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正文

自然文化研究的开山之作

中国矿业报 0评论 2022-08-15

  ——读《自然文化概论》的几点感受

  ◎  赵腊平

  作为国内首部自然文化通识教育读本,《自然文化概论》日前由地质出版社公开出版发行。该书由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党委书记马俊杰教授带领的研究团队——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自然文化研究院的专家、教授编著而成,全书分十四章,共55万字。全书以马克思主义自然观、文化观以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以寻找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之道,建立命运共同体为主线,提出了一种全新的文化形态——自然文化,系统阐述了人与自然、自然与文化、自然与科学艺术、生态文明的关系,等等。本书突破传统学科门类的专业划分,以深度融合的方式,系统介绍了山岳文化、高原文化、江河文化、海洋文化、森林文化、草原文化、农耕文化、矿业文化、石玉文化等九种不同的文化类型。

  笔者近日抽空拜读了《自然文化概论》一书,感觉这是一本好书。

  用科学的理论作为指南,理论基础深厚、扎实

  我们所说的自然文化建设,说的就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然文化。而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自然文化,需要科学的理论指导,这个理论指导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文化观,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建设的重要论述。同时,我们要从我国古代的自然生命观,主要是“天人合一”的朴素的哲学思想、“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的文化观。什么是文化?在我国古代的先哲们看来,雅致斯文、谦谦君子,不用任何蛮力,仅用精神、伦理、礼仪等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影响甚至改变别人的思想 ,形成有条不紊的社会秩序,这种无形的力量就是文化。所谓“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当然,我们也要从国外有关自然文化的有益理论或观点中吸取营养。

  通读《自然文化概论》一书,笔者认为无论从前言、第一章、第二章的总述中,还是从第三章至第十四章的分论中,马俊杰、程捷教授及该书研究团队很好地解决了理论指导这个问题。或开宗明义,或旁征博引,或活学活用,正因为有了科学的理论奠基,这部洋洋55万字的著作才会站得住、立得稳,不会随风摇摆。

  全面阐述自然文化的开山之作,具有开天辟地的气派

  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核心是文化软实力,这事关精气神的凝聚,我们要坚定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最根本的,还要加一个“文化自信”。自然文化也可以自信。我们知道,自然文化早有,但冠之以“自然文化”,并成立专门的研究机构,对自然文化进行循序渐进的、从容的、系统的研究,据笔者所知,尚属首次。中国地大的领导是有胆识的。有胆,是有勇气,敢为人先,敢于第一个吃螃蟹;有识,就是独具慧眼,有站位、有远见,是对形势的科学分析与客观论证。站住了,就是制高点,就可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部书是马俊杰、程捷教授领衔的自然文化研究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也是开山之作。开山之作就意味着很多第一次。比如,该书第一次提出,自然文化是与自然学科相交融、与地球科学相衔接的全新文化形态;第一次将自然文化有机组成分为山岳文化、高原文化、江河文化、海洋文化、森林文化、草原文化、农耕文化、矿业文化、石玉文化等九种不同的文化形态。既巧妙地将我们经常讲的、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比如山水林田湖草砂矿囊括其中,又不拘泥于自然资源的概念,这样就为自然文化的研究预留了更加广阔的纵深和发展空间。

  从三个维度研究并贯穿,增强著作的含金量、厚重感

  人类如何与自然和谐共生?人类如何在敬畏、尊重、爱护自然?如何享受自然之美、生态之乐?这是中国古代哲学家们就在叩问的命题,也是现代文明社会需要解答的“国之大者”。这个主题也是连接这本通识著作的一条红线,是该书立意高远之处。

  实际上,这部书的研究还暗含着三个论证维度,即:历史维度,从古到今,从历史的角度阐述自然文化的深厚底蕴;理论维度,前面已经提出该书的理论基础,这里不再赘述。该书还从地球系统科学的角度切入,综合运用经济地理学、社会学、人文学等多种理论,探索自然与文化、自然与环境、自然与科学艺术、自然文化与生态文明关系等等,构成了这部著作的完整体系。现实维度,国家实施“五位一体”的总体战略,特别是在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和实施自然资源管理“两统一”的大背景之下,探讨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类社会对自然的影响,以及在这个过程中积累的精神、思想、行为规范等等,为人类敬畏自然、尊重自然,科学、合理、可持续地利用自然,享受自然恩赐给人类的美好生活与幸福安宁,提供遵循与指引,显得尤其重要与及时。

  可能催生一门新兴的专门研究自然文化的综合性学科——《自然文化学》

  人与自然的问题,人与文化的问题,是一个永恒的哲学问题。《自然文化概论》一书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自然文化观,揭示了自然文化研究的理论与方法,对于自然文化的基本特征与功能,自然文化类型与文化模式,自然文化的民族性与时代性等,也有了一定的探索与成果。

  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推进,研究团队对于自然文化传统的认同与创造性转化,自然文化形态的转化,自然文化与自然资源治理现代化,自然文化的继承、教育,自然文化的宣传与传播,以及自然文化研究的学科体系建构等等,都会有更加深入的研究,更加丰硕的成果。

  谈到自然文化形态的转化研究,笔者觉得也很有现实意义。我们知道,物质财富是创造精神财富的基础,精神财富的传播与传承需要物质的载体或形态。从本质上说,文化的这两种形态是可以转化的。物质财富可以转化精神财富,精神财富也可以“物化”为物质财富。从这个意义上说,文化既是物质财富,是硬实力;又是精神财富,是软实力。当文化成为一种核心价值观或信仰时,它是精神财富,是软实力;当文化转变为产业时,它就成为物质财富,是硬实力。

  将使高校培养出具有强烈的自然、生态意识、追求人和自然和谐相处、美美与共的一代新人

  作为国内首部自然文化通识教育读本,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率先将《自然文化概论》引入高等学校的课堂,这个意义不单在于开设一门课程,而在于我们正以崭新视角,全新思维,加强对年轻一代学子的有关自然文化、生态意识、资源价值观的教育与培养。如果能够以点带面、全面铺开,甚至于我们的中小学校也能引进自然文化课程的通识教育,那么,对于国家的长远发展来说,幸莫大焉。

  笔者始终认为,文化中的精华终究会凝结成核心价值观,凝结成精神,而精神最终可能升华到信仰(信念)。所以,文化的核心是精神;精神的核心则是信仰。在年轻一代的自然观、资源观的培养中,在教授各种道与理、技与术的过程中,再佐之以自然文化、佐之以精神追求,佐之以价值观乃至信仰,大美无言,润物无声。相信,我们未来的地质教育、自然资源管理教育,一定会是另外一番境界。正如王国维先生曾经在他的名作《人间词话》中所言:“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作者系高级记者,本报副社长、总编辑,中国自然资源作家协会副主席。)

分享到微信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评论

已有0条评论

0/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