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正文

以战略眼光加快推进地质文化建设

中国矿业报 0评论 2023-10-23

  ——对地质文化若干理论及实践问题的思考(下)

  ◎ 赵腊平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我们要不断厚植现代化的物质基础,不断夯实人民幸福生活的物质条件,同时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传承中华文明,促进物的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

  地质文化建设的好坏,事关能否为地质工作服务好国家重大需求和提供资源安全保障提供强大的思想保证、精神力量和文化条件。在地勘行业加快推进地质工作现代化的今天,我们尤其感觉加快推进地质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感。

  海洋漂浮式温差能发电装置搭载“海洋地质二号”船进行海上试验前期准备 本报记者 奚晓谦 摄

  那么,我们到底该如何加强地质文化建设和传播,使先进的地质文化成为全行业的文化自觉?如何激发全行业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增强实现地质工作现代化的精神力量呢?

  我们认为,在已有工作的基础上,要重点在以下几个方面花大气力,下大功夫:

  一、深刻领会与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把地质文化建设与发展放在建设文化强国的大的坐标系中去定位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新时代文化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内涵十分丰富、论述极为深刻,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形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

  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就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方向、路径以及目标作了全面的阐述。日前,在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是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指示更是明确提出了“七个着力”,那就是:着力加强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领导;着力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着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着力提升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着力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着力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着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促进文明交流互鉴。

  习近平文化思想既有文化理论观点上的创新和突破,又有文化工作布局上的部署要求,明确了新时代文化建设的路线图和任务书,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提供了根本遵循,也为实现地质工作现代化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和科学的行动指南,为加强地质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我们要认真学习,深刻领悟,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将学习的成效转化为地质文化研究和建设的实际成果,使地质文化建设成为文化强国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

  二、加强地质文化理论研究,兼收并蓄,海纳百川,不断丰富其内涵,努力做到逻辑自恰,自成体系

  研究、建设与推进地质文化建设,要登高望远,视野广阔,旁征博引,兼收并蓄。要从国家、民族、世界、现代、大众等多个维度,从哲学、历史、人文、科学、逻辑、文化遗产等不同角度,从“文化的核心是精神,精神的核心是价值观,价值观的核心是信仰”的认识高度,研究和构建地质文化的内涵和体系,挖掘深度,积淀厚度,提升高度,使地质文化的内涵更加丰满,底蕴更加坚实,魅力更加诱人,并且能够逻辑自恰,自成体系,成为地质行业的精神高地和不竭的力量源泉。

  (一)要从中华传统文化中吸取养分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一方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贤、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等,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积累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的重要体现,同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具有高度契合性。另一方面,古人所说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以国家之务为己任”“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位卑未敢忘忧国”“投死为国,以义灭身”“死国,忠义之大者”“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报国情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献身精神等,是古代先贤对国家兴亡的关注,对民族兴亡的情怀。

  中华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其中的思想文化精髓或者说最核心的内容,是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尤其是其中的家国天下的理想和情怀,深深地勾勒出国家兴盛、民族富强和百姓幸福这一贯穿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绵延数千年的精神主线,揭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流价值观。我们研究地质文化,就要敬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要善于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增强地质文化建设的底气。

  (二)古为今用,加强历代地质文化史的研究

  范晔著《后汉书》里说:“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在认识和探索自然的漫长过程中,人类积累了不少的地学知识,孕育和产生了早期地学思想,流传下来许多划时代的地学著作和地学文献,逐步形成了古代的自然观、地质观。据著名文化学者、楹联大师常江先生研究,我国古代很多地学家也是文学家,写出了很多文采斐然的地学著作。比如,东汉的科学家张衡,他制造了浑天仪、地动仪等,撰写出地学著作《灵宪》《玄图》。东晋时期的矿物学家葛洪,著有《抱朴子》内外篇;汉代的桑钦著有《水经》,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据此著有40卷本《水经注》;北宋地质学家沈括著《梦溪笔谈》,最早提出“石油”的概念;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著有《徐霞客游记》12卷。

  国务院原参事、中国地质调查局原副局长张洪涛先生认为,“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是孔子等儒家强调的品质修养,山水是“载德成仁”的对象。庄子的“天地有大美而不言”是对大自然的精神追求,体现了人与自然关系的本质。道家主张清静无为、归隐山林、返璞归真,体现出对自然、自我、自由的珍爱。而现代地质队员们跋涉山水,探索自然的奥妙,实际上传承了“天人合一”“天道酬勤”的质朴的自然情操与古代哲理。

  这些在近代地质学出现与传入之前由我国古代科学家们编撰的地学著作和流传下来的地学思想,是古代地质文化的重要内容,至今仍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需要很好地挖掘与继承。

  (三)注意借鉴吸收国外先进的地质文化

  研究地质文化不能封闭僵化,而要以更加开放和包容的态度,更加宽阔的视野,广泛借鉴世界一切优秀的文明成果,包括研究如何从西方软实力学说中吸取有益的营养,为我所用。

  比如,地质学较早在英国等西方国家诞生,工业革命的兴起,又使地质工作在西方国家较早开展起来。近代以来,西方国家利用股市为矿产风险勘查融资,在风险地质勘探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我们可以借鉴这些国家的做法,探索初级勘探公司上市融资的途径。又如,西方国家完成工业化之后,特别是一些西方矿业大国,较早运用地质学、矿床学、采掘工程学等指导矿业开发,在矿业开采过程中,较早地意识到生态环境的保护,在废弃矿山的修复与重新开发中积累了不少的经验,且具有自身的特点,这些是值得我们学习、借鉴与吸收的。

  三、加强地质科普工作,让地质科学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

  科学素质是国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基础。据中国科协发布的中国公民科学素质抽样调查结果显示,2020年我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比2015年提高4.36个百分点,达到10.56%,但这一比例与发达国家仍有较大差距。

  当今社会,地质工作给社会带来的影响越来越大,人们迫切希望了解地质工作。特别是青少年,他们对科学探索有着浓厚兴趣,这就构成了对地质文化的切实需求。另一方面,要让社会了解并崇尚地质工作,筑牢地质科技创新的基石,就要让社会公众接触地质工作,尤其要让青少年喜爱地质工作,让地质科学的种子在他们心中生根发芽。但客观地分析,随着掌握互联网技术和使用手机等移动终端的年轻一代文化消费群体的崛起,如何让地质博物馆、地质公园等地质文化设施承担更多地质科学教育与普及的社会责任,如何增强地质科普工作的吸引力,让他们“在博物馆触摸历史,到图书馆浸润书香,行走传统村落品味乡愁,亲近多彩非遗体验传承……”这是一个新的课题。

  这就需要我们根据地质科学发展的新特点,丰富内容,创新形式,提高科普工作的吸引力。比如,上述提到的包括地质博物馆等地质文化设施,除了通过陈列等单向、静态的信息输送方式展示地质遗迹、矿物品外,还要加大投入,灵活运用各种技术手段和媒体影视平台,搭建与大众的对话平台,建立沉浸式、互动性的文化传播空间。同时,现代科幻小说、科幻电影、科普短视频、AR体验等深受青少年群体的欢迎,激发了他们的好奇心,激发了他们对未知的探索欲望。由是,我们要将地质现象、地质遗迹等地质文化载体与文旅有机融合,利用数字技术让这些地质文化“活起来”,增值地质或矿山旅游中的精神文化内涵,让人们在其中潜移默化地感受地质文化的魅力,让观众了解文物所承载的文明和中华文化延续的精神内核,这是值得我们认真思考与解决的问题。

  四、加快建构地质科学文化,发挥其在地质文化中的定海神针作用

  当今世界,科学家或科学共同体的共有信念和观念,对于社会文化的影响巨大。而科学文化(scientific culture)是人类在探求科学及其规律的过程中所积累的能力以及创造的科学道德伦理、行为准则、价值观念等。从结构来看,科学文化也像人类的其他文化一样,分为物质(器物)、制度、观念三个层次。

  科学文化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科学知识。这是科学文化传播的基础内容,是扩大公众知识层面,提高公众科学素养的首要基础。

  (二)科学思想。是科学知识的提升与系统化,零散的知识必须用思想来穿针引线,将人文思想引入科学,促使科学产生对自身的反思。科学思想来自科学实践,又反过来指导科学实践。所以,科学思想是科学文化的灵魂。

  (三)科学方法。是人们为获得科学认识所采用的规则和手段系统。它是科学认识的成果和必要条件,所以是科学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四)科学精神。科学精神是科学家群体在研究、探索中所形成的行为规范,主要指理性、规范、公平、宽容、批判、创新等。它是科学文化的核心。

  科学文化的显著特征是具有内在的、能动的创造性,为科技创新构筑了厚实的底层基石,也使它具有更强大的后劲。因此,科技文化是科学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也是推动现代价值观念形成和行为规范变革的基本因素。随着高科技越来越超出人类的日常理解,科学文化还担负着一个迫切使命:使科技创新保持在关怀人类良好生活的轨道上。

  地质科学文化是以地质科学为载体,蕴涵着地质科学的禀赋和禀性的一种科学文化,也是地质文化的重要内容,体现了地质科学以及地质科学共同体的精神气质,是地质科学的文化标识。

  地质科学文化的内容既包含地质科学知识、地质科学思想、地质科学方法等,也包括地质科学探索中的理性、求真、规范、创新、效率等地质科学精神,还包括地质科学与社会之间所产生的互动效应。

  地质科学文化是维系地质科学道德的根本,是孕育和激励地质科技创新的土壤,在整个地质文化生活中举足轻重。因此,加强地质文化建设,高度重视地质科学文化的重要地位和支撑作用,是题中应有之义。

  五、加强地质文学艺术队伍建设,创作一批为受众喜闻乐见的地质文艺精品力作

  我们要本着“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的原则,弘扬光大地质行业重视精神生活与文学艺术的优良传统,鼓励并发展各种艺术门类,包括文学、书法、绘画、音乐、舞蹈、戏剧、电影、雕塑、摄影、曲艺、杂技等,丰富广大地质人员的文化生活。

  加强行业文艺队伍建设,发挥行业文联和作家协会的作用,创办文艺刊物,搭建各种平台,造就一批德艺双馨的高水平创作人才。同时,吸引、鼓励社会上的作家、艺术家到地勘行业采风,深入生活、深入基层、深入矿区和野外地勘单位,扎根地质职工,扎根生活,双脚踏在大地上,踩在泥土上,在真正了解、理解并热爱这个行业的基础上,创作并推出一批优质的地质题材文艺作品,并创作与拍摄一批高质量、为受众喜闻乐见的纪录片、专题片、影视剧、动漫等作品,推出一批网络视听节目,提升地质文化影响力,加深社会对地质工作的了解与理解,为地质工作营造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

  六、推进地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为广大地质职工提供更多更好的文化作品和产品

  在我国,文化事业发挥着树旗帜、聚民心、育新人、扬传统的社会功能。地质文化事业的职能是生产公共产品,以国家意识形态需要为主,具有很强的社会公益属性和意识形态属性,不以经济效益作为首要目的。发展公益性地质文化事业,要坚持政府主导,加大投入力度,调整资源配置,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推进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加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丰富广大地质职工的精神文化生活。

  地质文化产业是指从事地质文化产品生产和提供地质文化服务的经营性行业。地质文化产业是为市场生产地质文化商品,以市场需要为主,以盈利为主要目的,同时也具有一定的社会公益属性、意识形态属性。地质文化产业需要通过提供更多、更好的地质文化产品和服务,通过市场消费行为满足广大地质职工对美好生活的丰富需求。

  当然,不管是地质文化事业还是地质文化产业,都是地质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都必须体现意识形态的导引和文化价值的责任和担当,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发展地质文化产业需要地质文化事业的引导与促进,地质文化产业的发展不能替代地质文化事业的发展。

  在目前的情况下,发展地质文化产业要根据地勘行业的具体特点,思考如何破除妨碍地勘文化产业发展的各种体制性、政策性障碍,明确地勘文化产业的发展目标,通过推动地勘文化产业化、规模化、差异化、精品化发展,构建主导产业特色鲜明、相关产业联动发展、结构优化的地质文化产业体系。

  谈到地质文化产业,更需要把地质文化的概念落位到有形的空间和有形的产品载体上。地质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需要从要素驱动入手,强化IP打造,通过模式设计、试点创建与渠道建设,催生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孵化和壮大新的经济形态和地质文化业态。

  在我国,大多数的风光景区,比如地质公园,就是以地质现象、地质遗迹、地质景观、地质人物故事为基础,兼收历史、宗教、人文等发展起来的文旅产业。其他的一些以山水景观为主体的旅途打卡热点,像庐山、桂林、黄山、崀山、张家界、峨眉山、三清山等,以及现在正在各地铺开的“地质文化村”建设,亦是以地质文化作为基础的。

  七、与时俱进,推进地质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使命。党的二十大描绘了中国式现代化和民族复兴的美好蓝图和实现路径,地质工作面临着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

  实践证明,以“三光荣”为代表的地质精神,对于发扬地质队伍的优良传统,促进地矿事业的发展,都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已成为全行业共同的宝贵的精神财富,成为广大地质工作者的精神标杆、努力方向甚至人生灯塔。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坚持和弘扬地质精神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与深远的历史意义。

  但也无须讳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的物质世界日益丰富、价值追求日益多元化。对于年轻一代的地质人员来说,需要时时面对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里面的世界很无奈”的现实考验。事实上,近年来,地勘行业出现了一些让人担忧的问题:比如,年轻一代向往待遇高、福利好的行业,地勘行业已经不再是年轻一代义无反顾的职业选择,也不是地质人员始终如一坚守的职业了。地勘单位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改行”“跳槽”时有发生。我们的年轻学子毕业之后想方设法留在大城市的越来越多,愿意到野外一线工作的越来越少… …

  在这样的环境与背景下,如何根据当前广大地质工作者所处的社会环境与思想状态,进一步丰富地质文化的内涵,使广大地质职工从内心世界和灵魂深处对地质文化、地质精神和价值观产生强烈的共鸣与认同感,而且入脑入心,外化于行,内化于心,真正成为地勘行业特别是年轻一代地质人员价值观的基因?

  我们必须认识到,对于地勘行业来说,弘扬以“三光荣”为代表的地质精神是手段或途径,即要通过弘扬地质精神这种手段或途径,实现地质工作更好地服务与支撑实现国家富强的梦、社会和谐的梦,从而也实现地质职工和家庭的幸福梦的这个目的。而不是要让地质工作者永远忍受“有女莫嫁地质郎,一年到头守空房”的冷遇与“近看像要饭的,近看像逃难的,细看是搞勘探的”的辛酸。

  在全力推进地质科学文化建设的今天,我们在鼓励广大地质职工继续弘扬无私奉献、找矿立功、地质报国这种精神的同时,要正视年轻一代对于工作条件、生活环境等的基本要求与正当追求。要让地质工作者的艰苦奋斗和无私奉献得到回报,让他们在得到精神上的鼓励的同时,也得到物质上的激励,通过政策设计、做大做强地勘经济等办法,切实增强地勘行业的经济实力,改善地质工作的环境与条件,提高地勘职工的待遇,让他们的家属过上比较富足的日子,这样才能让地质工作真正成为全社会人人羡慕的职业,让更多的年轻一代加入到这个行业,从而薪火不断,欣欣向荣,兴旺发达。

  八、搭建和用好各种平台和渠道,包括利用现代互联网技术,加强对地质文化的推广与传播

  传播形态是地质文化的“体”,是以文化人,实现文化普及和教育功能的基本依托和手段,决定着地质文化精神价值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因此,我们重视地质文化的建设和传播,也必须高度重视舆论的作用。在元宇宙、区块链迎来热潮的今天,地质文化的推广与传播,充分利用各种媒体、渠道与平台,充分发挥VR、AR、区块链、元宇宙等新技术的强大的驱动作用,创新传播宣传手段,以人们喜闻乐见的方式,讲好“中国地质故事”,传播好“中国地质声音”,不断扩大地质文化在国内外的吸引力、影响力和感召力。

  结束语

  每一种文明都延续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更需要与时俱进、勇于创新。时光让许多精彩的故事沉淀为萧瑟的历史,唯有不朽的文化和精神,会在代代相传中愈发灵动和鲜活。

  我们要按照时代的新进步,推动地质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激活其生命力,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为地质文化、地质工作现代化提供正确的精神指引和强大的精神动力。

分享到微信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评论

已有0条评论

0/1000