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草组负责人解读《政府工作报告》 理解下一阶段工作部署需把握好五个方面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为什么没有提出GDP的具体目标?当前经济形势怎么看?《政府工作报告》(简称《报告》)起草组负责人、国务院研究室主任黄守宏,《政府工作报告》起草组成员、国务院研究室党组成员孙国君出席国务院新闻办吹风会就《报告》作出解读并答记者问。
“本来去年我国经济运行状况到了第四季度,已经向好的方面转化,如果没有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预计今年上半年会比较好,但是疫情使情况发生了变化。”黄守宏表示,去年世界经济增速是国际金融危机10年来最低一年,国际经贸摩擦加剧,中国经济能够实现GDP增长6.1%的成绩,总量达到99.1万亿元、接近100万亿元,新增就业岗位1300万,取得这样的成绩是极为不易的,也是很可贵的。
在黄守宏看来,理解和把握《报告》下一阶段的政策和部署安排,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注重把握好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把握常态化疫情防控这个大前提。党中央提出,要健全常态化疫情防控机制,做到及时发现、快速处置、精准管控、有效救治,确保疫情不反弹。在此前提下,要加快推进全面复工复产、复市复业,畅通产业循环、市场循环、经济社会循环。《报告》提出的判断和各项经济社会发展政策举措,都是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这个前提下部署和统筹推进的。
二是把握“六保”这个着力点。“六保”是针对新情况提出的积极的、进取的而不是消极的目标任务。面对前所未有的冲击,稳住经济基本盘,就是保护社会生产力、保住今后发展的根基。这既是从稳定大局来考虑,同时也是促进经济发展的考虑。
三是把握脱贫攻坚这个硬任务。本来过去这几年每年脱贫都是1000万人以上的力度、规模,今年只剩下500多万人,但这次新冠肺炎疫情对脱贫攻坚带来了不利影响,包括劳动力复工受到了影响、一些贫困地区农产品的销售出现困难等等,返贫致贫风险加大。为确保脱贫攻坚决战决胜,按照党中央的部署,《报告》提出了针对性强、力度大的重要举措。
四是把握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中国拥有全球最大最有潜力的消费市场,同时中国正处于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深入发展阶段,有效投资需求潜力很大,这二者结合就是巨大的内需潜力,这是我们大国经济的最大优势所在。只要把这个潜力发挥出来,就能形成拉动经济增长的持久而强劲的动力。《报告》立足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满足人民群众需求,提出了把“两新一重”(即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新型城镇化建设和传统的“铁公机”、水利等重大工程建设)作为投资重点。
五是把握改革开放这个大逻辑。应对前所未有的挑战,实现我们的发展目标任务,具体可以采取很多政策措施,根本上靠什么?按照党中央的决策,《报告》明确提出,要用改革开放办法,稳就业、保民生、促消费,拉动市场、稳定增长,走出一条有效应对冲击、实现良性循环的新路子。《报告》中提出的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新举措包括“六稳”、“六保”,可以说念的是改革开放的“经”、用的是改革开放的“招”,走的是改革开放的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没有提出经济增长速度量化目标,是一个现在大家最关心的问题。“按照惯例,每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是要提出当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预期目标的。当然,历史上也有过没提的时候。”今年为什么没提增速呢?孙国君表示,最大的因素就是不确定性。这个不确定性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疫情走势的不确定性。二是世界经济的不确定性。不提经济增速具体目标,不是说不重视经济增长,不是说要任由经济增速下滑。《报告》里有一句话很重要,叫“稳定经济运行事关全局”。
孙国君表示,随着国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复工复产进度加快,整个经济在逐步恢复。随着《报告》提出的一些今年下一个阶段要实施的政策落地,经济会逐步企稳回升,全年基本盘不会有问题,民生也不会有问题。
评论
已有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