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正文

关键核心技术破解创新发展难题

中国矿业报 0评论 2021-10-11

  ——煤炭地质行业“十三五”优秀地质成果发布交流会综述

  ◎  本报记者 刘艾瑛

  12项代表性优秀成果成为演示主角,37项优质成果展板围拢着会场。煤炭地质行业“十三五”优秀地质成果发布交流会近日在江西婺源举行。这是首次举办此类成果发布会,既是 对“十三五”煤炭地质行业的经验成果总结,又是对“十四五”煤炭地质行业发展的指导规划,对推进行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副会长孙守仁、中国煤炭地质总局副局长潘树仁出席会议并致辞,并与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煤炭地质分会会长侯慎建、江西省地质局一级巡视员何观生共同为12项具行业代表性优秀地质成果颁发了证书。

  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

  以煤为主的化石能源长期在我国能源结构中占据主导地位,煤炭行业任重而道远。随着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30、60目标”成为煤炭行业及相关企业未来发展的政策指针。今年7月16日,中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开市。煤炭等传统能源行业将在这一背景下迎来变局,煤炭行业要实现碳减排目标,面临严峻挑战。

  为适应新时代行业发展需求,煤炭(田)及化工地质工作者努力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涌现出一大批优秀地质勘查、找矿成果,煤系共伴生矿产资源成果,勘查技术改进与创新新工艺,新型智能勘查设备,地质研究新理论、新观点、新型专利(产品)等,为煤炭地质行业创新驱动发展、地勘经济转型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了强劲科研动力和技术支撑。

  在此背景下,此次交流会旨在搭建平台,优化环境,创新机制,全面促进煤炭全行业紧密联合,推进全国煤炭行业的勘查、设计、建设、生产、科研全面对接,使更多的科研成果加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打造我国煤炭行业紧密产业链,进一步推进优秀地质成果转化应用。

  “十三五”时期,我国煤炭地质行业取得可喜成就,共有700多项地质成果获得国家级、省部级奖项。2020年,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煤炭地质分会精心组织了“十三五”优秀地质成果征集与评审,重点集中于获得国家级、省部级奖励的成果,结合中国煤炭工业协会近3届优秀地质报告,组织行业专家,遴选出优秀地质成果49项,汇编成书并已正式出版。此次交流会从中精选12项具有行业代表性的优秀地质成果现场发布。

  优秀成果解决行业难题

  此次交流会现场发布的12项代表性优秀地质成果,含金量高,具权威性,颇为吸引参会者。

  西北地区煤与煤层气协同勘查与开发的地质关键技术项目,攻克了制约六盘山以西、昆仑山以北的西北地区煤炭与煤层气资源协同勘查与开发的地质关键技术、矿井隐蔽致灾地质因素精细探测技术,取得了煤炭、煤层气及地下水资源勘查与开发的重要突破。

  新疆北部煤层气勘探开发关键技术与应用项目,研究大倾角地层水平井钻完井技术和低产井增产综合治理技术,并推广应用到阜康、乌鲁木齐米东区、吉木萨尔地区和艾维尔沟地区,共探获各类别煤层气资源量927.56亿立方米。

  煤系矿产资源综合评价关键技术与应用项目,揭示了我国煤系矿产资源时空分布规律,建立了系统的煤系矿产资源类型划分方案和煤系矿产资源组合分类系统,为煤系矿产调查评价提供了科学依据。

  煤炭地质云及数字煤矿地质保障系统项目,建设了煤炭地质云管理平台和煤炭地质云服务平台,以及基于煤炭地质云的系列化煤炭地质保障应用与管理系统。

  矿山灾害钻井救援关键技术项目,根据矿山灾害具体灾情及地形、地质构造特征,利用救援钻孔准确定位技术、救援钻孔快速钻进技术等技术,实现快速、准确、安全施工通信联络孔、维持生命孔、救生钻孔、瓦斯抽放孔及抽水孔等救援钻孔,帮助开展救援工作。

  沁水煤田榆社-武乡深部煤系气地震勘查技术项目,针对勘查区地形条件复杂、目的层埋藏深、目的层数多且单层厚度薄等难点,攻克了地震数据采集、资料处理等难题,开展了储层物性预测技术研究、资源潜力综合评价及有利区优选,建立了一套针对深部煤层气、页岩气的地震勘探方法技术体系。技术成果主要应用于煤系气(煤层气、页岩气等)及煤田地震勘探等领域。

  煤矿防治水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根据我国水害的区域分布及水害类型,选取了大同煤田、鹤岗矿区、东胜煤田,以及邯邢、淮南矿区等主要产煤区域,对其地质构造、水文地质特征进行探查分析,研究水害防治的关键技术,为矿井的安全绿色开采提供有力的依据和保障。

  全数字高精度三维地震勘探技术项目,基于常规三维地震成果存在的主要问题,与淮南、淮北矿业集团合作,成功建立发展了一套崭新的适合煤矿采区精细勘探的全数字高密度三维地震技术,具有高分辨率、高信噪比、高精度地震成像的技术优势。

  智慧矿山安全生产管理平台关键技术项目,通过矿山项目建设最终实现装备自动化、管理信息化、控制智能化,实现减人提效、保障安全生产。从根本上提升矿山生产安全和生产管理的信息化水平。

  高原矿山地质灾害监控与恢复治理技术研究及应用项目,系统集成了矿山岩体稳定性演化规律分析、巷道围岩变形规律、微地震事件超前预警、矿山恢复治理、不确定事件生产调度优化和应急管理等关键技术,形成了高原矿山地质灾害监控与恢复治理技术研究及应用系统成套工程化技术。

  中国煤层气资源综合评价与勘查关键技术研究项目,提出了首批煤层气国家规划矿区划定方案,首次划定 13 个煤层气国家规划矿区,对规划矿区资源禀赋、含气性、矿权重叠及开发利用等进行了科学系统评价。建立了煤层气/煤炭资源探采时空配置模型,提出了 5大类24 种时空接替类型。构建了“五类四层三级”的煤层气有利目标区评价体系,圈定了15个煤层气勘查开采有利目标区。提出了厚层分段分压合采、四段双控压排采等关键技术。

  综合电磁法高精度采空区积水探测技术研究项目,研究提出了电磁法高精度探测多层积水采空区的新方法、山地勘探中地形影响校正与探测新技术、单分量 CSAMT 勘探新方法新技术。该技术可应用于矿井水文地质勘探、山地勘探以及各种装置的标量、矢量和张量的 CSAMT 勘探。

  推动绿色低碳技术实现重大突破

  孙守仁认为,煤炭行业亟需通过加大能源领域基础理论研究、关键技术攻关、样品试验测试、成果转化利用等科技创新,进而实现我国能源产业链上下游环节的绿色化清洁化改造升级。通过加快清洁化、低碳化改造和提高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协同性和抗风险能力,实现结构升级、技术进步和企业转型,进而带动整个行业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高质量发展。

  此次交流会现场发布的12项代表性优秀地质成果,其中有8项来自中国煤炭地质总局。近几年来,该局秉持绿色发展理念,贯彻中央“碳达峰碳中和”战略决策,致力于为国家经济发展提供绿色清洁能源和战略性矿产资源;致力于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拓展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与修复领域,致力于智慧城市、美好城市建设与安全;服务于现代农业,提供特色技术服务,履行新时代中央企业历史使命。

  潘树仁表示,“十四五”时期是煤炭地质行业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阶段,是碳达峰的关键期、窗口期。中央决策要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控制化石能源总量,着力提高利用效能,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要推动绿色低碳技术实现重大突破,抓紧部署低碳前沿技术研究,加快推广应用减污降碳技术,建立完善绿色低碳技术评估、交易体系和科技创新服务平台。随着国家能源结构的调整,这就要求煤炭地质行业必须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高质量发展,打赢“碳达峰碳中和”这场硬仗,满足现代煤炭产业体系建设要求。

  此次会议由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主办,中国煤炭地质总局和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煤炭地质分会承办。

分享到微信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评论

已有0条评论

0/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