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矿山 | 山东能源 智能化激活传统产业新动能
◎ 通讯员 李志勇 本报记者 谭红梅
核心阅读:山东能源集团深入落实“双碳”目标,加速“四型矿井”建设,2021年投入63亿元实施智能矿井建设,建成133个智能化采掘工作面、24个5G+智能矿山应用场景,9处国家级智能化示范矿井具备验收条件,位列2021年世界500强第70位、中国企业500强第24位,成为山东省惟一一家资产、营收“双7500亿”企业。
承办全国煤矿智能化建设现场会、成立全国首个煤炭5G+工业互联网标准化工作组、发布全球首套高可靠矿用5G专网系统……山东能源集团联合重组以来,以打造全球清洁能源供应商和世界一流能源企业为目标,以保障能源安全、优化能源布局、优化能源结构为使命,坚持安全、绿色、智能、高效四型矿井发展方向,积极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5G等新基建与煤炭工业深度融合,不断提升煤矿智能化建设水平,为企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保障。
山东能源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伟介绍,智能化建设是碳中和、碳达峰背景下煤矿实现安全发展、高质量发展的根本出路。山东能源集团深入落实“双碳”目标,加速“四型矿井”建设,2021年投入63亿元实施智能矿井建设,建成133个智能化采掘工作面、24个5G+智能矿山应用场景,9处国家级智能化示范矿井具备验收条件,位列2021年世界500强第70位、中国企业500强第24位,成为山东省惟一一家资产、营收“双7500亿”企业。
技术人员在5G联合实验室工作
集“智”破解井下数据传输可靠性难题
在山东能源集团鲍店煤矿地面智能集控中心,随着工作人员按下启动键,8302智能化综放工作面整套综采机组顺利启动,隆隆的机器声打破了地层深处亘古的沉寂。
记者从实时视频画面上看到,井下400多米深处工作面的采煤设备自动运转,割煤、移架、推溜、输送,一切井然有序。滚滚的“乌金”如流水般“奔”向地面,整个过程清洁无尘、人机分离。
据了解,在智能化综放工作面上,分布着50多个高清摄像头、1000多个传感器,部署有4台矿用5G基站和矿用边缘计算控制器等,可以将现场画面、压力、温度等信息实时传送到地面控制中心,使数据传输延时由原来的2到3秒减少到现在的25毫秒左右。
“煤矿井下环境复杂、生产条件恶劣,空间小、温度高、湿度大、粉尘多,瓦斯等易燃易爆气体积聚,相比地面,井下矿用5G不仅要防爆、防潮、防尘,还必须能抵抗煤矿井下环境变动造成的线路故障以及来自诸多井下电气设备的电磁干扰。”山东能源鲍店煤矿调度信息中心技术主管梁庆朋说。
据了解,从2018年起,山东能源集团先后投入上亿元,组建研发团队攻关矿用5G技术,山东省也拿出上千万元的财政资金扶持。同时,他们联合成立国内首家5G智能矿业重点实验室,自主研发矿用高可靠5G专网系统,并获得了国家矿用产品安全标志证书。
2020年10月,全球首套矿用高可靠5G专网系统发布暨煤矿智能开采论坛在北京举行。山东能源集团自主研发的全球首套矿用高可靠5G专网系统一经亮相,就引起了广泛关注,这标志着 “5G+智慧矿山”建设已迈出关键一步,成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在煤炭行业应用的重要里程碑。
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国法介绍说,山东能源集团此次开发的5G专网是非常符合煤矿智能化建设需求的,必将推动全国煤矿智能化建设进程。
据悉,山东能源集团发布的全球首套矿用高可靠5G专网系统,主要包括矿用5G核心网、5G基站、5G基站控制器、5G高可靠控制器、5G边缘计算控制器、5G CPE、5G智能手机等,具有专网独立运行、分层环型组网、多元参数平衡、控制面与用户面下沉等四大特点,并创新性采用了矿用边缘计算控制技术来进一步降低时延。经井下采煤工作面实测,现场数据传输最低达到6毫秒,可广泛适用于极端严苛的煤矿生产控制场景,目前已在山东能源鲍店煤矿、东滩煤矿实现高效稳定运行。
山东能源集团鲍店煤矿矿长郭英告诉记者,低延时、高网速、广连接、高可靠的5G专网技术,为井下海量数据上传搭建了一条高质量的“高速路”。依托这一系统,鲍店煤矿实现了国内首个真正意义上的智能化综放工作面常态化运行,达到了“国内一流、世界领先”水平。
依靠科技进步推进控员提效
如今,在山东能源集团会宝岭铁矿,电机车司机坐在明亮的地面控制中心,只需轻点鼠标,通过集控中心电脑,就可使井下-430米水平5G无人电机车依次完成装矿、卸载等系列“规定动作”,实现远程操控井下运输电机车的“梦想”。
会宝岭铁矿携手中国移动、华为公司,深入实施“5G+”计划,破解电机车实时定位、信息实时传输、控制实时响应难题,自主编制完成了一套完整的PLC控制程序,以零外委、自主创新的勇气和担当,引领电机车无人驾驶、智慧运行的跨越升级。
会宝岭铁矿公司5G无人电机车项目带头人杨贵军介绍,相比传统有人驾驶,全系统应用以后,减少风险点与隐患10个,彻底消除了触电、车辆伤害、物体打击等风险,提高了本质安全水平,提升运行效率达40%以上。
山东能源集团已建成煤液化及煤化工国家重点实验室等5个国家级研发平台,19个院士、博士后工作站,研发了先进电液控及传感器、采煤机智能截割、5G矿用等国内领先的七大智能开采关键技术,持续推进智能开采、智能运输等。
据了解,山东能源集团在转龙湾、金鸡滩等矿推广使用高链速、强链条运输设备,在国内首次配套3000kW超大功率变频驱动刮板输送机,智能开采能力提升一倍以上。旗下的兖煤澳洲公司矿井露天开采技术全球领先;转龙湾煤矿建成国内首个使用LASC惯导技术的千万吨级自动化工作面。
山东能源集团旗下的鲍店煤矿积极打造数字化辅助运输交通系统,高效采用单轨吊、胶轮车等运输装备,全力打造地面装车至采掘工作面料场的“一站式”直达运输新模式,实现人员入井后乘坐胶轮车至各智能化综放工作面“半小时”工作圈;郭屯煤矿建成地面机电运输控制中心,能够对提升、运输等系统进行视频监视、远程控制,通风机房、压风机房等固定硐室、主要岗点,均实现了无人值守、少人巡检。
“一切业务数据化、一切数据业务化”。在加快智能化建设的同时,山东能源集团加快数字化转型,推动实现由定性分析向定量分析、由制度管理向流程管理、由机制运营向数字运营“三个转变”,全面开展大数据工程建设,累计投资20多亿元,组织500余人的专业团队集中攻坚,成为煤炭行业首家实施SAP第四代ERP系统全覆盖的企业;建成财务共享、资金管理、税务管理、物资共享、设备共享、营销共享等十大共享平台。
让职工共享智能化发展成果
山东能源集团大力推进职业安全健康保障工程,实施了取消夜班生产、周末集休等劳动组织变革,彻底改变了煤矿工人传统循环作业模式,真正让矿工实现了体面工作、健康生活。
“白天不懂夜的黑,地面不知井下苦。”夜班生产不仅成本低,而且产量有保证,但“两头不见太阳”严重扰乱了职工的生物钟,不仅伤害了矿工的身体健康,安全也得不到保障。
2017年2月1日,山东能源集团所属的付村煤业公司在行业内第一个“取消采煤夜班生产”,夜间12点之后不再安排采煤工人下井;随后,所属的滨湖煤矿在16115工作面装备了全国首台(套)薄煤层智能化采煤机组,于当年5月1日在该工作面成功取消夜班生产。
“我们工作面采用新装备后实现了自动化生产,单班单面作业人数减少了1/3,但产量却由3000余吨提升到10000吨。”山东能源集团付煤公司生产科卓俊勇介绍说,先进的装备和系统带来了工作面生产能力和井下煤流运输能力的大幅提升,工作面2个班生产的煤量即达到过去3个班产量水平,采煤工人不仅没因班次减少影响产量,而且收入比以前还提高了10%左右。
“一直以来,煤矿工人最担心的不安全、劳动强度高等问题,现在都迎刃而解了。危险的、劳动量大的工作都由智能装备代替了,不用上夜班,让我们有了充足的休息和陪伴家人时间,幸福指数直线上升。”山东能源集团付煤公司通防科技术员丁忠波说。
山东能源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伟在集团2022年工作会议上提出,矿业是能源集团发展的重要根基,更是新兴产业发展的掩护支撑,围绕智能化建设总体要求,坚持四型矿井发展方向,聚焦“155、277、388”控员提效目标,优化系统、优选装备,减水平、减头面、减人员,再建10处国家级智能化示范矿井,年底前全部一类矿井、60%二类矿井实现智能化开采,力争建成16处“155、277、388”矿井。
评论
已有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