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教育 | 找准“后半篇”文章的破题之法
——看浙江省第十一地质大队如何以主题教育推进事企分离改革
◎ 吴 义
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浙江省第十一地质大队党委聚焦服务保障国家能源资源安全、地质灾害防治和生态文明建设,从实处谋招,从实事谋行,从实效谋成,积极探索事企分离改革“后半篇”文章破题的新路径,奋力打造新时代地质事业高质量发展新样板。
“四个突出”确保主题教育高位部署、全面展开
该队党委把学习党的创新理论与破解事企分离改革中出现的新问题相结合,将理论学习、调查研究、推动发展、检视整改四项重点措施贯通起来,将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的鲜明成效,转化为做好改革“后半篇”文章的原动力。
在谋划动员部署中突出更严更细。该队党委围绕“共富型地质现代化”这一生动命题,抓住队级干部“关键少数”,覆盖中层党员干部“中位数”,带动普通党员职工“绝大多数”,构建“五个一”工作抓手,形成党委书记总体抓,党委副书记具体抓,其他党委委员协同抓,党支部书记跟进抓的全覆盖态势,确保主题教育高质量推进与地质工作高质量履职尽责,一体化展开部署。
在学思想强党性中突出系统溯源。办好“学习强国读书班”,恢复地勘讲坛常态化学习教育机制,在职工书屋中增设“主题教育自习室”,每月编印队内《学习强国 地质报国——主题教育学习资料汇编》等,形成系统学、全面学、重点学、溯源学的浓厚学习氛围。
在重实践建新功中突出学用贯通。针对事企协同发展、公益履职机制创新、地质工作管理模式和装备现代化、科研成果合作转化、薪酬和人才梯队建设、现代化新基地建设等6个方面,每位队领导带头主抓一个课题,中层党员干部跟进,通过深入一线项目部,梳理解决短板问题。深入长三角地区有关地勘单位和地方自然资源规划部门,通过对接对标学习取经等方式,营造浓厚的调查研究氛围,解决当前急迫问题。
在走前列作示范中突出守正创新。将推进主题教育走深走实作为改进“四风”问题的重要契机,着力构建内部例行审计前置、工作业绩月度“晾晒”等强作风、强绩效的长效机制,推动现代化装备运用、数字化场景建设、科研课题合作立项、科研成果转化服务等工作再增压、再加码,争取不断涌现新成果。
坚持“地质立队”,积极打造“六新”地质工作支撑服务链
今年是浙江省地勘单位事企分离改革全面落地、浙江省地质院成立以来正式运行的第一年,也是该队全面回归公益性职能履职的第一年。“做好一根针,引好千条线。”在浙江省地质院的统筹部署下,该队党委从主题教育中悟规律、明方向、学方法、增智慧,在千头万绪中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直面事企分离改革后出现的新问题、新困难,敢为人先,主动探索解决路径,积极打造“六新”地质工作支撑服务链。
争取在浙江省攻深增储扩能找矿行动中提交新成果。该队党委成立地质找矿党员突击队,给年轻的党员技术骨干压担子,全力以赴推进两个“三性”地质勘查项目有序展开。目前,平阳-青田铌钇矿调查评价和平阳县怀溪省级重点勘查区铜金矿普查两个项目实施顺利。建立党员先锋工作专班,聚焦成矿理论模型体系、绿色勘查技术装备及工法、野外作业安全预警等模块,探索构建“三性”地质找矿项目现代化作业示范体系。目前,该队充分发挥新技术、新装备的效能,将传统实验室装进“背包”,带到矿脉露头点,大大提升了一线找矿线索的验证时效性。同时,还利用单位积累的地质矿产资料,支持地方政府创建县级地质勘查基金中心。通过补充一定的工作量,将“块状”矿区连成片,真正实现找出一批勘探靶区、推出一批探矿权、出让一批采矿权,探索地质找矿项目公益与商业协同推进示范机制,为地方经济发展作贡献。主动在地质灾害防治“驻县进乡”行动中展现新作为。将地质队员“驻县进乡”行动作为主题教育中为民办实事的一个重要窗口,着力打造一支地质灾害防治“战时特种兵”队伍。主动开展浙江省地质灾害防治“三年行动”核销点的“回头看”和温州市普适性地质灾害专业监测点排查工作,并就监测点布设的准确性、完好性和运维情况向地方作了专题通报。主动与温州市局一起制定了《温州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检查指导手册》,打通地灾防治“最后一公里”。
主动在韧性城市安全技术服务领域打造新示范。该队承担的温州奥体中心地下感知系统建设项目进展顺利,动态监测数据为助力亚运会温州赛区保驾护航。以龙港市城市地质调查示范项目为试点,建立以地质环境数据库为核心的透明城市三维数字驾驶舱应用场景,并与中国地质调查局南京地调中心合作,编制浙江省首部县级城市地质工作标准示范体系。
主动为自然资源要素保障提供决策咨询新服务。积极主动配合地方政府相关部门,为温州市24家已建绿色矿山及待建矿山“回头看”工作提供技术支持。积极参与地方重大科技攻关项目“揭榜挂帅”行动,聚焦地球系统科学与城市治理相融合,主动向地方政府部门提交自然资源全要素保障调研建议。
主动在地质资料社会化及科普服务领域展现新担当。积极筹建集仓储、展示、科普于一体的温州实物地质资料档案馆,并充分发挥老党员的带头作用,组织年龄大的企业回归人员,开展地质实物资料(岩心)集中整理工作,再次编录分析,为浙江省“两区优选”提供新的找矿线索。深化与温州市科学技术协会的合作,通过建立干部互挂锻炼机制,将地学科普深度融入地方科普工作大体系。
主动在数字改革中寻求地质现代化探索新动能。充分发挥省级重点院士工作站(温州市惟一一家)的科研赋能作用,努力构建财政立项项目蓄水池,积极与专业高校院所对接合作,专班推动“数智地质”应用场景体系建设。
评论
已有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