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正文

长在溶洞中的笋——石笋

中国矿业报 0评论 2022-08-30

  ◎  王丹丹

  石笋,顾名思义就是形状像笋的石头,在碳酸盐溶洞中较为常见,是一种非常漂亮的地质奇观。那么石笋是怎么形成的呢?又有什么作用呢?

  在石灰岩地区,呈酸性的水顺着地球表面岩石的孔隙渗入石灰岩缝隙中,与石灰岩中的碳酸钙发生反应,溶解后的石灰岩被水体携带(由于化学反应会形成碳酸钙晶体),从洞顶滴落至溶洞地面,碳酸钙晶体慢慢聚集起来,日积月累便形成直立的笋状柱体,称为“石笋”。而倒挂于顶部、从上向下生长的,便称为“钟乳石”,也称“石钟乳”(类似于北方寒冷冬季屋檐下的冰柱)。随着时间的流逝,向上生长的石笋与向下生长的石钟乳连接在一起,便形成了石柱。它们的形成过程非常缓慢,有研究表明,石笋的生长速度最快为每百年长10厘米,而最慢为每千年长1毫米,有的甚至停止生长。

  我国有世界上丰富多彩的洞穴资源,分布着50多万个大大小小的溶洞,溶洞中千姿百态的石笋、石钟乳等景观资源是大自然的馈赠,除了有观赏价值外,还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和研学价值。《神农本草经》中记述“石钟乳,味甘,主咳逆上气,明目益精,安五脏,通百节利九窍,下乳汁”,即石钟乳可入药用,可以治疗一些劳嗽、吐血损肺、乳汁不通,还可中和胃酸等;同时,利用石笋的组成矿物还可以了解地球历史中地表温度、降雨、大气环流、生态环境的变化,从而预测未来气候变化等,对探索古气候、古环境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单位:中国地质调查局油气资源调查中心)

分享到微信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评论

已有0条评论

0/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