沫水奇峡 ——读《大河奇峡——四川大渡河峡谷国家地质公园》有感
近日,我读到由中国旅游出版社出版的,由李忠东、周江陵、邹蓉等人所著的《大河奇峡——四川大渡河峡谷国家地质公园》一书,觉得这是一本值得一读的,且令人爱不释手的地质科普读物。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旅游已成为人们闲暇之余的首选。通过旅游,身心在得到休整时,情操也得到陶冶提高。旅游中,在欣赏奇美的自然风光时,如果能知道大自然美产生的原因,无疑会极大地提升人们发现和鉴赏自然之美的能力。知其然,更能知其所以然,人们在“见多”的同时,还希望自己能“识广”。对一个地方自然景观关注的同时,对地质地貌等地质景观的形成也会感兴趣。《大河奇峡——四川大渡河峡谷国家地质公园》一书,很好地将地质知识和趣味性、探索性、实用性、文化性等融合在一起,在普及大渡河峡谷地质公园地质知识时,还介绍了大渡河峡谷一带的人文历史、气候、动植物知识、风俗民情,将地质知识科普化、通俗化。使人们读后在寓情于大渡河峡谷的同时有所收获,增长不少的地质知识,从而更好地理解自然,使旅行获得升华。
在大力提高全民科学素质的大背景下,各类科普书籍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出来。作者李忠东、周江陵、邹蓉等人,长期从事地质科普创作工作,已出版了多部地质科普著作。在他们眼中所看到的自然山水,与普通大众所看到的自然山水既一样又不一样。他们认为,每一处自然山水,都是地质作用的结果,都还保留着它们所经历过的地质作用的信息。解读这些信息,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解释自然山水奇观产生的原因。
作者通过长期实地科学考察、走访,以游记加散文的方式在书中记载了许多有趣的故事。如大渡河峡谷公园发现的经过,地质学家骆耀南、范晓等地质人的故事;如贝伯尔、威尔逊在这一地区探险科考的故事;再如大渡河绿色峡谷PK科罗拉多红色峡谷的故事。他们借助文献、地方志,以及通过当地的民间走访调查,向读者讲述了大渡河峡谷的魔力所在。将艰涩枯燥的地质知识、地学名词术语,用通俗易懂的文字,讲解了大渡河峡谷地区前后长达10亿年的漫长地质演化史,让人感受到沧海桑田的变迁。书中突出大渡河峡谷地形地貌成因地质科学知识的普及。这种将地质科学与自然、历史、现实相融合的方式,增强了书的探索性、趣味性,使得书的魅力大增。
目前,在我国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的39个世界地质公园中,26个有峡谷地貌景观,占总数的2/3以上。四川大渡河峡谷国家地质公园是我国首个以峡谷命名的国家地质公园。如何欣赏峡谷美呢?书中谈到主要是看它的“雄、壮、奇、险、峻、幽、秘”之美。介绍了如何欣赏它的神奇和绝妙,怎样了解“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的深峡险壑,其自然地理状貌、地质构造背景和地质景观美学的独特之处,悬挂在峭壁之上、深藏于峡谷中的挂壁村悬崖寨,峨眉山、瓦屋山、大瓦山三座呈倒品字形的桌状山之美,大渡河峡谷最为柔美地段的五大天池,以及分别站在峡谷底部、中部、顶部欣赏时感受到峡谷呈现的多视觉观景和多样化体验。
书中在介绍大渡河峡谷地质公园的同时,还介绍了这里的蜀道变迁。汉藏彝走廊、蜀身毒道、司马相如开通西南夷地、南丝古路茶马古道以及雅西高速公路等。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书中用了不少的文字,挖掘回顾了上个世纪在穿越大渡河峡谷地区所创造的人类奇迹。如抗战时期修建的乐西公路、成昆铁路等,都是中国公路、铁路建筑史上最为悲壮的一页。1970年建成的成昆铁路,被联合国认为是人类20世纪征服自然的三大奇迹之一。乐西公路是在抗日战争时期修建的最紧急、最艰难的公路工程,这条被称为用血肉之躯筑成的公路,从乐山出发,经大渡河峡谷抵达西昌。大渡河峡谷地区是其中施工最艰难的一段。
《大河奇峡——四川大渡河峡谷国家地质公园》一书,使人们较全面、系统地欣赏大渡河峡谷国家地质公园,追溯奇峡景观的来龙去脉和动人的故事,从而更好地理解自然热爱自然。这从一个方面印证了人们对地球科学地质知识的需求和关注在日益增加。地质科学知识是现代社会公众最基本的科学基础之一,地质科普读物在提高公民科学素质和推动社会科技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作者单位:四川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
评论
已有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