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正文

矿业精神是现代矿业文化的灵魂

中国矿业报 0评论 2023-09-18

  ——浅论中国矿业文化及其发展之六

  ◎  赵腊平

  新中国成立之初,毛泽东在苏联访问时,就在留学生任湘的笔记本上题写了“开发矿业”几个字,向全国发出了“开发矿业”的号召。

  在“开发矿业”四个大字的感召下,无数有志的青年一代奔赴荒漠戈壁、深山密林,在地质找矿和矿业开发过程中建功立业、报效国家的同时,创造了丰富的物态、精神、行为和制度等几个层面的矿业文化,并赋予矿业文化以新的时代特色与丰富内涵,使新中国崭新的矿业文化即现代矿业文化,成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成为中国现代矿业文明的主要标志。

  如果着重从精神财富的角度来考察矿业文化,那么,我们可以将新中国的矿业文化分成三个方面的主要内容:一是以“李四光精神”“青藏精神”“责任、创新、合作、奉献、清廉”价值观为主要内涵的地质调查文化;二是以“三光荣”精神、“山东六队英雄地质队精神”、“浙江地质七队精神”为主要内涵的地质勘查文化;三是以“铁人精神”(大庆精神)、“鞍钢精神”、“石圪节精神”等为主要内涵的矿山企业文化。

  一、地质调查文化

  (一)“李四光精神”

  李四光(1889~1971)。上世纪20年代他创立了地质力学,运用力学观点来研究地壳运动现象,开创了地质科学的新局面,在国际上享有崇高声誉。他运用地质力学分析我国东部地区地质构造特点,认为新华夏构造体系的三个沉降带具有广阔的找油远景,从理论上否定了“中国贫油”论,大庆、胜利、大港等油田的相继发现证实了他的科学预见。

  李四光不仅是我国杰出的地质学家、地质力学的创造者和新中国地质事业的开拓者与奠基人,也是伟大的爱国主义和共产主义者。他不仅留下了宝贵的科学遗产,也留下了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 这就是:矢志不移的爱国情怀、坚持真理的科学品格、强烈执着的创新意识、诲人不倦的师表风范、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

  (二)“青藏精神”

  青藏高原有着独一无二的地壳结构,是开展地质科学研究的圣地殿堂,但这里高寒缺氧、交通不便、自然条件恶劣,100多年来青藏高原地质研究的话语权一直牢牢掌控在西方人手里。

  新中国成立后,青藏高原的科学考察取得了明显成果,但已经开展的科考工作主要还集中在范围十分有限的点、线、面上,地质调查工作被迫停留在能源资源“远景规划区”阶段,更广大的区域范围尚为空白、半空白状态的处女地。实现青藏高原空白区全覆盖,是中国地质人的百年梦想。

  党中央、国务院高瞻远瞩,决定由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组织实施多轮次的青藏高原地质大调查。于是从1999年到2011年,来自全国25个省的上百个科研、教学和地质勘查单位的科技人员,每年上万人次的地质工作者,参与到这项地学界史无前例的重大行动中。

  “最缺的是氧气,不缺的是精神。”在青藏高原地质大调查中,广大地质人员通过大规模细致的地质调查,填补了我国最后一块地质调查空白区,攻克了一批重大科学难题,创新性地建立了两大地质理论。在自主创新成矿找矿理论与勘查评价技术的有机融合下,实现了青藏高原找矿的重大突破,科学预测并确立了3条资源潜力的巨型金属成矿带,圈定成矿远景区106个,新圈定异常和矿点2000余处,新发现并评价7个超大型和25个大型矿床,大幅增加了我国大宗矿产的储量。据测算,该项目找到的储量,相当于64个大型铜矿、17个大型钼矿、30个大型铅锌矿、23个大型银矿、28个大型金矿,潜在经济价值2.7万亿元。

  这些成果的取得,初步改变了我国矿产资源勘查开发格局,为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边境权益谈判、重大工程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了翔实的地质资料,为中央决定在西藏建设5大战略资源开发和储备基地提供了重要的决策依据,为我国应对国际突发事件或危机提供了可靠的资源接替,对维护民族地区政治社会稳定、促进经济跨越式发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长达12年、4300多个日日夜夜,在东西长3000千米、南北宽1500千米、跨越15个纬度、面积达250万平方千米的“世界屋脊”工作,广大地质工作者付出的不仅仅是汗水、泪水,有时甚至是生命。

  2012年2月14日上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青藏高原地质理论创新与找矿重大突破”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作为项目第一完成人的张洪涛事后在一篇文章中写到:在雪域高原上搞研究工作,是长期的、艰苦的,需要用青春的时光丈量每一寸冰冷的岩石,需要用科学的眼光搜寻每一处绝无仅有的地学现象。这一定是艰难与喜悦共享,苦行与浪漫同在。这种驱动力绝非金钱能抵,而是决胜青藏高原的信念;这种成就感,绝非功利,而是对“青藏精神”的信仰。青藏地质科研工作本质上是思维质量的提升,是科学空间的拓展,是精神价值的升华。而这,无疑是对“文化的核心是精神,精神的核心是信仰”的最好诠释。

  (三)“地调工作者的价值观”

  从1916年至今,中国地质调查事业已经走过百余年历程。百年地质调查历史和逐渐形成的地质调查文化造就了中国地质调查事业的灵魂。

  新中国成立前,列强入侵,国难深重。地质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相对成熟的学科传入我国,地质先辈肩负了沉重的历史使命——兴学办矿、实业救国,以一片赤诚爱国之心支撑起地质事业的微弱薪火,点燃了我国百年地质文化的熊熊烈焰。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工业化和经济建设急需资源保障。广大的地质工作者秉持为国建功的忠诚和信念,以强烈的担当意识和责任意识,为祖国寻找矿产,开展水工环各种地质工作,集中体现了地质工作者报效祖国的坚定理想、甘于奉献的行为风范和不求名利的价值追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提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面对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新形势,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理念。地质工作处于新的发展时期,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

  中国地质调查局党组高度重视新时期地质工作者价值观的培树,不断推进地质文化建设,不断推进先进典型的发现、总结、宣传和推广工作。2016年1月,中国地质调查局党组确立“责任、创新、合作、奉献、清廉”为新时期地质工作者的价值观,旨在引导广大地质工作者全力投入到新时期地质工作中去,牢记责任、努力创新、团结合作、无私奉献、清正廉洁。

  二、地质勘查文化

  (一)“三光荣精神”

  “三光荣”精神,即“以献身地质事业为荣,以艰苦奋斗为荣,以找矿立功为荣”,是在1983年全国地质系统模范政治工作者表彰大会上正式提出的,是在“李四光精神”的基础上形成的。它既是地质系统以往思想政治工作经验的结晶,又给后来地质地勘系统的思想工作提出了任务、指明了方向,被誉为地质之魂。

  “三光荣精神”的核心是:在精神上,地质工作者要树立献身地质工作、为国找矿的崇高理想、信念;在物质上,地质工作者要正视地质工作身处野外,客观环境恶劣、生活条件艰苦的现实,不怕困难,敢于牺牲;在追求上,地质工作者要奋发向上,勇于探索,敢于创新,为国家的地质找矿事业建功立业。

  1991年初,江泽民同志又把“三光荣”高度概括为“光荣在于奉献”并为地质工作者题词:“献身地质事业无上光荣”。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活跃的今天,“三光荣”依然是搞好地质找矿工作的“三大法宝”“地质之魂”,是广大地质找矿工作者为实现地勘单位又好又快发展而无私奉献、建功立业的精神动力和力量源泉。

  (二)“英雄地质队精神”

  山东地质六队自1958年成立至今60余年来,累计探获特大型金矿14处,大、中、小型金矿128处,钻探进尺达到500万米,相当于钻透了600多个珠穆朗玛峰,累计探明金属量2810余吨,约占全国已探明黄金储量的五分之一。先后荣获省部级以上科技奖、找矿奖60余项,荣获省部级以上荣誉40余项,涌现出了干风林、李宏骥、李士先、宋明春、董泽训等为代表的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技术能手等省部级先模人物80余人次。他们用勤劳和汗水铸就一座金色丰碑,成为全国找金最多的地质队。

  1992年,国务院授予六队“功勋卓著无私奉献的英雄地质队”荣誉称号。近年来,六队不断深入践行新发展理念,主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开创了以地质勘查、大地质服务、工勘施工为主,多产业协同发展的新局面。他们的勘查足迹遍布国内20多个省区,还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奋战在10多个国家和地区,助力共建“一带一路”合作。

  2022年10月2日,正值六队荣获“功勋卓著无私奉献的英雄地质队”称号30周年之际,他们收到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回信。习近平总书记充分肯定了六队的辉煌业绩,并提出了殷切希望。

  在重要回信中,习近平总书记实际上已将山东地质六队的优良传统,或者说英雄地质队精神高度概括“爱国奉献、开拓创新、艰苦奋斗”。不难理解,这十二字中,爱国奉献是英雄地质队精神中的内核或初心;开拓创新是英雄地质队精神中的制胜法则或发展根基;艰苦奋斗是英雄地质队精神中不变的信念与传承。

  (三)“浙江地质七队精神”

  浙江省第七地质大队是在第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在经济发达、生活富裕而又被视为“资源小省”的浙江,浙江地质七队的广大干部职工发扬地勘行业特有的“三光荣”精神,始终坚守精神高地,经受住各种经济物质利益诱惑、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漫长岁月里,为国家的地质找矿事业和地方经济建设立下了汗马功劳,创造了可歌可泣的英雄业绩。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1年50多年的时间,第七地质大队在浙江省西南部地区发现矿种57种,探明储量矿种26种,为国家找到13处大型矿床、20余处中型矿床,探明矿产资源储量的潜在经济价值超800亿元。其中包括:浙江省最大的金矿——遂昌金矿;全国最大的具有工业利用价值的沸石矿——缙云沸石矿……与此同时,他们还主动融入地方,利用自身的优势,为地方经济建设提供地质技术支撑与服务。

  2012年“七一”前夕,中宣部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七地质大队先进事迹报告会。报告会之前,报告团成员受到了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的亲切接见,随后赴四省作巡回报告,在全国产生了广泛反响。

  有关浙江地质七队精神,2011年3月18日,时任浙江省委常委、组织部长蔡奇专程到浙江省基层地勘单位进行专题调研时,将浙江地质七队精神概括为“恪尽职守、争创佳绩的创业精神;严谨细致、一丝不苟的科学精神;扎根山野、甘于寂寞的奉献精神”,要求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向一线地质工作者学习,唱响《勘探队之歌》。

  三、矿山企业文化

  (一)“铁人精神”

  王进喜是新中国第一代钻井工人。面对新中国成立之初石油短缺的局面,他以强烈的责任感、高昂的热情投入为祖国找石油的工作之中。1960年3月,他率队从玉门到大庆参加石油大会战。当时条件十分艰苦,工人们住着“干打垒”和地窝子,吃着窝头和咸菜。没有吊车和拖拉机,汽车也不足,王进喜就带领全队工人用撬杠撬、滚杠滚、大绳拉的办法搬运和安装钻机,奋战三天三夜把井架竖立在荒原上。后来准备往第二口井搬家时,他右腿被砸伤,但仍坚持工作。由于地层压力太大,第二口井打到700米时发生了井喷。当时没有压井用的重晶石粉,王进喜决定用水泥代替,却没有搅拌机,他不顾腿伤,带头跳进泥浆池里用身体搅拌。经过全队工人奋战,终于制服井喷,王进喜从此被誉为“铁人”。

  “铁人精神”涵盖了“为国分忧、为民族争气”的爱国主义精神;“宁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忘我拼搏精神;“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艰苦奋斗精神;“干工作要经得起子孙万代检查”“为革命练一身硬功夫、真本事”的科学求实精神;“甘愿为党和人民当一辈子老黄牛”,埋头苦干的奉献精神等。无论在过去、现在和将来,“铁人精神”都有着不朽的价值和永恒的生命力。

  (二)“鞍钢精神”

  鞍钢是在被日本人称之“只能种高粱的地方”建立起来的全国最大的钢铁生产企业。作为共和国钢铁工业长子的鞍钢,作为共和国的“钢铁脊梁”,鞍钢创造出了无数的人间奇迹。

  上世纪60年代初,鞍山钢铁公司总结出一套企业管理的基本经验。1960年3月11日,中共鞍山市委向党中央作了《关于工业战线上的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运动开展情况的报告》,毛泽东在3月22日对该报告的批示中,高度评价了鞍钢的经验,提出了管理社会主义企业的原则,即开展技术革命,大搞群众运动,实行两参一改三结合,坚持政治挂帅,实行党委领导下的厂长负责制。并把这些原则称为“鞍钢宪法”,在全国范围内推广。

  从1949年至1985年,鞍钢职工共提出生产技术、企业管理等方面的合理化建议120多万项。广大职工这种立足本职、拼争第一、开拓创新、勇攀高峰、默默奉献的精神始终传承,形成鞍钢人的可贵传统,成为“鞍钢精神”的精髓。因此,鞍钢党委决定,把职工这种“创新、求实、拼争、奉献”的团队精神,命名为“鞍钢精神”。

  (三)“石圪节精神”

  石圪节煤矿位于山西省东南部太行山上党盆地北缘,长治市郊区、潞城市、屯留县三区县交界处,是一座开采历史悠久、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老矿。

  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物资匮乏,财力维艰,石圪节矿干群一心,以国家主人翁的姿态投入到轰轰烈烈的社会主义建设高潮中。特别是上世纪60年代初期国内遭受三年自然灾害,经济极端困难的形势下,石圪节矿工依靠多年形成的艰苦奋斗、勤俭办矿的好矿风,不断提高生产力,连续多年成为全国产量最高、效率最高、成本最低、质量最好、机构最精干的“五好”企业,被周恩来总理选树为“全国工交战线勤俭办企业的五面红旗”之一。在全国企业遭到严重破坏的“文化大革命”期间,石圪节煤矿依然实现了经济效益几倍、十几倍的增长,走出了一条煤矿挖潜改造,依靠科技进步多、快、好、省地发展煤炭生产的道路,成为“大庆式企业”。

  上世纪80年代,石圪节煤矿仅用了国家半套综采支架就建成了全国首批现代化样板矿。1990年,全国煤炭系统学习石圪节精神现场会召开,石圪节精神被高度概括和理论总结为“自力更生、勤俭办矿、实干进取、高效创新”。随之,由该矿老劳模组成的矿风报告团在全国巡回宣讲。江泽民、李鹏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接见了石圪节矿风报告团并为他们题词。

  进入21世纪,面对资源枯竭,石圪节煤矿不等不靠,开始第三次创业,实现了黑色煤炭绿色发展。

  今天,石圪节精神早已在潞安化工集团开花结果。作为发源于石圪节煤矿的潞安化工集团,正在不断丰富石圪节精神的内涵,提升弘扬石圪节精神新境界,让石圪节精神成为破解新时代矿山企业转型发展的精神力量。

  除了上述提到的矿业精神,还有攀枝花精神、同煤精神等等。这些内涵丰厚、相互联系、彼此交融却又各具特色的地矿文化,这些富有时代特征、特色的宝贵精神财富,成为永续流传的矿业文化精髓,共同凝结为现代矿业文化,成为地质找矿战线、矿业开发领域精神世界中一道绚丽的风景,化为一代又一代矿业人报效祖国的坚定理想、甘于奉献的行为风范和不求名利的价值追求,成为广大矿业工作者薪火相传、生生不息的精神源泉与动力,也为新的历史条件下推进矿业文化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分享到微信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评论

已有0条评论

0/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