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正文

专题报道 | 在奔赴绿水青山的新时代向祖国报到

中国矿业报 0评论 2023-08-28

  ——中国地质调查局昆明自然资源综合调查中心转制改革五周年纪实

  ◎  王全华 程红波 肖永华

  “四十载流金岁月镌刻云岭,新时代地质事业逐梦启航”。时光不语,青山为证,2018年军改一声令下,“云岭黄金兵”坚决服从改革、投身改革,在重塑中重生、在激流中勇进,向着绿水青山,朝着蓝天净土,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康庄大道上扬帆起航!

  继往开来谱新篇

  四十载,我们栉风沐雨,寻金报国。“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扎根西南边陲,“以献身地质事业为荣,以艰苦奋斗为荣,以找矿立功为荣。”先后探获大中型金矿6座,探明金资源量140余吨,多金属资源量20余万吨,潜在经济价值超500亿元。2008年,千里驰援汶川地震,2010年,率先打出西南大旱弥渡第一口水井,完成鲁甸、景谷、茂县、富宁地灾救援工作……被中央军委表彰为“西南抗旱救灾先进单位”,被原地质矿产部评为“金矿地质勘查三等功单位”,被武警部队党委表彰为先进党委,连续4年被原黄金指挥部表彰为先进支队。这支“政治坚定、纪律严明、作风过硬”的英雄部队,在深情的红土地上为党增辉、为国找矿、为民造福。

  五年间,我们坚持继往开来,守正创新,有效服务生态文明建设、自然资源管理中心工作和地方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2020年,全国森林蓄积量调查任务被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国地质科学院评为年度地质调查十大进展之一。2021年,被中国地质调查局党组表彰为“十三五”地质调查信息化先进集体。2022年,被中国地质学会评定为首批地质工作诚信单位,成功注册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依托单位……昆明中心全体干部职工挥洒汗水、凝聚智慧,扛起了沉甸甸的责任,收获了金灿灿的荣誉。

  昆明中心与楚雄州人民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党建引领指方向

  深化思想政治引领。旗帜鲜明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决贯彻习近平经济思想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地质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刻领悟“两个确立”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深入开展“学查改”专项工作、“学法用法守法”“纪法”和“四转”教育,围绕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这条主线,持续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落实,从党的百年奋斗非凡历程中,在党的创新理论伟大实践中,汲取精神滋养,赓续红色血脉,干部职工投身自然资源调查事业的使命感荣誉感价值感不断增强。

  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传承“支部建在连上”的优良传统,在各部门设立党支部,在各项目组成立临时党支部,探索落实党建工作评议考核,探索基层建设高质量发展试点,规范基层日周月季经常性工作开展流程,推进党建与业务有效融合,把基层党组织建好建强建过硬。4个党支部被中央和国家机关、自然资源部直属机关评为“四强”党支部,分析测试实验室被自然资源部共青团评为“青年文明号”,中心被评为西山区文明单位,建成平安小区和新时代文明实践点。

  用心做好群众工作。坚持抓改革与抓稳定相统一,三次全覆盖开展“四态”调查,救济慰问45名困难干部职工,确保队伍和谐稳定。加强人文关怀,中心党委每年制定“我为群众办实事”计划,每两月开展“群众心声会”,解决实际问题和职工期盼。140余名干部职工入住公寓房,32名家属户口随迁,6名家属工作随调。改建职工之家,改造单身宿舍,引进智慧食堂,解决职工子女入学难问题,组织单身职工参加联谊活动,美化营院环境,完善足球场、篮球场等基础设施。以无微不至的关怀,全方位解决干部职工后顾之忧,不断提升干部职工幸福感和归属感,激发工作热情,凝聚奋进力量。

  昆明中心通过1∶25万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样品分析测试能力考核,是指挥中心系统首家具备该项资质的专业中心

  业务发展开新局

  明晰业务定位。聚焦党和国家重大需求,按照“三步走”“三级跳”战略安排,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开辟业务高质量特色发展新赛道。多方论证、科学确立“立足滇黔桂,面向西南区,辐射东南亚”的业务布局,形成“221”的业务结构:以自然资源调查和国土空间生态保护支撑调查为核心业务,明确重中之重;以矿产资源勘查和基础地质调查为重要业务,巩固传统优势;以应用地质调查为拓展业务,扩大发展空间。同时,进一步夯实分析测试、地物化遥、钻探等技术能力,切实发挥支撑作用;强化科技创新与信息化双驱动,突出自然资源碳汇的特色品牌。最终形成业务领域相对聚焦、工作地域相对集中、工作重心更加突出、特色优势更加明显,地区影响力和行业知名度不断提高的局面,支撑指挥中心“4个业务中心”建设,努力建成西南地区自然资源管理和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的核心支撑服务机构。

  总结凝练成果。五年来,中心共承担3个工程,49个项目,投入经费1.3亿元,涵盖自然资源调查、生态修复调查、矿产资源调查、基础地质调查、应用地质调查五大类业务。自然资源综合调查能力不断增强,牵头承担全国典型地区自然资源碳汇综合调查与潜力评价工程,形成《全国典型地区自然资源碳汇综合调查监测技术指南》,初步构建自然资源碳储、碳汇和碳汇潜力评价技术方案和空天地一体的碳汇精确调查评价方法体系;2019-2022年承担云南省、贵州省等省份林草资源调查和国土变更调查国家级核查,实现森林覆盖率、森林蓄积量及草原资源关键指标等年度出数,国土变更调查数据真实可靠,具备了履行林草湿调查和国家级外业核查工作的能力。有效支撑高原特色农业和乡村振兴,富源一盘州矿集区项目在工程、单位考核中排名第一,成果得到省市县自然资源部门认可应用;楚雄土调项目野外验收被评为优秀级;助力富源县墨红镇普冲村申报全国生态文化村成功,发现富源县富锶矿泉水开发潜力区3处,为云南缺水地区成功打井3口,缓解了2000余人用水困难。在楚雄武定县猫街镇圈定富硒野生菌土地9平方公里,潜在经济价值4500万元。

  推进找矿行动。在云南昭通-贵州毕节地区新发现找矿线索36处,圈定找矿远景区6处、石英砂岩矿找矿靶区1处。在滇东-黔西地区梁山组中发现2处锂富集层;承担区域地质调查工程,首次在云南昭通-贵州毕节地区发现昭通西蜀鳄新种化石;建立云南昭通-贵州毕节地区O\S多重地层划分方案,提出了石漠化综合治理、地质遗迹保护利用建议,支撑地方生态文明和社会经济建设。中心被中国地质学会评定为首批地质工作诚信单位,解决重大基础地质矿产问题能力稳步提升。

  昆明中心建成干热河谷自然资源要素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组建云贵高原干热河谷观测网络

  科技创新添活力

  昆明中心围绕“科技引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走“产、学、研”一体化路子,在求新中探索,在敢于中勇于,信息化建设和科技创新“双轮驱动”充满活力。

  加强科创平台建设。申报获批自然资源部自然生态系统碳汇工程技术创新中心、中国地质学会西南山地生态地质演化与保护修复创新基地,建成“生态修复碳汇示范基地”、云南永仁干热河谷自然资源要素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组建云贵高原干热河谷观测网络,云贵高原自然资源三维立体时空数据云上线运行。成功注册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依托单位,2021年-2023年申报并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1人当选2021年自然资源部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青年科技人才,1人当选云南省技术创新人才;发表论文105篇,获得专利17项,科技创新目标在指挥中心2022年度考核中荣获优秀。科普活动主题鲜明,形式多样,受众广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自然碳汇解决方案》科普文章被学习强国、自然资源报等媒体报道、转载20余次,《草原科普片》科普视频被自然资源部评为优秀科普作品。

  提升分析测试能力。中心实验室国家级CMA资质认定,5个大类,12种产品,206个方法,1000余个参数全部通过考核。2021年在指挥中心系统首家通过1∶25万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样品分析测试能力确认考核。2022在指挥中心系统率先通过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现场评审,具备了按照相应认可准则开展检验检测的能力,为参与国际合格评定机构认可双边、多边合作交流提供了良好基础,进一步提高了行业知名度,为今后业务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强化信息化建设。建设云贵高原自然资源三维立体时空数据库,搭建自然资源三维立体一张图,地质信息产品加工上云任务圆满完成,产品体系逐渐拓展,专业性和实用性不断提升,中心获局“十三五”地质调查信息化建设“先进单位”。

  昆明中心参加防腐倡廉主题党日活动

  体制融合见实效

  加快体制融合并轨。学习事业单位思维模式,冲破惯性思想藩篱。修订出台党建、行政管理、业务工作、安全保密等10类112项规章制度,逐步构建事业单位制度体系。抓实安全管理,扎实开展“安全稳定年”和“安全保密稳定专项行动”。统筹装备管理,树立标准化配装理念,紧盯项目任务需求,加强装备调整配备和优化升级,逐步形成“层级结构合理、功能实用先进、管理科学高效、人装有机结合”的装备配备管理体系。加强内控体系建设,编制《内控管理工作手册》,形成一套高效、融合、实用的审批、监管程序。

  加强能力交流共建。主动对接滇黔桂等省市自然资源部门,先后与云南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中国自然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等20余家高校、科研院所交流合作,联合培养人才。召开中心年度学术年会、“云岭讲堂”等学术交流会,围绕项目实施、成果凝练和科技创新等重难点问题进行授课辅导;召开干热河谷观测联盟学术研讨会,开展深入学术交流;面向指挥中心系统,邀请云南大学等单位,开展了自然资源碳汇综合调查技术培训。先后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云南大学等高校对接,鼓励职工进行学历提升及职业技能考级;邀请成都地调中心、北京林业大学、中国林科院、云南大学等多家单位的行业内专家进行授课,开展了自然资源碳汇调查技术培训、GIS数据分析、制图技术实训、野外安全生产培训等。

  加速人才能力提升。先后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云南大学等高校对接,鼓励在职人员进行学历提升及职业技能考级,遴选43名同志参加在职学历学位教育,推荐63名同志参加云南省机关事业单位技术等级培训。邀请成都地调中心、北京林业大学、中国林科院、云南大学等多家单位的行业内专家进行授课,开展了自然资源碳汇调查技术培训、GIS数据分析、制图技术实训、野外安全生产培训等37项培训,共计573人次受训。目前已形成自然资源综合调查、自然资源碳汇、国土空间生态地质调查、基础地质与矿产资源调查、分析测试等十大优势团队,拥有自然资源部青年科技人才1人、工程首席2人、图幅填图科学家1人,1人获中国地质学会青年地质科技奖——银锤奖。

  改革落地保发展

  紧紧抓住改革重难点问题和事关干部职工切身利益问题,推进完成转业费发放、职级套改、职称评审、法人登记、银行账户变更、社保开户,269人随单位就地落户。及时发放315名转改人员退役费,试行岗位绩效工资,完成首次职称评审,8名七级以下管理干部晋级,协调解决6名干部家属随调。按期完成超标准办公用房整治并投入使用,老营区拆迁补偿信访问题依法依规处置。加快解决遗留问题,成立专班,主动对接省市区三级政府和自然资源部门,加快推进新营区迁建项目建设用地征收划拨工作;加强对探矿权压覆事宜的沟通对接,依法依规完成6个探矿权注销转让。

  新时代的万千气象,激荡着每一个云岭奋斗者的报国理想,新时代蓬勃朝气,托举着每一个昆明中心人的步履铿锵。转制改革五年来,昆明中心全体干部职工始终坚决服从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坚定不移地做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忠实践行者,聚焦生态文明建设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服务自然资源管理和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始终朝着建设一支政治坚定、素质优良、结构合理、装备先进、技术过硬的国家基础性公益性战略性地质调查专业化队伍的目标奋勇前行,奋力谱写出新时代地质工作更加灿烂辉煌的篇章!

分享到微信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评论

已有0条评论

0/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