书馆成为经常去的地方;刚毕业,也放不下书事,她与她的闺密都爱书,有共同的梦想,都想成为写书的作家,就一起开书屋,从书城一本本地挑选她们俩喜欢的书,想传播给也喜欢书的人们。她读《登天的感觉》,感受助人与自助如同登天一样的心理困难。她登上了天。今天,她有了自己的青山书屋,坐拥群书;今天,《一级响应》、《为祖国寻找宝藏》、《穿越山野的风》都是她参与创作的书;今天,她用二十年写无字的书和有字的书已成书。

这就是《三月花事,四月天》。她自己书里的文字,是知性的文字,是岁月的雨的印迹,是雨后青山个人的成长史。

微信图片_202005231329404.jpg


文化地理背景

本家湘妹子,在我眼里,她从村姑走来,已成一位十分成功的人士。成功不在于她是公务员,而在于她有爱,她能爱。她爱家人,爱朋友,也爱其他人。她是志愿者,她走进养老院,她能握住干瘪的枯手。她爱自然之物,社会之物,并用所爱的文字、照片去传播爱,让别人也有爱,也能爱。

她传播她家庭的爱。她的公公是“从前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父亲,平日里满腿是泥、头顶草帽的父亲,面前一袭旧衣、弱不禁风的父亲”,但他即使在体衰之时仍然给子孙背诵少年毛泽东的诗:“天井四四方,周围是高墙。清清见卵石,小鱼囿中央。只喝井里水,永远养不长。”仍然给子孙讲解成长的历程中“人有三尊”:君,师,亲;人走的路上“地有三形”:高,斜,平。这似乎再次演绎了百年前左宗棠规划的人生路线图:“发上等愿,结中等缘,享下等福;择高处立,就平处坐,向宽处行。”

湖南,是个神奇的地方。2015年我曾行走于湖南,从临湘-岳阳经湘潭-醴陵抵达桂阳-道县,东部的大半个湖南,拜谒了王船山、谭嗣同、曾国藩、左宗棠、郭嵩焘、毛泽东、胡耀邦等影响近代历史人物的纪念场所,当然也拜见了雨后青山。他们的成就,在于大同、大爱的思想;她的成就,也在于小同、小爱的思想。记得,本家大叔郭嵩焘是大清国第一位公使,著有日记《使西纪程》,告老还乡后述有《玉山老人自述》,有中有句话:“西洋立国有本有末,其本在朝廷政教,其末在商贾、造船、制器。”认为救国、强国之本在于“士”,事在人为,没有智慧的“士”在政治上、文化上、经济上的带领,将都是“本末倒置”,将都是“舍本逐末”,都将是“菜篮子打水一场空”。

“少年强,则国强。”也在于少年将成“士”,“士大夫”、“思想者”、“文化人”、“科学家”、“管理者”等等,都是“士”,都是成功人士。

我想,雨后青山以及她的公公,她书中的主人公们,都是这片神奇的土地上高出平地的山峰,都是爱与被爱这雨湿润的青山。《三月花事,四月天》,三月花事已芳华似锦,四月的天空或者日子将开始结果,即步入硕果累累的未来。

2019年3月14日于见山阁(作者:郭友钊  中国自然资源作家协会副主席)

分享到微信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评论

已有0条评论

0/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