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正文

专题报道 | 凝心聚力促改革 奋楫扬帆谱新篇

中国矿业报 0评论 2023-08-28

  ——自然资源综合调查指挥中心系列综述之改革历程

  ◎  本报记者 李平 通讯员 张然 刘文举

  2018年3月,正是阳春好时节,一件我国地质调查领域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迅速在全国地质行业传播开来。

  根据党中央《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提出的深化跨军地改革战略部署,按照“军是军、警是警、民是民”原则,将武警部队担负民事属性任务的黄金、森林、水电部队整体移交国家相关职能部门,并改编为非现役专业队伍。2018年9月1日零时起,武警黄金部队整体转为非现役专业队伍移交自然资源部,并入中国地质调查局,承担国家基础性公益性地质工作任务和多金属矿产资源勘查任务,现役编制转为财政补助事业编制。2020年8月28日,中国地质调查局自然资源综合调查指挥中心(下文简称“指挥中心”)挂牌成立,所属13个专业中心陆续挂牌,标志着这支有着40年光荣历史的英雄部队,正式进入中央公益性地质调查队伍序列,踏上了服务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和自然资源管理的新征程。

  转制改革5年来,指挥中心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二十大精神,坚决贯彻党中央跨军地改革决策部署,在自然资源部党组、中国地质调查局党组的坚强领导下,积极推动队伍由军转民、平稳转制、加快融合、转型发展,履职能力不断提升、管理体制不断完善、建设基础不断巩固,改革迈出坚实步伐,实现了党中央决心意图。

  因大局而生 由使命而立

  指挥中心的前身是武警黄金部队,其诞生于改革开放初期,是我国唯一一支以军事组织形式专门从事地质调查工作的特殊武装力量。40多年来,队伍先后经历了组建、改警、转隶、转型、跨军地改革五大战略调整,其发展历程印刻着中国改革开放40多年来的历史缩影,赓续着我们党和人民军队的红色血脉。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建设发展需要增加大量外汇及黄金储备,但当时黄金年产量不足10吨,勘查和开采金矿的能力不足,急需组建一支专业的找金队伍。1979年3月7日,根据党中央和国务院的决策部署,提出“让部队去找金子”,基建工程兵黄金部队应运而生。1980年,黄金部队第一次向国家提交黄金储量7.23吨。“六五”期间,黄金部队提交了全国1/3的黄金储量。1985年,正值“百万大裁军”时期,黄金部队因担负国家黄金战略储备物资的生产任务得以保留,在国务院和中央军委的决策下正式从解放军转入武警部队序列,受公安部和冶金部的双重领导。1995年,中国黄金产量首次突破百吨大关、跃居世界第8位,当时一半以上的储量基本是由黄金部队所贡献的。2003年中国黄金年产量突破200吨大关。

  在国务院和中央军委的决策部署下,武警黄金部队进入转隶阶段,迎来新一轮编制体制改革,明确实行由武警总部和国家发改委双重领导,找矿工作得到全面拓展。随着工业化进程加快,2011年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实施“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标志着武警黄金部队进入新一轮调整转型阶段。部队全力推进部署管理体制和职能任务的调整,承担基础性、公益性地质调查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武警黄金部队迎来最深刻、最彻底的一次调整改革——跨军地改革。

  因金而生,以金为名。40年来,这支专业找金队伍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艰苦奋斗为荣,以找矿立功为荣,以献身黄金事业为荣。面对找矿困难,他们勇于探索、团结拼搏,攀高山、涉冰河、穿密林,完成了急难险重的任务。40年来,广大官兵职工为国家累计发现和探明金矿床共325处,探获黄金资源量2365吨,直接生产黄金24万两。其中,探明金资源量100吨以上的超大型金矿3个、50吨至100吨的特大型金矿3个、20吨至50吨的大型金矿4个、5吨至20吨的中型金矿14个。40年来,黄金部队充分发挥了国家金矿勘查的主力军作用,为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戈壁高原竞风流

  应时代而变 与改革同行

  指挥中心跨军地改革是一场系统性、结构性、根本性变革。面对改革大考,指挥中心传承红色基因,拥护支持改革主旋律始终在队伍中回响;长期积淀形成的优良传统和精神作风,在改革征程中发扬光大。

  强化思想政治引领。指挥中心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用党中央跨军地改革决策部署凝心聚力,组织开展“传承红色基因、拥护支持改革”“强化党性觉悟、严守改革纪律”等专题教育活动,教育引导干部职工深刻领会党中央推动跨军地改革决策部署,坚决听指挥、坚定跟党走,积极拥护支持改革,不折不扣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改革期间,指挥中心党委作出《关于改革期间党员领导干部基本政治要求的决议》,明确“改革七项纪律、十五个决不允许”,各级领导干部默默坚守、无私奉献,发挥主心骨作用,队伍人心思进、聚力同行,干事创业、共谋发展成为主流,干部职工的精气神不断提振,改革获得感、归属感、价值感不断增强。

  推进改革任务落地。指挥中心认真贯彻落实《武警黄金部队转制改革实施方案》精神,按照“先移交、后整编”要求,在部、局党组坚强领导下,有序安排1489名官兵回流安置,2282名两地分居人员实现家庭团聚,1394名义务兵退役返乡。先后完成两级中心领导班子配备和挂牌成立、三定规定批复下达、法人登记注册、内设机构调整组建、人员落编定岗、职级套改等改革基本任务,积极协调推进工资套改、落户安置、土地房屋资产权属变更等改革重点工作,扭住事关群众切身利益问题,用好用足改革政策,最大限度化解改革矛盾,在所有跨军地改革单位中第一家完成移交任务,用实际行动兑现了听党话、跟党走的庄重承诺。

  深化职能转型拓展。指挥中心坚持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为导向,着眼服务支撑部履行“两统一”职责,在部、局党组和机关的大力指导下,积极承担党中央赋予的区域基础地质调查、多金属矿产资源勘查、自然资源综合调查、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海洋与海岸带地质调查等6项职责任务;主动到部、局业务部门汇报,争取业务指导和项目支持,先后赋予全国林草湿资源调查、自然资源要素综合观测、全国地表基质调查、国土变更国家级内外业核查等重大任务,承担建设局自然资源综合调查中心、地球数据中心、标准研究中心、安全监管中心“四业务中心”,队伍业务发展定位基本明确,承担项目任务与经费逐年增长,事业发展迎来难得历史机遇与广阔前景。

  大力加强能力建设。指挥中心坚持把能力建设作为推动队伍改革发展重要引擎,持续开展“学历提升工程”和“知识更新行动计划”,举办各类培训班1298个,参加脱产培训1794人,经过5年努力,专技、管理、工勤人员占比逐步优化,初级、中级、高级职称人数及博士、硕士人数等成倍增加,队伍结构不断优化;获批3个部级科技创新平台,4个专业中心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依托单位,4个专业中心获得国家级实验室资质认定,4个野外观测站被纳入部国家站培育计划,科技成果转化实现零的突破;推动104个信息化项目建设,重构装备八大体系,两艘地质调查船今年内建成下水,队伍综合能力全面加强。

  推进融合走深走实。指挥中心坚决贯彻部、局党组关于全面推进双向融合走深走实要求,突出思想融合,持续开展转变思想观念、转变体制机制、转变职责任务、转变工作方式“四转”教育,不断强化对中央公益性地质调查队伍的身份认同、目标认同、价值认同;深化业务融合,明确业务体系“根-干-叶”,推动“一级-二级-三级”项目统筹部署、两个中央财政一级预算优化整合;实现管理融合,全面对标局制度建设和管理模式,修订“三定”规定,推动“放管服”改革,完成90余项制度建设;推进队伍融合,建立两级中心“1+1”和“4+3”领导班子交流融合模式以及干部人才常态化双向交流机制,实现了从“相加”到“相融”的跨越。

  加快“四业务中心”建设。指挥中心聚焦生态文明建设和自然资源管理重大战略需求,高标准谋划推进“四业务中心”建设。自然资源综合调查中心,做深做实自然资源综合调查和地表基质调查顶层设计,牵头地表基质调查试点示范,开展全国地表基质区划研究。地球数据中心,加快全局地质调查调度指挥信息系统建设,推进人工智能技术在地质填图中的集成研发与示范验证,有效支撑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和自然资源综合调查监测工作。标准研究中心,向部申报国际和行标项目计划49项,支撑发布行标4项、局标7项,初步构建自然资源综合调查、地质碳储碳汇标准子体系和军民通用标准体系。安全监管中心,统筹全局安全体系建设,常态化对43家单位安全监管调度,支撑全局作用初见成效。

  加强新时代党的建设。指挥中心坚持把党的领导贯穿转制改革全过程;持续开展学理论、学业务、学法规“三学”活动和调查研究,落实“三重一大”决策制度;持续加强全面从严治党,扎实推进巡视问题整改,全覆盖组织内部巡察,为队伍转制改革提供了坚实政治保证;组织基层建设高质量发展试点,探索规范基层经常性基础性工作落实,大力弘扬爱国奉献、开拓创新、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开展向“大国工匠”“蓝领工匠”学习活动,25个党支部被中央和国家机关工委评为“四强”党支部,廊坊中心地表基质调查团队获评全国“工人先锋号”。

  以使命为先 促事业发展

  按照党中央赋予的职责使命和队伍建设目标,指挥中心紧紧围绕自然资源工作“4句话32字”定位和地质调查“三性”基本定位、“三步走、三级跳”战略安排,正在深化改革的伟大实践中重塑,正在转制并轨的历史跨越中新生,正在服务生态文明建设的全新事业中奋进。

  加强基础地质调查。指挥中心着眼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积极发挥基础先行作用,围绕国家重要成矿区带、重大生态问题区、重大工程建设区等,承担63个项目、15.7万平方千米区域地质调查,开展碳储碳汇调查试点,参与全国陆域大地电磁基础网建设;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黑土地保护的重要指示精神,牵头开展以东北黑土区等为重点的地表基质调查,完成面积42.1万平方千米,探索构建了地表基质调查分类命名、要素指标、技术方法、成果表达等标准体系;聚焦“海洋强国”战略,开展海南岛周边海域、渤海海域、重点海岸带和岛礁区自然资源调查,部署1∶25万、1∶5万海洋区域地质调查、海岸带与岛礁综合地质调查。在中沙海域新发现并命名4处暗沙。

  加强公益性地质工作。指挥中心围绕服务支撑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连续两年承担全国森林、草原资源调查,完成74479个森林资源、18490个草原资源样地调查;开展青藏高原、黄河流域、黑河流域、塔里木河流域等典型地区自然资源综合监测,形成调查-观测-评价体系,建成37个野外观测站;开展全国国土变更调查国家级外业核查,累计完成31个省(区、市)28885个图斑的外业核查任务;开展全国重点生态保护区生态修复支撑调查、重要矿集区生态环境地质调查,南疆盐渍化修复取得引领性成果和良好社会效益;积极服务国家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圈定富硒、富锌等特色土地资源助力特色农产品开发,开展找水打井巩固脱贫成果助力产业发展。

  积极推动战略性地质工作取得新突破。指挥中心深入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围绕服务保障国家能源资源安全,坚定在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中勇挑大梁、担当重任;扎实推动金矿重点调查区、重点勘查区、重要矿山深边部的金矿找矿部署研究,金矿地质勘查近5年累计提交矿产地4处,探获金资源量58吨,找矿勘查靶区38处,助推中大型勘查基地建设4处;铀矿、钾盐、萤石等新矿种勘查取得良好成效,特别是青海钾盐增储保供项目,施工完成的12个钻孔均钻遇多层盐矿层,均达到边界品位以上;全力支撑西藏羌塘油气会战,两基地四营地的建成为任务攻坚提供了坚实的安全工作生活保障;军事地质提交的重点地区体系化实用化调查成果,有效支撑服务国防军队建设。

  新时代引领新征程,新机遇呼唤新作为。指挥中心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部、局党组决策部署,聚焦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自然资源管理中心工作,坚持基础性、公益性、战略性基本定位,锚定“三步走”“三级跳”战略安排,加快推动队伍改革发展、促进深度融合,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分享到微信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评论

已有0条评论

0/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